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1
作者 李景国 杨星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689-11690,共2页
根据渝西经济走廊地区各区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SPSS软件水平聚类的功能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各区县划分为: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壁山,农业发展水平稍高的江津、合川、永川,农业发展水平一般的铜梁、大足、綦江、荣昌、潼南、南川和农业... 根据渝西经济走廊地区各区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SPSS软件水平聚类的功能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各区县划分为: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壁山,农业发展水平稍高的江津、合川、永川,农业发展水平一般的铜梁、大足、綦江、荣昌、潼南、南川和农业发展水平稍差的万盛、双桥4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经济走廊 欧几里德距离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小鲁 李喜燕 张纬武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91,共14页
数字经济凭借外溢性、共享性特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助力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动能。从理论角度阐释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运用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1643家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考察数字... 数字经济凭借外溢性、共享性特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助力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动能。从理论角度阐释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运用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1643家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两个分指标专利司法保护、专利行政保护也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的正向调节作用与企业产权性质无关,在国有、非国有企业均显著;与企业生产要素类型、生命周期阶段有关,在知识密集型及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企业显著。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应完善数据要素配置机制,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深耕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协调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施差异化助企举措,筑牢绿色技术创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承诺的企业品牌管理模式创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红君 刘进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4,共4页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品牌塑造不应仅仅针对顾客,或只是属于营销部门的责任,而必须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成为整个公司所有部门的职责,成为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事业。本文初步分析了组织内职能部门(员工)在品牌关系发展中的责任,以...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品牌塑造不应仅仅针对顾客,或只是属于营销部门的责任,而必须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成为整个公司所有部门的职责,成为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事业。本文初步分析了组织内职能部门(员工)在品牌关系发展中的责任,以及组织部门对品牌关系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品牌关系的组织价值主张、品牌文化理念、基于品牌塑造的组织整合与界面管理等策略措施,为更好地发展利益相关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品牌价值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关系 利益相关者 组织结构 界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生态视角下的重庆会展品牌塑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东强 刘子洋 程序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49,共3页
重庆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但就重庆会展品牌而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名牌会展和精品会展,竞争力不强。本文从品牌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功能出发,认为完善各子系统职能,通过构建重庆会展品牌生态... 重庆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但就重庆会展品牌而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名牌会展和精品会展,竞争力不强。本文从品牌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功能出发,认为完善各子系统职能,通过构建重庆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引导重庆会展走向品牌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是促进重庆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生态 会展品牌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R&D投入与碳排放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5
作者 刘伟 纪明 +1 位作者 韩进 王竞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5,共11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入均对碳排放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R&D投入在绿色金融与碳排放之间的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它既是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发挥R&D投入和技术创新在实现碳减排中的关键驱动作用,同时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研发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科技创新 R&D投入 碳排放 熵权法 单位根检验 区域异质性 科技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加环原理的员工离职流程管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东强 田书芹 孙成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8,共3页
金融危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后备人才,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纷纷采取人才"抄底"策略,但企业外部招聘常常导致"揽才"的失效。离职员工成为企业可靠的人才来源,内部招聘是企业"揽才"的重要渠道。面对员工... 金融危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后备人才,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纷纷采取人才"抄底"策略,但企业外部招聘常常导致"揽才"的失效。离职员工成为企业可靠的人才来源,内部招聘是企业"揽才"的重要渠道。面对员工离职流程管理理论和现实困境,生态加环原理为实施流程控制和优化进行"揽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可行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离职 生态加环 流程管理 内部招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雇主品牌塑造 被引量:4
7
作者 田书芹 王东强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63,共3页
雇主品牌的实质是企业对内部现有雇员和外部潜在雇员的"承诺"。雇主品牌价值管理启示我们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推动雇主品牌价值实现。本文在生态学视域下,借鉴隐喻研究方法,基于人力资源管... 雇主品牌的实质是企业对内部现有雇员和外部潜在雇员的"承诺"。雇主品牌价值管理启示我们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推动雇主品牌价值实现。本文在生态学视域下,借鉴隐喻研究方法,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机理,对雇主品牌塑造路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主品牌 人力资源管理 生态系统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拉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46,共2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乡镇企业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变,还可以有效拉动农村民众经济收...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乡镇企业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变,还可以有效拉动农村民众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经济进行优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经济 拉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物流大通道构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体系实施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谷继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共5页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必须把新疆作为具有虹吸效应的经济体,要实现新疆对周边国家或者地区具有虹吸效应的经济强势体,必须改变目前新疆物流通道的不合理现象,即以绕道乌鲁木齐为中心,再向南西北三面扩散的现状,这种中转与绕道...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必须把新疆作为具有虹吸效应的经济体,要实现新疆对周边国家或者地区具有虹吸效应的经济强势体,必须改变目前新疆物流通道的不合理现象,即以绕道乌鲁木齐为中心,再向南西北三面扩散的现状,这种中转与绕道会拉长交易时间、增加物流成本,最终导致交易成本成倍数增长,给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蒙上阴影,即便是哈(密)罗(布泊)铁路物流通道的建设,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绕道性,应遵循直达性、经济性、快速性为目的,可充分地避免地域广袤带来的物流成本的增加。因此,文章提出新疆物流大通道"3个大三角"和"12个小三角"体系的构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物流大通道 战略体系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品牌化提升策略——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华 田书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各景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游客对永川区19个生态项目因子的重要性感知和生态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得分,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IPA总体定位图,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品牌 IP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宏 刘定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45,共5页
农村土地承包制实施30年来也显露出地块细碎、规模狭小、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让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合理流转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制实施30年来也显露出地块细碎、规模狭小、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让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合理流转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在具体的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着认识、方法、策略、途径等许多问题,要使农村土地流转能够顺利进行,真正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变革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一个生态政治学的视角
12
作者 王东强 田书芹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2,共3页
在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变革日趋激烈并蕴涵强烈的生态政治学的语境。在这种急剧变革的品牌生态环境中,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其中最严峻的考验在于品牌利益相关者围绕权力和权利以及所指向的利益关系调整... 在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变革日趋激烈并蕴涵强烈的生态政治学的语境。在这种急剧变革的品牌生态环境中,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其中最严峻的考验在于品牌利益相关者围绕权力和权利以及所指向的利益关系调整、分配。品牌生态政治化,其实质是把品牌生态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品牌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品牌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 生态政治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对策
13
作者 谭宏 马正兵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经济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因子平面图中变量和样品之间的关系,对三峡库区农业经济区尝试进行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亚区域细分,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应对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重点产业突破,进...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经济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因子平面图中变量和样品之间的关系,对三峡库区农业经济区尝试进行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亚区域细分,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应对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重点产业突破,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结构 生态经济 农业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冲击的价格传递效应分析
14
作者 马正兵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9,共4页
人民币汇率对供给冲击、需求冲击的价格传递虽不是完全的,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经济冲击在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的价格传递效应都较大,因此,不能忽视经济冲击通过汇率渠道促使物价水平波动进而产生的福利效应。人民币汇率对需求冲... 人民币汇率对供给冲击、需求冲击的价格传递虽不是完全的,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经济冲击在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的价格传递效应都较大,因此,不能忽视经济冲击通过汇率渠道促使物价水平波动进而产生的福利效应。人民币汇率对需求冲击的传递效应略大于对供给冲击的传递效应。为此,确保国内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是降低汇率波动通过价格传递机制产生福利损失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经济冲击 汇率传递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15
作者 马正兵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就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言,投资波动显著作用于经济周期波动,而促进消费具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效应。就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冲击而言,中国的经济冲击主要来...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就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言,投资波动显著作用于经济周期波动,而促进消费具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效应。就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冲击而言,中国的经济冲击主要来自内部需求的影响,但出口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节投资需求要着眼于引导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促进消费的各种措施,形成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适度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平稳增长"调节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 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中耀 李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4-67,共4页
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与总需求理论,研究了我国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与总需求理论,研究了我国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会拉动居民消费倾向,提升居民消费欲望,进而促进商品流通;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其对居民消费倾向的积极促进作用将会降低;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欲望较低、商品流通较为缓慢,我国需通过发展网络经济来刺激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低迷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居民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聘优秀管理人员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小容a 卫贵武b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6-167,共2页
文章给出了一个选聘优秀管理人员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该方法依据传统的TOPSIS方法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选聘优秀管理人员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的计算步骤,通过计算每个方案与正、负理想管理人员间的加权海明距离,进而计算出每个方案与正理... 文章给出了一个选聘优秀管理人员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该方法依据传统的TOPSIS方法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选聘优秀管理人员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的计算步骤,通过计算每个方案与正、负理想管理人员间的加权海明距离,进而计算出每个方案与正理想管理人员间的相对接近度,即可得到所有备选管理人员的排序结果。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数 多属性决策 TOPSIS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以渝西经济区为例
18
作者 王真 张念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分析了渝西经济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农民观念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教育不足等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加大建设投入、加强政府引导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 渝西经济区 统筹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近40年文献计量分析
19
作者 刘玉芳 马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关注历史时期的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旅游者及其行为、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四大方面。基于学科和现实发展需求提出研究展望,包括历史时期的旅游地理发展的文化脉络和要素、旅游地理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重要区域与文化廊道格局、历史当代联姻下的旅游地理要素-结构-功能的当代价值表现、旅游地理要素活化利用的典型模式和运营机制及借鉴。从基础研究和核心研究两个方面构建历史旅游地理交叉融合研究建议框架,一起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旅游文化 历史游记 历史旅游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FDI环境效应的再检验 被引量:49
20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1 位作者 邓睿 谷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6,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排污和阿玛尼污染投诉等涉外污染事件报道频出,学术界对于FDI涌入可能带来...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排污和阿玛尼污染投诉等涉外污染事件报道频出,学术界对于FDI涌入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担忧。现有文献多聚焦于整体层面的FDI环境效应检验,而对其区域差异及原因产生机制的系统探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从理论判断和命题推演出发,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FDI流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污染光环"假说在中国基本成立,即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但不同地区FDI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地区FDI具有显著的"污染光环"效应,且前者强于后者,而沿边地区FDI具有不明显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造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系统考察了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影响的4种主要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FDI的"污染光环"效应越明显,而适度的环境规制才更有利于FDI环境技术溢出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全方位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如既往地积极引进并监督FDI;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认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采取差异化的引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外商直接投资 地区差异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