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调查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翰昌 闫胜华 +4 位作者 邓雅心 蒙涛 吕浩 胡慧蝶 陈开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53-156,190,共5页
为摸清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品种结构、空间分布、种群繁育等状况,采用入户登记、电话询问、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区12482个水产养殖主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川区主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54种,其中鱼类13科45种、两栖爬行类4科5... 为摸清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品种结构、空间分布、种群繁育等状况,采用入户登记、电话询问、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区12482个水产养殖主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川区主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54种,其中鱼类13科45种、两栖爬行类4科5种、虾蟹类4科4种;养殖模式包括池塘、湖泊、水库、工厂化和稻田等,养殖主体对杂食性、滤食性和草食性等大宗淡水品种偏好性强,特别是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约占98%。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制约合川区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种质资源 发展建议 重庆市 合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2022年重庆草鱼细菌性疾病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悦 陈倩倩 +3 位作者 薛洋 曾佑孜 翟旭亮 孙翰昌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养殖生产的瓶颈,常见种类包括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败血症等。本文收集整理2017年~2022年重庆市不同地区疾病发生数据,对主要疾病种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规律,为...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养殖生产的瓶颈,常见种类包括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败血症等。本文收集整理2017年~2022年重庆市不同地区疾病发生数据,对主要疾病种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规律,为重庆草鱼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疾病 淡水经济鱼类 发病规律 肠炎病 烂鳃病 草鱼养殖 疾病种类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膜保鲜技术在水产品贮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广地 孙翰昌 +2 位作者 邓雅心 游玉明 胡慧蝶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3期75-78,共4页
为探索涂膜保鲜技术在水产品贮藏中的应用,深入了解了涂膜保鲜技术的种类及研究进展。通过分析不同的涂膜材料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提出了涂膜技术贮藏保鲜水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同时,也总结了涂膜材料同其他技术相结合的保鲜技术应... 为探索涂膜保鲜技术在水产品贮藏中的应用,深入了解了涂膜保鲜技术的种类及研究进展。通过分析不同的涂膜材料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提出了涂膜技术贮藏保鲜水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同时,也总结了涂膜材料同其他技术相结合的保鲜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涂膜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涂膜 贮藏保鲜 复合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草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陈倩倩 孙悦 +3 位作者 孙翰昌 吴泳江 邓雅心 胡广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从养殖患病草鱼组织中分离致病菌,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病草鱼肠中分离得到1株菌CQWL0012,进行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性、培养特征、生化特征、16Sr DNA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结果】CQWL001... 【目的】从养殖患病草鱼组织中分离致病菌,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病草鱼肠中分离得到1株菌CQWL0012,进行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性、培养特征、生化特征、16Sr DNA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结果】CQWL0012为两末端钝圆的短杆革兰氏阴性菌,菌落表现为浅黄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略凸、边缘整齐;16SrDNA阳性产物序列长度为1422 bp,与温和气单胞菌相似率达99.85%;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等生理生化试验阳性,符合气单胞菌属的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该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对草鱼的半致死浓度LD_(50)为10^(6.73)。该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磷霉素、氯霉素、氨曲南、环丙沙星等13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引起草鱼患病的菌株CQWL0012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常见抗生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温和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16S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DNA宏条形码在浮游动植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泳江 蔡明成 +3 位作者 孙翰昌 胡慧蝶 邓雅心 龙应根 《渔业研究》 2023年第4期399-407,共9页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浮游动植物的准确识别鉴定是开展水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物种形态特征鉴定浮游动植物费时费力,鉴定困难,也低估了物种多样性。因此,亟需一套简单、高效、准确、标...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浮游动植物的准确识别鉴定是开展水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物种形态特征鉴定浮游动植物费时费力,鉴定困难,也低估了物种多样性。因此,亟需一套简单、高效、准确、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用于浮游动植物多样性研究。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已成为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方法,主要被应用于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近年来也逐渐被用于浮游动植物多样性研究中。本文首先介绍了eDNA宏条形码技术及其采样方法,再重点综述该技术在浮游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以推动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宏条形码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