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ybrid Ⅲ 50th颈部模型低速后碰撞响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鑫铭
乐中耀
杨济匡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0-65,共6页
为了明确Hybrid Ⅲ 50th假人颈部的低速后碰撞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提高其生物逼真度的方法和途径。针对头颈部低速后碰撞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比较分析了Hybrid Ⅲ和HBM-neck模型。建立了Hybrid Ⅲ头颈部模型,并通过标定试验进行了验...
为了明确Hybrid Ⅲ 50th假人颈部的低速后碰撞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提高其生物逼真度的方法和途径。针对头颈部低速后碰撞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比较分析了Hybrid Ⅲ和HBM-neck模型。建立了Hybrid Ⅲ头颈部模型,并通过标定试验进行了验证。结合基于解剖学结构的HBM-neck模型,在国外志愿者进行的低速后碰撞试验条件下,对比了HybridⅢ和HBM-neck颈部模型。结果表明,HybridⅢ假人的颈部模型刚度高于HBM-neck颈部模型,合理调整HybridⅢ颈部模型的材料特性和关节位置可以获得类似人体颈部的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Ⅲ
50th
颈部模型
后碰撞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型车吸能结构改进的约束系统最优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鑫铭
陆勇
+1 位作者
曹立波
杨济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1-765,790,共6页
针对缩短微型车前纵梁长度的结构改进,采用MADYMO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微型车目标碰撞加速度曲线、驾驶员约束系统和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改进结构后的碰撞加速度曲线为基础进行了约束系统的参数分析,包括安全带安装位置、安全带刚度...
针对缩短微型车前纵梁长度的结构改进,采用MADYMO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微型车目标碰撞加速度曲线、驾驶员约束系统和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改进结构后的碰撞加速度曲线为基础进行了约束系统的参数分析,包括安全带安装位置、安全带刚度、卷收器特性、座椅刚度和转向盘的位置等,利用MADYM IZER对所选参数进行了最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约束系统分析可以有效地辅助吸能结构改进,且在改进吸能结构碰撞加速度曲线后通过调整约束系统参数实现对驾驶员的良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车
吸能结构
约束系统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ybrid Ⅲ 50th颈部模型低速后碰撞响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鑫铭
乐中耀
杨济匡
机构
重庆汽车研究所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现代车身技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10172033。
文摘
为了明确Hybrid Ⅲ 50th假人颈部的低速后碰撞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提高其生物逼真度的方法和途径。针对头颈部低速后碰撞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比较分析了Hybrid Ⅲ和HBM-neck模型。建立了Hybrid Ⅲ头颈部模型,并通过标定试验进行了验证。结合基于解剖学结构的HBM-neck模型,在国外志愿者进行的低速后碰撞试验条件下,对比了HybridⅢ和HBM-neck颈部模型。结果表明,HybridⅢ假人的颈部模型刚度高于HBM-neck颈部模型,合理调整HybridⅢ颈部模型的材料特性和关节位置可以获得类似人体颈部的响应特性。
关键词
HYBRID
Ⅲ
50th
颈部模型
后碰撞
仿真分析
Keywords
Hybrid Ⅲ 50th,Neck model,Rear impact,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U491.6+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型车吸能结构改进的约束系统最优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鑫铭
陆勇
曹立波
杨济匡
机构
重庆汽车研究所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汽车
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1-765,790,共6页
文摘
针对缩短微型车前纵梁长度的结构改进,采用MADYMO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微型车目标碰撞加速度曲线、驾驶员约束系统和损伤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改进结构后的碰撞加速度曲线为基础进行了约束系统的参数分析,包括安全带安装位置、安全带刚度、卷收器特性、座椅刚度和转向盘的位置等,利用MADYM IZER对所选参数进行了最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约束系统分析可以有效地辅助吸能结构改进,且在改进吸能结构碰撞加速度曲线后通过调整约束系统参数实现对驾驶员的良好保护。
关键词
微型车
吸能结构
约束系统
优化分析
Keywords
Mini-va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Restraint syste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ybrid Ⅲ 50th颈部模型低速后碰撞响应的仿真分析
万鑫铭
乐中耀
杨济匡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微型车吸能结构改进的约束系统最优化分析
万鑫铭
陆勇
曹立波
杨济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