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平 陈正堂 +2 位作者 李远志 张宇 范文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08-408,共1页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刘平,陈正堂,李远志,张宇,范文光(解放军三0二医院电镜室,北京100039)(重庆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肺脏组织病理观察,已有不少文献...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刘平,陈正堂,李远志,张宇,范文光(解放军三0二医院电镜室,北京100039)(重庆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肺脏组织病理观察,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对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光上皮 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清ST2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文健 周泽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基质裂解素(ST2)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中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T2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人基质裂解素(ST2)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中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T2水平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预测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T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白细胞计数(WB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ST2、hs-CRP水平与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T2水平与hs-CRP水平(r=0.52,P<0.05)、ESR(r=0.73,P<0.05)呈正相关。ST2、hs-CRP及ESR是COPD活动度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血清ST2可作为一种有效评估COPD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因子,结合hs-CRP及ESR水平的检测更有利于评估COPD患者病情,准确拟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人基质裂解素 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