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信息的注意偏好:注意警觉还是注意维持 被引量:33
1
作者 冯文锋 罗文波 +2 位作者 廖渝 陈红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9-790,共12页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实验1a采用线索范式研究高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词语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线索目标SOA为300ms,实验1b采用同样的实验范式,只是将实验材料变为更具直接意义的身体轮廓图。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支持实验假设,但是未能排除反应准备和线索对目标产生掩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2在身体和花瓶轮廓图周围呈现字母,要求被试对字母进行辨认,对被试的注意维持成分进行直接的测量。结果验证了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轮廓图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综合几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差成分是注意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负面身体自我 注意警觉 注意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调节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传林 李萍 +2 位作者 罗文波 齐正阳 何蔚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572,共17页
日常生活中,个体通常有不同的理想与目标,当个体被特定的目标驱动,试图去影响自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类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发生的时间,以及如何体验、表达此种情绪时,情绪调节就发生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该类疾病患... 日常生活中,个体通常有不同的理想与目标,当个体被特定的目标驱动,试图去影响自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类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发生的时间,以及如何体验、表达此种情绪时,情绪调节就发生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该类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方面的缺陷,通过操控各种内外因素,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情绪体验,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现实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绪调节 异常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部线索的面孔表情加工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帅霞 李萍 +2 位作者 王伟 何蔚祺 罗文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9,共9页
眼部是面孔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特征区域,传达了个体即刻的情绪状态信息和注视朝向信息。从正常和异常人群面孔表情识别时的注视模式来看,眼部区域在面孔表情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眉毛、瞳孔、眼白等细小的眼部线索在面孔表情的加工... 眼部是面孔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特征区域,传达了个体即刻的情绪状态信息和注视朝向信息。从正常和异常人群面孔表情识别时的注视模式来看,眼部区域在面孔表情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眉毛、瞳孔、眼白等细小的眼部线索在面孔表情的加工中都发挥了作用,并且会引起杏仁核、颞上沟、梭状回、扣带回、前额叶等脑区的激活。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单独的眼部特征在面孔表情加工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重要性,并结合后天复杂的环境因素来揭示人际交往中眼神交流的一般规律。另外,还需要挖掘异常人群加工眼部线索的脑机制,采取适当的认知训练策略来提高其面孔表情加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表情 眼部知觉线索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奇伟 何华敏 罗跃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尽管近十年来对情绪的研究文献每年呈指数增长,但关于情绪的定义仍未能达成一致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大多认为情绪是非理性和内脏的反应现象,干扰高级的思维和推理过程。达尔文主义者的观点与此相反,认为情绪是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 尽管近十年来对情绪的研究文献每年呈指数增长,但关于情绪的定义仍未能达成一致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大多认为情绪是非理性和内脏的反应现象,干扰高级的思维和推理过程。达尔文主义者的观点与此相反,认为情绪是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可的情绪定义为:情绪是瞬息万变的心理和生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适应性 心理学家 适应环境 生理现象 非理性 哲学家 古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安全感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媛艳 郑羽彤 葛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人际安全感问卷(CSIS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以马斯洛对安全感-不安全感的定义为理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安全感开放式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初始问卷(版本1);选取741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 目的:编制大学生人际安全感问卷(CSIS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以马斯洛对安全感-不安全感的定义为理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安全感开放式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初始问卷(版本1);选取741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筛选与修改形成再测问卷(版本2)。为了检验CSISQ(正式版)的信效度,选取139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将奇数组问卷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将偶数组问卷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采用安全感问卷(SQ)、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SADS)和自尊问卷(SES)进行效标效度检验。选取79名大学生间隔4周进行重测以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CSISQ包含26个条目,分为5个因子。因子负荷在0.41~0.73之间,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2.45%;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χ2/df=2.95,RMSA=0.05,GFI=0.91,RMR=0.05);CSISQ总分及5个因子分与SQ、SADS得分呈正相关(r=0.11~0.71),而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11^-0.49)(均P<0.01)。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各因子的α系数为0.64~0.81;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2,各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67~0.81。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安全感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宜测量我国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安全感 人际关系 大学生 问卷编制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表征的激活与抑制状态对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豹 邵嘉莹 +1 位作者 胡岑楼 黄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9-1100,共12页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通过定向遗忘任务操纵工作记忆表征状态,分别在目标无关和目标相关条件下考察工作记忆激活与抑制状态对视觉搜索早期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实验1与实验2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只可能与视觉搜索分心物匹配时(目标无关条...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通过定向遗忘任务操纵工作记忆表征状态,分别在目标无关和目标相关条件下考察工作记忆激活与抑制状态对视觉搜索早期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实验1与实验2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只可能与视觉搜索分心物匹配时(目标无关条件),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会引导视觉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分心物,表现出注意引导效应,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则没有观察到注意引导效应。实验3与实验4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有可能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目标相关条件),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捕获注意,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只有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才表现出对该搜索目标反应的延迟。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1)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有效地引导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或分心物,并且这种注意引导效应并未受到抑制动机的影响而被消除或反转;(2)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将抑制状态传递到视觉搜索阶段,并延迟对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表征状态 注意引导 目标相关 目标无关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与课堂沉默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媛艳 李奇奇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课堂沉默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笔者对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好于男生,女生在四个年级间的师生关系相对稳定,而男生存在起伏与波动;(2)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与...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课堂沉默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笔者对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好于男生,女生在四个年级间的师生关系相对稳定,而男生存在起伏与波动;(2)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与满意度维度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支持性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在冲突性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三年级男生的师生关系是尤为值得关注的;(3)负向的师生关系维度与课堂沉默呈显著正相关,而正向的师生关系维度与课堂沉默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师生关系 课堂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