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格泡沫铝锭成型模具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洪小英 彭海军 +2 位作者 杨勇福 周杰 彭世鑫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4,共7页
目的解决大规格泡沫铝模具(尺寸2800 mm×1000 mm×X mm)在成型过程中因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模具失效而造成模具寿命低、模具成本偏高的问题。方法基于数字模拟方法,实现模具轻量化设计。首先分析了泡沫铝模具的工作过程,确定... 目的解决大规格泡沫铝模具(尺寸2800 mm×1000 mm×X mm)在成型过程中因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模具失效而造成模具寿命低、模具成本偏高的问题。方法基于数字模拟方法,实现模具轻量化设计。首先分析了泡沫铝模具的工作过程,确定了泡沫铝模具变形过程主要产生阶段;其次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泡沫铝模具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泡沫铝模具冷却过程,分别分析了冷却40、560、1330和4200 s时的温度场、最大塑性主应变场及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和泡沫铝模具冷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模具变形情况进行对比,泡沫铝模具变形方式与模拟情况基本吻合,再结合模拟轻量化模具结构,将模具用于实际验证。结果泡沫铝模具变形的主要原因为泡沫铝模具各部分冷却不均匀,导致其温度梯度大的地方产生了少量塑性变形。结论大规格泡沫铝锭成型模具可以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减轻模具重量来实现模具成本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模具 温度场 应变场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汽车转向节热处理裂纹形成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怡 汪西 +4 位作者 周杰 李生仕 朱荣宇 王国文 彭海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4,共9页
针对锻件热处理后出现的单枝上表面裂纹问题,基于宏微观热处理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对裂纹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裂纹的形成机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可知该裂纹与典型淬火裂纹形貌相似,且裂纹附近没有脱碳现象,但是存在明显氧化现... 针对锻件热处理后出现的单枝上表面裂纹问题,基于宏微观热处理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对裂纹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裂纹的形成机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可知该裂纹与典型淬火裂纹形貌相似,且裂纹附近没有脱碳现象,但是存在明显氧化现象,确定该裂纹在淬火阶段产生,在回火阶段发生氧化。结合应力模拟结果可以判定前期单枝表面急速冷却收缩,主要是由于产生了表面x方向拉应力而导致的裂纹。由此分析了单枝表面在该时期的最大x方向拉应力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与实际裂纹出现区域基本重合,进一步证明了该裂纹产生机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节 淬火裂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BP-ANN-MCSA算法的电弧增材工艺参数寻优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权国政 温志航 +4 位作者 鹿超龙 张开开 张建生 董旭刚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解决电弧熔丝增材过程中工艺参数协同性问题,进行增材工艺参数优化,基于实验与B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构建了增材参数与焊道形状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增材工艺参数反算模型。将爬山算法进行改进,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深度融合,根据预设电弧增... 为解决电弧熔丝增材过程中工艺参数协同性问题,进行增材工艺参数优化,基于实验与B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构建了增材参数与焊道形状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增材工艺参数反算模型。将爬山算法进行改进,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深度融合,根据预设电弧增材形貌目标对电弧熔丝增材工艺参数进行寻优,实现了对不同焊道宽高和焊道表面平整度要求下的增材工艺参数优化。最后,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将实验形状参数代入反算模型,将计算所得优化工艺参数与实验预设增材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各项对应参数相对误差的平均绝对值均在5%以内,优化结果有效,证明了该增材工艺参数反算模型及寻优策略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 反算模型 参数优化 爬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平板堆焊的单层多道焊缝表面平整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权国政 施瑞菊 +3 位作者 卢顺 张建生 董旭刚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3-211,共9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大型电弧熔丝增材原型设备,设计开展了64组CN645ACW型焊丝的单层单道熔丝增材实验,构建了焊缝宽度和高度对应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此模型,反向锁定了特定焊缝宽度和高度对应的增材工艺参数。... 基于自主研制的大型电弧熔丝增材原型设备,设计开展了64组CN645ACW型焊丝的单层单道熔丝增材实验,构建了焊缝宽度和高度对应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此模型,反向锁定了特定焊缝宽度和高度对应的增材工艺参数。开展了36组不同焊缝高度、焊缝宽度和焊缝间距的单层多道电弧熔丝增材实验,并建立了焊缝表面平整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焊缝形状和间距对焊缝表面平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焊缝宽度、高度及间距,表面平整度值呈现增大趋势。在小倍数焊缝间距情况下,表面平整度值的增大趋势随着焊缝宽度和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大倍数焊缝间距情况下,增大趋势反而有所下降。相同焊缝间距下,焊缝平整度值主要由熔丝增材的堆积效应决定,焊缝宽度和高度越大,堆积效应越明显,表面平整度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增材 BP神经网络 焊缝形状 焊缝间距 表面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道熔丝积材残余应力分布及锤击消除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权国政 赵江 +3 位作者 卢顺 张建生 董旭刚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通过植入焊接移动热源程序于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平板单道熔丝积材有限元模型;再将熔丝积材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作为初始条件输入接触锤击模型中建立了熔丝-锤击显隐式分步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熔丝积材后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布,以及... 通过植入焊接移动热源程序于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平板单道熔丝积材有限元模型;再将熔丝积材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作为初始条件输入接触锤击模型中建立了熔丝-锤击显隐式分步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熔丝积材后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布,以及锤击后的残余应力场分布。此外,重点分析了锤击速度和锤头形状对熔丝积材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结果表明,适当增大锤击速度,选用小端面圆形锤头能获得更优的残余应力消除效果。通过自主研制的大型数控电弧熔丝积材原型设备开展积材-锤击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及锤击消除残余应力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积材 残余应力场 数值模拟 锤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熔丝增材中锤击消除控制残余应力预设目标下介入温度寻优 被引量:3
6
作者 权国政 鹿超龙 +4 位作者 温志航 卢顺 张建生 董旭刚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优化锤击介入温度,构建了电弧熔丝增材-锤击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总结了锤击消除控制残余应力的基本机理为锤击产生的塑性延展变形抵消了焊缝内部的残余拉伸弹性应变。重点分析了增材和不同锤击介入温度下锤击处理后残余应力场及锤击... 为优化锤击介入温度,构建了电弧熔丝增材-锤击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总结了锤击消除控制残余应力的基本机理为锤击产生的塑性延展变形抵消了焊缝内部的残余拉伸弹性应变。重点分析了增材和不同锤击介入温度下锤击处理后残余应力场及锤击变形量分布与演变规律,并进一步寻求锤击残余应力消除控制策略及变形量协调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在锤击介入温度为650℃时锤击消除残余应力效果最为显著。在合适的锤击介入温度下,焊缝不会遭到机械破坏,还会产生合适的变形量以抵消内部残余拉伸应变,释放残余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增材 残余应力 随焊锤 介入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多道熔丝积材残余应力分布及锤击消除 被引量:1
7
作者 权国政 石泽岩 +2 位作者 赵江 张建生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5,共8页
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45钢的单层多道熔丝积材和锤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单层多道熔丝积材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和不同锤头移动距离下的锤击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主要出现在焊道和热影响区,残余压应力主要出现... 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45钢的单层多道熔丝积材和锤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单层多道熔丝积材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和不同锤头移动距离下的锤击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主要出现在焊道和热影响区,残余压应力主要出现在起弧区、收弧区以及离焊道较远的区域;同时发现随焊锤击能有效降低熔丝积材件上的残余拉应力幅值,甚至可以将工件上的部分残余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且锤击效果随锤头移动距离的减小而增强。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可靠性,证实了锤击对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积材 残余应力 锤击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