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郭渠 孙卫国 +1 位作者 程炳岩 赵海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656,共11页
通过对重庆市1924~2007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84年来重庆市平均气温微弱变冷,与全国平均温度相比线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 通过对重庆市1924~2007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84年来重庆市平均气温微弱变冷,与全国平均温度相比线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的非对称性变化显著,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的影响很大,平均最低气温除春季外增暖都非常显著,最低温度的增高对气温日较差减小的影响更明显。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使得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天气增多、云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加之轻雾日数增多,可能是重庆市夏季最高温度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冬季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主要是由于降水天气减少、云量增加和城市热岛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趋势分析 副热带高压 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程炳岩 孙卫国 郭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0,共8页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亚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地形因子的重庆市短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李强 庞玥 刘祥 陶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讨短时强降水频次和强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基于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利用重庆地区加密观测的2017~2021年5~9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重庆市不同地形下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年... 为探讨短时强降水频次和强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基于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利用重庆地区加密观测的2017~2021年5~9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重庆市不同地形下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年均频次高值区和≥60 mm/h的站点主要位于渝西北的华蓥山、渝东北的大巴山、渝东南的武陵山附近。对于重庆市短时强降水的站均频次,月间变化呈显著单峰型,且7月发生频次最多;日内变化呈双峰型,主波峰以03:00~05:00时发生频次最多、次波峰以16:00~19:00时发生频次较多。偏北、偏西较其他坡向的频次略微偏多;平坡、缓坡较其他坡度的频次多;海拔500~1000 m、>1500 m较其他海拔的频次多;起伏度≤30 m、30~200 m较其他起伏度频次多;当坡度≤15°、海拔≤1000 m、起伏度≤200 m时,出现了降水强度≥100 mm/h的站点,说明适当的山地地形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强度的增加。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短时强降水临近预警、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观测 重庆市 山地地形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江津青花椒气候品质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恩虹 赵洁 +1 位作者 韩旭 何永坤 《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研究依据气象条件对花椒品质形成的影响,以重庆江津不同采收时期收获的青花椒为研究对象,分析青花椒主要品质随成熟期的变化情况,确定青花椒适宜采收期,并为进一步开展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青花椒挥发油... 本研究依据气象条件对花椒品质形成的影响,以重庆江津不同采收时期收获的青花椒为研究对象,分析青花椒主要品质随成熟期的变化情况,确定青花椒适宜采收期,并为进一步开展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青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分均有变化,挥发油的主要芳香物质为芳樟醇、二环[3.1.0]己烷-3-酮、右旋萜二烯等。由于气象因素影响,采收后期挥发油、麻味素、含水量等指标趋于稳定,青花椒适宜采收期为6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采收期 挥发油 麻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懿初 江南 《南方农业》 2018年第5期108-108,110,共2页
结合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开展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重点,并分析了当前地方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雷未来发展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 地方气象部门 防雷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颖 郑颖菲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4期181-181,共1页
随着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多项先进技术已经能对气象变化做出准确预测,极大地减少了不良气象带来的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将气象信息服务带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更为广泛的地区提供... 随着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多项先进技术已经能对气象变化做出准确预测,极大地减少了不良气象带来的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将气象信息服务带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更为广泛的地区提供了预测服务,在确保质量的前提性引入了个性化服务。本文就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作出论述,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 应用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新颜 江南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2期158-158,160,共2页
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气象部门更需要加强行政执法,将防雷工作落到实处。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基层气象部门仍存在执法水平不高、防雷工作存在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对此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当前防雷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提... 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气象部门更需要加强行政执法,将防雷工作落到实处。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基层气象部门仍存在执法水平不高、防雷工作存在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对此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当前防雷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提高防雷执法水平的有效工作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气象部门 防雷执法 执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水稻抽穗期高温热害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何永坤 +2 位作者 郑颖菲 朱赟赟 孙恩红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9期155-156,167,共3页
利用人工仿真气候室,模拟重庆自然条件下高温状态,设计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试验(33℃、35℃、37℃、40℃),研究水稻抽穗期高温对其光合作用、叶片叶绿素值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 利用人工仿真气候室,模拟重庆自然条件下高温状态,设计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试验(33℃、35℃、37℃、40℃),研究水稻抽穗期高温对其光合作用、叶片叶绿素值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高温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同时,极端高温也会导致干物质积累减少,结实率明显下降。根据试验显现,连续3d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可作为水稻高温热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指标 人工气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缺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探究
9
作者 江南 《南方农业》 2017年第5期102-103,共2页
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的手段已从传统的人工观测过渡到了地面自动观测的模式,但地面自动观测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会对自动观测仪器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仪器的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仪器... 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的手段已从传统的人工观测过渡到了地面自动观测的模式,但地面自动观测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会对自动观测仪器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仪器的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仪器出现故障,使气象观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致使部分观测数据出现缺失的现象。基于此,分析地面自动观测系统出现数据缺失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法,希望可以使气象观测的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数据缺失 处理数据 观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微环境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恩虹 张凯 +3 位作者 韩旭 武强 叶坤 张建平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80-86,共7页
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夏季高温高湿地区,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关键生育期的生长微环境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布局葡萄产业发展、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监测了2016—2017年葡萄果实成熟期... 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夏季高温高湿地区,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关键生育期的生长微环境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布局葡萄产业发展、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监测了2016—2017年葡萄果实成熟期的温度、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及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可提供更适宜的湿度环境,葡萄叶片湿度为256~275。避雨栽培的最高温度28℃(雨天)~38℃(晴天)远低于露地栽培最高温度32℃(雨天)~42℃(晴天)。避雨栽培的光照强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棚遮光率26.5%~37.8%。避雨栽培下,‘夏黑’、‘红富士’、‘维多利亚’、‘户太八号’等4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可以减少湿度大幅变化,以及高温、强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更有利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形成和积累,适合重庆等夏季高温多雨地区葡萄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避雨栽培 微环境 可溶性固形物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恩虹 张建平 +3 位作者 张凯 童建川 苏家奎 叶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42-1951,共10页
【目的】研究关键生育期气象条件对青花椒品质的影响,并构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及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青花椒品种九叶青为试验材料,于2015-2020年分别在重庆地区11个花椒主产... 【目的】研究关键生育期气象条件对青花椒品质的影响,并构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及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青花椒品种九叶青为试验材料,于2015-2020年分别在重庆地区11个花椒主产区选择代表性花椒园3~5个取样,测定青花椒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影响青花椒挥发油、麻味素和硒含量等品质指标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气象因子与青花椒品质指标的回归模型;利用模型推算出不同花椒品质等级相对应的气象因子阈值,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以未参与建模的品质检测数据验证模型。【结果】影响青花椒气候品质优劣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果实膨大期的日照时数(X_(1))、累计降水量(X_(2))、气温日较差(X_(3))、≥85%高湿日数(X_(4)),采收期的日照时数(X_(5))、累计降水量(X_(6))、气温日较差(X_(7))和雨日数(X_(8)),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模型中各气象因子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9、0.06、0.17、0.13、0.07、0.19、0.06和0.13,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为:I_(CQ)=0.19X_(1)+0.06X_(2)+0.17X_(3)+0.13X_(4)+0.07X_(5)+0.19X_(6)+0.06X_(7)+0.13X_(8)。青花椒气候品质划分为特优、优、良和一般4个等级,评估指数(I_(CQ))相应阈值为I_(CQ)≥0.85、0.75≤I_(CQ)<0.85、0.65≤I_(CQ)<0.75、I_(CQ)<0.65。基于评估模型,对2020年重庆江津几江地区青花椒气候品质进行评估分析,评估指数为0.91,判定为特优等级,与花椒园现场取样检测结果相符。【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估方法和指标能客观反映青花椒的品质等级,可应用于青花椒生产的气象条件适宜度服务和花椒采收期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气候品质 气象因子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在唐山地区观测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华 王冠 徐靓青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44-45,共2页
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观测业务向着高精度、高自动化发展,主观预报也向着短时临近预报方向发展。微波辐射计作为新型观测仪器,保密性好、体积功耗小、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等优点。唐山市气象站安装的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具备实时... 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观测业务向着高精度、高自动化发展,主观预报也向着短时临近预报方向发展。微波辐射计作为新型观测仪器,保密性好、体积功耗小、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等优点。唐山市气象站安装的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具备实时内部定标、不定期绝对定标等优点。通过实际观测,微波辐射计作为常规观测强有力的补充,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观测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花椒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恩虹 唐艺 +2 位作者 张凯 武强 张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4期25-28,共4页
以九叶青花椒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5—6月在人工气候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温度对花椒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籽壳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千粒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同处理花椒硒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温度越高花椒硒含量越... 以九叶青花椒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5—6月在人工气候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温度对花椒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籽壳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千粒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同处理花椒硒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温度越高花椒硒含量越低;花椒挥发油、麻味素含量随处理温度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且较大的日较差更有利于挥发油、麻味素等物质积累;出油率变化趋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说明花椒果实膨大期29℃左右比较适宜花椒产量、品质形成,温度过高对品质和产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硒含量 挥发油 麻味素 出油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滩“彬哥”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洁 孙恩虹 +1 位作者 杨宝钢 王颖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3期65-65,共1页
本文应用花椒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分析其主要生长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与花椒品质建立预测模型,形成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对2015年吴滩农业服务公司的"彬哥"花椒进行品质认证,得出等级为特优。
关键词 青花椒 气候品质 认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塑料大棚坐果期草莓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颜 王颖 +2 位作者 张盼 王伟 唐云辉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16期57-59,共3页
为研究温室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坐果期草莓植株为试验材料,设计嵌套试验,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SVR)实现多种气象环境因子输入条件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建立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采用异校验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 为研究温室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坐果期草莓植株为试验材料,设计嵌套试验,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SVR)实现多种气象环境因子输入条件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建立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采用异校验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决定系数为0.9552,斜率为0.9761,截距为0.2756,拟合度较好,模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坐果期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非线性回归拟合 决定系数 SVR 模型精度 拟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研究
16
作者 陶洵 张杰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4期167-167,共1页
通过常规天气资料、探空资料、物理量及雷达资料分析,对江津地区9月10-12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大气层结稳定的情况下(低温低能),低涡的动力抬升作用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但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较弱,使得对流系统... 通过常规天气资料、探空资料、物理量及雷达资料分析,对江津地区9月10-12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大气层结稳定的情况下(低温低能),低涡的动力抬升作用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但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较弱,使得对流系统难以长时间维持,生命史较短。持续较强的暖平流输送是降雨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的应用对对流系统的临近预警预报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涡 动力抬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