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水沙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森 李坤芳 +2 位作者 刘兴年 黄尔 罗铭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开展系列不同来流及不同植被密度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动床非恒定流概化试验,分析植被影响下弯曲分汊河道冲刷与再造过程中的水流和泥沙的输移特性。结果表明:非恒定过程条件下,左汊分流比受植被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分流比对右汊有无植被布设较为敏感,但植被布设密度的大小对分流比影响较小。对于推移质输移,支汊植被的存在增大了弯曲分汊河段推移质的输沙率和输沙级配,随着右汊植被覆盖密度的增加,推移质输沙率峰值有所增大,同时推移质输沙波动亦增大,流量较大时波动性表现更为显著。汊道相互影响量化参数的变化表明弯曲分汊河道再造过程中汊道间的影响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出较大的增加幅度。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为相关的河道整治、河流生态修复等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分汊河道 植被影响 水流特性 推移质输移 非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西线“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的设想与评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传友 沈镭 +3 位作者 胡长顺 占车生 李玎 陈根富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利用地理与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大西线调水线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启迪下,通过多年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提出“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试图解决我国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中的重大基础设施问题。“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具有6大明显优势... 利用地理与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大西线调水线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启迪下,通过多年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提出“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试图解决我国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中的重大基础设施问题。“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具有6大明显优势:格局建设灵活机动、全局性比较好、风险小、构建合理及可操作性强、有较好的科学性、后续研究潜力大。针对当前新时代的新要求,我国应加快开展调水线路的核查,深入系统地开展长江与黄河联合调度与调济的可行性研究,把“以电换水”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调水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线 “江河连通”调水 南水北调 新格局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反应器启动及生物颗粒的形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健盛 杨平 +2 位作者 郭勇 李小芳 罗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4-699,共6页
为了回收废水中有机物蕴含的化学能并改善MFC对COD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用于同步高效废水处理及产电,对AFB-MFC反应器启动及生物颗粒形成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启动期内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和废水处... 为了回收废水中有机物蕴含的化学能并改善MFC对COD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用于同步高效废水处理及产电,对AFB-MFC反应器启动及生物颗粒形成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启动期内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和废水处理性能以及外电阻对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定实验条件下,36d可快速成功启动AFB-MFC反应器并形成生物颗粒;启动期内,间歇运行时AFB-MFC产生的电压优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时最高电压850mV,而连续运行时下降至680~690mV,并最终稳定;COD去除率随进水负荷增加而增加,AFB-MFC反应器启动成功连续稳定运行后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0.00%~90.41%;在外电阻为100Ω时,AFB-MFC产电性能最好,功率密度可达21.89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压 启动 生物颗粒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白水电站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优化试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龙 杨胜发 +2 位作者 付旭辉 王明天 田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0-312,共3页
为了改善开县天白水电工程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使断面内流量分布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弯段底板高程正超高的优化设计方案。物理模型试验表明,采用这种工程方案可以很好地消减急流冲击波... 为了改善开县天白水电工程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使断面内流量分布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弯段底板高程正超高的优化设计方案。物理模型试验表明,采用这种工程方案可以很好地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弯曲段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优化设计 弯曲段 流态 流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流态CFD优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侯才水 张剑 崔丽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8,共5页
采用CFD方法对抽水蓄能电站岔管流态进行优化,介绍了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利用突扩管、突缩管、渐扩管和卜型岔管等典型算例验证了CFD模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为例,分析了其流态变化规律和水头损失,优化了岔管扩散... 采用CFD方法对抽水蓄能电站岔管流态进行优化,介绍了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利用突扩管、突缩管、渐扩管和卜型岔管等典型算例验证了CFD模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为例,分析了其流态变化规律和水头损失,优化了岔管扩散率、弯道曲率、管径、肋宽比等影响因素,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岔管 流态 CFD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作用下明渠交汇水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锐 李坤芳 +1 位作者 黄尔 罗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109,115,共6页
水流交汇现象普遍存在于天然河网系统和水利工程中,其水流特性研究对河道治理、美化城市水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ike21FM模型对明渠交汇水流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水槽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明渠直角交汇水流在不同汇流... 水流交汇现象普遍存在于天然河网系统和水利工程中,其水流特性研究对河道治理、美化城市水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ike21FM模型对明渠交汇水流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水槽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明渠直角交汇水流在不同汇流比情况下及植被影响下的水流特性。结果表明,汇流比越大,交汇口上游水位越高,下游水位波动越大,主渠高流速区偏向交汇口对侧,低流速区位置到交汇口上游角的距离有所增加,同时分离区中心的流速减小。植被的存在使交汇口上游和下游水位均有抬升,且对分离区内的水位影响较大,同时,支渠流速偏转起始位置距交汇口距离较无植被时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交汇 植被 汇流比 水流特性 数值模拟 MIKE21 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