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IMCs性能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迟露鑫
黄岩
+3 位作者
陈俊成
刘家乐
黄福祥
冉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7,共9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极窄焊缝Fe-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的不同晶面的热力学稳定性、表面能和电子功函数值,并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极窄焊缝Fe-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的不同晶面的热力学稳定性、表面能和电子功函数值,并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焊缝可能存在的IMCs及其对界面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计算得到铝/钢IMCs形成能和结合能均为负值,且满足热力学稳定结构,其形成能力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Al,FeAl_(3),Fe_(3)Al和FeAl_(2),稳定性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_(3)Al,FeAl,FeAl_(3)和FeAl_(2),其中Fe_(2)Al_(5)的形成能为-9.379 eV/atom,结合能为-13.612 eV/atom,是焊缝最稳定的相;电子功函数值对应的耐腐性由弱到强顺序为Al,FeAl_(2),FeAl_(3),Fe_(2)Al_(5),FeAl和Fe_(3)Al;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e,EDS)分析表明,焊缝主要存在Fe_(2)Al_(5),FeAl_(3)和少量FeAl_(2),椭圆环形焊缝还存在FeAl,直形焊缝还有Fe_(3)Al;焊缝FeAl_(3)的电子功函数较小,在盐雾腐蚀介质中充当阳极,易被腐蚀,并随着腐蚀周期增长,焊缝主要相Fe_(2)Al_(5)充当阳极,并由直形焊缝向椭圆环形焊缝快速腐蚀扩展,至整条焊缝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
电磁脉冲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计算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搭接形式下铜/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分析
2
作者
韩佳良
迟露鑫
+4 位作者
冉洋
黄岩
张玉虎
郑旭明
梁仕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由于铜/钢的物化参数相差较大,熔钎焊时存在接头脆性、应力集中等问题,本研究借助新型电磁脉冲焊接技术,通过设计锥度或台阶形式的搭接方法,获得了铜/钢焊接接头,并借助界面微观SEM、EDS观察及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不同搭接形式下的接头连...
由于铜/钢的物化参数相差较大,熔钎焊时存在接头脆性、应力集中等问题,本研究借助新型电磁脉冲焊接技术,通过设计锥度或台阶形式的搭接方法,获得了铜/钢焊接接头,并借助界面微观SEM、EDS观察及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不同搭接形式下的接头连接特征。结果表明:直接搭接时界面波形较差,有少量孔隙;台阶搭接时界面波形较大,但是,波形界面存在前后漩涡,且有“熔合区”;锥度搭接时界面为近似均波连接特征。当采用锥度结构设计时,波状界面的扩散区宽度为5μm,两种材料结合相对紧密。界面塑性变形、元素扩散程度决定界面硬度分布,采用锥度搭接设计时金属粒子流能够飞出界面,产生的塑性变形相对较小,其硬度过渡平缓,有利于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
电磁脉冲焊接
搭接形式
波形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特性及金属粒子分布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迟露鑫
黄岩
+4 位作者
许惠斌
顾凌翔
张玉虎
冉洋
吴江川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3,I0005,共9页
为明确铝/钢电磁脉冲焊接过程金属粒子运动对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基于金属粒子流形成机理,对界面形貌及抗剪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粒子滞留界面造成铝局部熔化,钢粒子原位生成FeAl,形成未结合区;沿着焊接方向,分射流对铝板压入作...
为明确铝/钢电磁脉冲焊接过程金属粒子运动对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基于金属粒子流形成机理,对界面形貌及抗剪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粒子滞留界面造成铝局部熔化,钢粒子原位生成FeAl,形成未结合区;沿着焊接方向,分射流对铝板压入作用逐渐增大,形成冶金结合的界面,并伴有富铝金属间相,直缝区为FeAl+Fe_(2)Al_(5),小波区为Fe_(2)Al_(5)+FeAl_(3),大波区为FeAl+FeAl_(3);铝钢焊接界面过渡区由塑变铝压入钢形成,铝侧焊缝的外边缘存在钢粒子,而钢侧焊缝存在熔融铝携带钢粒子,主要为FeAl+Fe_(2)Al_(5)+FeAl_(3),且在焊缝内侧滞留了大量金属粒子,并以椭圆环的形式分布,在焊缝外侧,金属粒子滞落铝板表面造成凹坑,但在钢板表面为嵌入的片状铝;因此,在金属粒子滞留,并产生较多金属间化合物的位置成为剪切试验断裂源;通过波长公式调整搭接间隙,减少粒子滞留界面,椭圆焊缝断裂于铝材,提高了接头强度.创新点:基于金属粒子流形成机理,控制IMCs组织,微调铝钢界面波形以减少滞留粒子,提高接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
电磁脉冲焊接
金属粒子
金属间化合物
连接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行为
被引量:
1
4
作者
迟露鑫
顾凌翔
+3 位作者
许惠斌
黄岩
覃全
冉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7,I0005,共9页
为了获得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介质的腐蚀过程及机理,对5%NaCl腐蚀后的焊接接头进行拉剪试验,并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口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3天后的抗剪强度由原态74 MPa降为33...
为了获得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介质的腐蚀过程及机理,对5%NaCl腐蚀后的焊接接头进行拉剪试验,并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口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3天后的抗剪强度由原态74 MPa降为33 MPa,为原态的44.6%,腐蚀周期7天时,焊缝完全失效;在焊缝外围,粒子流击碎铝板表面氧化物生成粒状腐蚀物NaAlO2,焊缝上FeAl3破碎,露出铝被快速腐蚀为Al(OH)3;在铝板表面撞击产生凹坑和嵌入钢板表面片状铝的位置最先被腐蚀,NaCl液体堆积并在表层金属下流动腐蚀,且沿着腐蚀坑互连方向扩展,再向焊缝存在FeAl3相的连接区延伸;当氧化膜或焊缝被NaCl介质腐蚀抬起且破碎后,向着铝基体深层腐蚀,形成多而深的沟壑或凹坑,这成为接头快速失效的主要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盐雾腐蚀
断口形貌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铜平板磁脉冲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苏德智
王义峰
+2 位作者
冉洋
郑伟
邓德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9-233,共5页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对铝.铜异种金属板材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了放电电压和两板之间的间隙对接头抗剪强度及焊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呈扁平椭圆形。焊接间隙为1.4mm时,从整体上看,焊缝宽度与接头抗剪强度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而...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对铝.铜异种金属板材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了放电电压和两板之间的间隙对接头抗剪强度及焊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呈扁平椭圆形。焊接间隙为1.4mm时,从整体上看,焊缝宽度与接头抗剪强度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放电电压为11kV时,焊缝宽度和接头抗剪强度随着焊接间隙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接头界面微区,铝铜两种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未发现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其硬度值随着距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焊接
铝/铜
平板焊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仿真及验证
被引量:
7
6
作者
韩宏文
冉洋
高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针对民机用接线端子传统压接工艺存在的线芯紧密度不一致、断丝,以及飞边等缺点,以MS20659-121接线端子和M22759/87线缆为研究对象,研究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通过对电压、集磁器,以及放置位置等工艺参数变量进行仿真,摸索电磁压...
针对民机用接线端子传统压接工艺存在的线芯紧密度不一致、断丝,以及飞边等缺点,以MS20659-121接线端子和M22759/87线缆为研究对象,研究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通过对电压、集磁器,以及放置位置等工艺参数变量进行仿真,摸索电磁压接工艺参数组合,并依据该参数组合制造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试验件。依据行业标准对所压接的试验件开展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测试,验证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的可行性,最终形成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线端子
电磁脉冲
压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IMCs性能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迟露鑫
黄岩
陈俊成
刘家乐
黄福祥
冉洋
机构
重庆
理工大学
重庆普尔萨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065)
重庆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计划(2022PYZ013)
重庆理工大学精英计划项目(2023)。
文摘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极窄焊缝Fe-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的不同晶面的热力学稳定性、表面能和电子功函数值,并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焊缝可能存在的IMCs及其对界面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计算得到铝/钢IMCs形成能和结合能均为负值,且满足热力学稳定结构,其形成能力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Al,FeAl_(3),Fe_(3)Al和FeAl_(2),稳定性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_(3)Al,FeAl,FeAl_(3)和FeAl_(2),其中Fe_(2)Al_(5)的形成能为-9.379 eV/atom,结合能为-13.612 eV/atom,是焊缝最稳定的相;电子功函数值对应的耐腐性由弱到强顺序为Al,FeAl_(2),FeAl_(3),Fe_(2)Al_(5),FeAl和Fe_(3)Al;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e,EDS)分析表明,焊缝主要存在Fe_(2)Al_(5),FeAl_(3)和少量FeAl_(2),椭圆环形焊缝还存在FeAl,直形焊缝还有Fe_(3)Al;焊缝FeAl_(3)的电子功函数较小,在盐雾腐蚀介质中充当阳极,易被腐蚀,并随着腐蚀周期增长,焊缝主要相Fe_(2)Al_(5)充当阳极,并由直形焊缝向椭圆环形焊缝快速腐蚀扩展,至整条焊缝失效.
关键词
铝/钢
电磁脉冲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计算
耐腐蚀性
Keywords
aluminum
steel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G457.1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搭接形式下铜/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分析
2
作者
韩佳良
迟露鑫
冉洋
黄岩
张玉虎
郑旭明
梁仕发
机构
重庆
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
重庆普尔萨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5065)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574)
+2 种基金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AB02019002)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gzlcx20223015)
重庆普通本科高校“五座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28)。
文摘
由于铜/钢的物化参数相差较大,熔钎焊时存在接头脆性、应力集中等问题,本研究借助新型电磁脉冲焊接技术,通过设计锥度或台阶形式的搭接方法,获得了铜/钢焊接接头,并借助界面微观SEM、EDS观察及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不同搭接形式下的接头连接特征。结果表明:直接搭接时界面波形较差,有少量孔隙;台阶搭接时界面波形较大,但是,波形界面存在前后漩涡,且有“熔合区”;锥度搭接时界面为近似均波连接特征。当采用锥度结构设计时,波状界面的扩散区宽度为5μm,两种材料结合相对紧密。界面塑性变形、元素扩散程度决定界面硬度分布,采用锥度搭接设计时金属粒子流能够飞出界面,产生的塑性变形相对较小,其硬度过渡平缓,有利于冶金结合。
关键词
铜/钢
电磁脉冲焊接
搭接形式
波形界面
Keywords
copper/steel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lap form
waveform interface
分类号
TG113.26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TG456.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特性及金属粒子分布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迟露鑫
黄岩
许惠斌
顾凌翔
张玉虎
冉洋
吴江川
机构
重庆
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普尔萨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3,I00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065)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0jcyj-msxmX0574)
+3 种基金
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资助(AWJ-19M02)
重庆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计划(2022PYZ013)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clgycx20203015)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CX175).
文摘
为明确铝/钢电磁脉冲焊接过程金属粒子运动对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基于金属粒子流形成机理,对界面形貌及抗剪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粒子滞留界面造成铝局部熔化,钢粒子原位生成FeAl,形成未结合区;沿着焊接方向,分射流对铝板压入作用逐渐增大,形成冶金结合的界面,并伴有富铝金属间相,直缝区为FeAl+Fe_(2)Al_(5),小波区为Fe_(2)Al_(5)+FeAl_(3),大波区为FeAl+FeAl_(3);铝钢焊接界面过渡区由塑变铝压入钢形成,铝侧焊缝的外边缘存在钢粒子,而钢侧焊缝存在熔融铝携带钢粒子,主要为FeAl+Fe_(2)Al_(5)+FeAl_(3),且在焊缝内侧滞留了大量金属粒子,并以椭圆环的形式分布,在焊缝外侧,金属粒子滞落铝板表面造成凹坑,但在钢板表面为嵌入的片状铝;因此,在金属粒子滞留,并产生较多金属间化合物的位置成为剪切试验断裂源;通过波长公式调整搭接间隙,减少粒子滞留界面,椭圆焊缝断裂于铝材,提高了接头强度.创新点:基于金属粒子流形成机理,控制IMCs组织,微调铝钢界面波形以减少滞留粒子,提高接头强度.
关键词
铝/钢
电磁脉冲焊接
金属粒子
金属间化合物
连接机理
Keywords
aluminum/steel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metal particles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bound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G456.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行为
被引量:
1
4
作者
迟露鑫
顾凌翔
许惠斌
黄岩
覃全
冉洋
机构
重庆
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普尔萨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7,I00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065)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20jcyj-msxmX0574)
+1 种基金
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资助项目(AWJ-19M02)
重庆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计划资助项目(2022PYZ013)
文摘
为了获得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介质的腐蚀过程及机理,对5%NaCl腐蚀后的焊接接头进行拉剪试验,并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口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3天后的抗剪强度由原态74 MPa降为33 MPa,为原态的44.6%,腐蚀周期7天时,焊缝完全失效;在焊缝外围,粒子流击碎铝板表面氧化物生成粒状腐蚀物NaAlO2,焊缝上FeAl3破碎,露出铝被快速腐蚀为Al(OH)3;在铝板表面撞击产生凹坑和嵌入钢板表面片状铝的位置最先被腐蚀,NaCl液体堆积并在表层金属下流动腐蚀,且沿着腐蚀坑互连方向扩展,再向焊缝存在FeAl3相的连接区延伸;当氧化膜或焊缝被NaCl介质腐蚀抬起且破碎后,向着铝基体深层腐蚀,形成多而深的沟壑或凹坑,这成为接头快速失效的主要腐蚀机理.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盐雾腐蚀
断口形貌
腐蚀行为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salt spray corrosion
fracture morphology
corrosion behavior
分类号
TG456.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铜平板磁脉冲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苏德智
王义峰
冉洋
郑伟
邓德安
机构
重庆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市
普尔萨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9-233,共5页
文摘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对铝.铜异种金属板材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了放电电压和两板之间的间隙对接头抗剪强度及焊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呈扁平椭圆形。焊接间隙为1.4mm时,从整体上看,焊缝宽度与接头抗剪强度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放电电压为11kV时,焊缝宽度和接头抗剪强度随着焊接间隙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接头界面微区,铝铜两种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未发现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其硬度值随着距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磁脉冲焊接
铝/铜
平板焊接
力学性能
Keywords
magnetic pulse welding
aluminum-copper
plate wel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456.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仿真及验证
被引量:
7
6
作者
韩宏文
冉洋
高雷
机构
上海飞机制造
有限公司
重庆普尔萨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基金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创新基金(No.F-SFKT-1101)。
文摘
针对民机用接线端子传统压接工艺存在的线芯紧密度不一致、断丝,以及飞边等缺点,以MS20659-121接线端子和M22759/87线缆为研究对象,研究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通过对电压、集磁器,以及放置位置等工艺参数变量进行仿真,摸索电磁压接工艺参数组合,并依据该参数组合制造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试验件。依据行业标准对所压接的试验件开展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测试,验证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的可行性,最终形成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指南。
关键词
接线端子
电磁脉冲
压接
Keywords
terminals
electromagnetic pulse
crimp
分类号
TP2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IMCs性能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迟露鑫
黄岩
陈俊成
刘家乐
黄福祥
冉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搭接形式下铜/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分析
韩佳良
迟露鑫
冉洋
黄岩
张玉虎
郑旭明
梁仕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界面特性及金属粒子分布分析
迟露鑫
黄岩
许惠斌
顾凌翔
张玉虎
冉洋
吴江川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接头中性盐雾腐蚀行为
迟露鑫
顾凌翔
许惠斌
黄岩
覃全
冉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铝-铜平板磁脉冲焊接工艺研究
苏德智
王义峰
冉洋
郑伟
邓德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接线端子电磁脉冲压接工艺仿真及验证
韩宏文
冉洋
高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