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满:麦穗初齐桑叶肥,物至此时小盈满
- 1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市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204-204,共1页
-
文摘
当布谷鸟的啼鸣,悠悠地穿透初夏如薄纱般的晨雾,广袤田野间,麦穗在微风轻拂下,泛起层层青黄的涟漪,恰似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华美织锦。小满迈着轻盈的步伐,如约而至。小满通常在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此时,太阳精准地抵达黄经60°。小满,就像一位独特的画师,以农作物的生长特征为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这般诠释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在北方大地,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距离完全成熟仍需一段时间,所以叫“小满”。
-
关键词
黄经
成熟
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解
田野
初夏
麦穗
吴澄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谷雨:最美四月天,酥雨生百谷
- 2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市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101-101,共1页
-
文摘
谷雨之名,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谷雨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的乙位,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敲响了暮春的钟磬,将春光的余韵与夏日的序曲编织成独特的节气诗篇。
-
关键词
黄经
暮春
春季
节气
夏日序曲
谷雨
北斗七星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芒种:时雨及芒种 三夏大忙季
- 3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市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228-228,共1页
-
文摘
当太阳行至黄经75°,节气的指针通常落在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芒种便在此时登场。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更早的《周礼?地官?稻人》亦有记载:“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玄注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这里的“有芒之谷”,说的正是稻麦等带芒的农作物。芒种时节,有芒的麦子已到收割之际,有芒的稻子也该着手栽种——这是“抢收抢种”的双抢时节。“忙种”二字,恰似催促农人奔赴农事战场的号角,宣告着三夏大忙季的到来。农谚云:“麦收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字字句句,道尽农时的紧迫。
-
关键词
三夏大忙季
抢收抢种
芒种
有芒之谷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清明:春天的邀请函
- 4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7期227-227,共1页
-
文摘
提及清明,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以水墨画般的留白,让我们在迷蒙烟雨中,望见唐朝牧童遥指的酒旗。短短的一首七绝,构建了中国人对清明的基本审美意象,开启了中国人绵延千年的清明叙事篇章,深深烙印进我们的集体记忆中。
-
关键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
唐代诗人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夏至:日之至长 立杆无影
- 5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夏至,与春分、秋分、冬至并称“四大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者之一。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智慧的古人便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精准地确定了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一年中白昼时间便达到最长、夜晚最短,这就是夏至。陈希龄《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此时阳气盛大至极,万物繁茂生长。
-
关键词
立杆无影
日之至长
二十四节气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