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福娜林下套作甘薯的综合效益分析
1
作者 李语炫 吴靖文 +2 位作者 施廷印 熊刚 戴秀梅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63-74,共12页
【目的】探索布福娜与甘薯套作模式的农艺、经济及病虫害调控效应,以提高山区非粮化农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方法】以布福娜品种‘粉红1号’和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置布福娜净作(T1)、布福娜与甘薯套作(T2)、甘薯净作(T3)3个处... 【目的】探索布福娜与甘薯套作模式的农艺、经济及病虫害调控效应,以提高山区非粮化农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方法】以布福娜品种‘粉红1号’和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置布福娜净作(T1)、布福娜与甘薯套作(T2)、甘薯净作(T3)3个处理,开展大区试验,分析布福娜和甘薯的农艺性状、产量、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等数据。【结果】套作模式下布福娜的茎粗、茎长、叶面积与净作模式下布福娜无显著差异,成熟期平均节距显著增长11.91%;套作模式下布福娜大果比例为34.34%,较净作提高4.21个百分点,大、中果比例为71.5%,较净作提高6.2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果比例显著提升;净作与套作模式下布福娜落果率分别为67.60%、62.00%。净作与套作模式下布福娜产量分别为8070、7935 kg/hm^(2),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甘薯套作模式下,除蔓长增幅与净作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农艺性状增长幅度与净作类似,产量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套作显著抑制布福娜田间病虫草害,套作模式下田间杂草覆盖率为1.23%,较净作模式显著降低52.5个百分点;杂草鲜质量防效、干质量防效、株防效、高度防效分别达89.2%、93.45%、21.51%、69.2%;套作模式下布福娜叶斑病患病率为17.54%,较净作模式降低7.77个百分点;叶枯病患病率为18.69%,较净作模式降低4.44个百分点。布福娜与甘薯套作模式显著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布福娜套作田比净作田多收益83235.4元/hm^(2),土地等效比达1.97。【结论】布福娜与甘薯套作模式可行,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抑制病虫草害,增加粮食产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福娜 甘薯 套作 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研究进展及鲁中地区引种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姜婷婷 乔峰 +9 位作者 熊刚 安萌萌 刘红光 冯帅帅 黄爱玲 央宗 李爱花 李全希 韩葳 谭德云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黑老虎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多种价值,南方地区引种栽培较普遍,但北方地区黑老虎引种未有报道。为促进鲁中地区黑老虎的引种栽培,文章总结了国内黑老虎野生资源驯化、优良品系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等现状,通过对其在土壤、水分、光照、... 黑老虎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多种价值,南方地区引种栽培较普遍,但北方地区黑老虎引种未有报道。为促进鲁中地区黑老虎的引种栽培,文章总结了国内黑老虎野生资源驯化、优良品系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等现状,通过对其在土壤、水分、光照、气温和气候的适应性研究,来分析鲁中地区栽培引种的可行性,提出应用仿生态栽培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实现黑老虎在鲁中地区的引种栽培。针对黑老虎引种后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选择鲁中地区适栽品种,配套推广栽培技术,探索黑老虎销售渠道,拓宽其药用、食用和观赏市场,加强黑老虎衍生品开发利用,提升原材料附加值和产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引种 鲁中地区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