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兰建彬 寇琳羚 +4 位作者 陈泽雄 廖钦洪 李会合 刘奕清 唐建民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2期81-84,共4页
重庆市是我国猕猴桃分布中心之一,有34个种,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的山地区域。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猕猴桃栽培面积达到1.31万hm2,种植猕猴桃株数有1 855.97万株,其中结果树有1 232.85万株,年产鲜果5.07万t。已经形成三... 重庆市是我国猕猴桃分布中心之一,有34个种,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的山地区域。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猕猴桃栽培面积达到1.31万hm2,种植猕猴桃株数有1 855.97万株,其中结果树有1 232.85万株,年产鲜果5.07万t。已经形成三大猕猴桃优势产业带。分析制约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对策建议:1)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2)探索和完善传统优势品种及新品种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3)建立以无病毒和无病菌种苗为核心的溃疡病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蓝莓叶多酚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晓英 薛梅 +1 位作者 樊汶樵 黄科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生长期蓝莓叶酚类物质变化情况及抗氧化活性,从而为蓝莓叶的适时采摘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分别采集5、6和8、9月此4个生长时期的蓝莓叶,经不同方法干燥粉粹后制备蓝莓叶醇提物,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蓝莓叶醇提... 为了探明不同生长期蓝莓叶酚类物质变化情况及抗氧化活性,从而为蓝莓叶的适时采摘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分别采集5、6和8、9月此4个生长时期的蓝莓叶,经不同方法干燥粉粹后制备蓝莓叶醇提物,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蓝莓叶醇提物中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铁离子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处理的蓝莓叶醇提物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常规热风干燥处理的,而自然干燥处理的效果较差;微波干燥处理的蓝莓叶在其4个生长期中总酚含量的变化不大,其总黄酮含量在8、9月迅速升高,显著高于5、6月的总黄酮含量,9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6.76±2.50)mg·g-1,显著大于8月的总黄酮含量,8月其含量为(75.52±2.09)mg·g-1,P <0.05;5月采摘的叶片其铁还原能力最强,其次是9月,最差的是6月;9月蓝莓叶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其半数清除浓度最小,EC50值为(61.59±1.31)μg·mL-1,5、8和9月其EC50值的差异均不显著,但此3个生长期与6月的EC50值的差异显著(P <0.05);4个生长时期其叶片醇提物的FRAP值的大小顺序为9月> 5月> 8月> 6月,但4个时期其醇提物的FRAP值均远低于对照维生素C。总体上,9月蓝莓叶的抗氧化能力(除铁还原力外)均高于其他3个生长时期的,即9月较适宜于蓝莓叶的大量采摘及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 生长期 多酚 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猕猴桃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冉烈 李会合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促进重庆猕猴桃优质高产,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庆猕猴桃产区(万州区、开州区、丰都县)土壤养分含量,并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整体呈中强酸性,大量土壤需要改良;37.5... 为促进重庆猕猴桃优质高产,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庆猕猴桃产区(万州区、开州区、丰都县)土壤养分含量,并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整体呈中强酸性,大量土壤需要改良;37.5%的土壤需施加有机肥,土样中有效磷、钙、铜、锌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缺乏的土样占10.0%,速效钾缺乏的土样占12.5%,有效镁含量缺乏的土样占12.5%,有效硫含量缺乏的土样比例为22.5%,极缺的土样比例为15.0%。因此,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不施磷、钙、铜、锌肥,重视有机肥、钾、硫、镁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土壤养分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品质变化研究
4
作者 孙冲 刘霞 +1 位作者 李明豪 孙翰昌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64-167,共4页
以台湾泥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4、12℃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 以台湾泥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4、12℃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泥鳅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贮藏温度为4、12℃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高于-3℃时的速率;感官分数值均呈降低趋势。综合结果分析,-3℃贮藏条件下台湾泥鳅的食用期为15 d,4℃贮藏条件下为6 d,12℃贮藏条件下为2 d,所以低温贮藏明显能延长台湾泥鳅的食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理化指标 品质变化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弦 吴艳碧 +5 位作者 李洪雷 刘燃 蔡小东 尹军良 刘奕清 朱永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27,141,共6页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适收期平均株高102.67 cm,平均分枝数26.10个,平均地上茎粗1.38 cm。高抗姜瘟病,对蚜虫和害螨均有非选择抗性,抗旱性强,耐涝性较强。其根茎肥大,每株根茎鲜质量1241.1 g,锌含量4.89 mg/kg,硒含量0.0015 mg/kg,粗纤维含量0.9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1 g/100 g,维生素C含量8.61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0.83%,姜辣素含量1.69%,辛辣味适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3609.1 kg/667 m^(2),该品种适宜长江流域生姜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EMS诱变 荆姜1号 耐涝 多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ER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燕妮 曹正艳 +3 位作者 吴佩荫 李清清 陈泽雄 唐宁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8,共16页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定灰毡毛忍冬ERF家族成员并探究其表达模式,可为该类基因调控次生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灰毡毛忍冬ERF转录因子家族,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其进化关系,利用MEME在线网站分析序列的结构基序。QRT-PCR分析LmERFs基因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以及冷胁迫和乙烯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在灰毡毛忍冬中共鉴定出65个具AP2保守结构域的LmERFs基因,可将其分为3个亚组。利用RNA-Seq技术筛选了在幼嫩和衰老叶片之间差异表达的20个LmERFs。进一步qRT-PCR分析显示,分别有18个、13个和11个LmERFs基因在叶片、茎和花的衰老过程显著差异表达,其中LmERF2、LmERF9、LmERF16、LmERF17和LmERF19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中均具显著差异。冷胁迫后,叶和茎中7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7、LmERF8、LmERF11和LmERF12)显著上调,LmERF3、LmERF9、LmERF16和LmERF19显著下调;而乙烯处理诱导了LmERF1、LmERF8和LmERF12基因的表达,抑制了LmERF2、LmERF4、LmERF9、LmERF10、LmERF14、LmERF15、LmERF16、LmERF17、LmERF18和LmERF19基因的表达。【结论】8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9、LmERF10、LmERF15、LmERF16和LmERF19)响应了器官发育、冷胁迫和乙烯诱导的衰老过程,这为后续挖掘高效调控灰毡毛忍冬次生代谢的靶点LmERFs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ERF基因家族 器官衰老 乙烯 冷害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RhPR10.2基因克隆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林 李洪雷 +2 位作者 姜玉松 李晓英 王显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5,共8页
为解析月季PR-10家族基因RhPR10.2在月季花瓣衰老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eal-Time PCR、RACE PCR、异源过表达、VIGS(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等生物技术方法,分析了月季RhPR10.2基因在月季不同开放阶段花瓣中的表达谱,克隆了RhPR10.2基因全长... 为解析月季PR-10家族基因RhPR10.2在月季花瓣衰老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eal-Time PCR、RACE PCR、异源过表达、VIGS(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等生物技术方法,分析了月季RhPR10.2基因在月季不同开放阶段花瓣中的表达谱,克隆了RhPR10.2基因全长,构建了pSuper1300-RhPR10.2异源过表达载体以及pTRV2-RhPR10.2VIGS载体.结果表明,RhPR10.2基因的表达受月季花瓣衰老显著诱导,其开放阅读框为483bp,编码160个氨基酸,含有PR-10家族特有的P-loop基序;蛋白分子式为C796H1250N204O239S2,分子量为17 566.02,等电点(pI)为6.07;RhPR10.2蛋白与葡萄VvPR10.1亲缘关系最近;与拟南芥野生型植株(WT)相比,异源过表达RhR10.2基因的拟南芥T2代纯合子植株表现出显著延迟叶片衰老的表型,伴随着更高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更低的离子渗透率;此外,与TRV2对照相比,沉默RhPR10.2基因的月季花瓣表现出加速衰老的表型,伴随着更高的离子渗透率以及衰老marker基因RhSAG1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RhPR10.2 基因沉默 花瓣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辛香物质合成途径关键基因ZoHMGR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绍彬 唐海芹 +1 位作者 陈德碧 兰建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76-79,83,共5页
为探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在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倍半萜合成途径的调节作用,根据在竹根姜转录组数据库中HMGR不同转录本序列,经比对分析后利用RT-PCR技术克隆HMG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 为探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在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倍半萜合成途径的调节作用,根据在竹根姜转录组数据库中HMGR不同转录本序列,经比对分析后利用RT-PCR技术克隆HMG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在竹根姜不同组织和叶组织在不同诱导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同时分析其生成的倍半萜物质。结果表明:克隆的竹根姜ZoHMGR基因编码562个氨基酸,其与姜科植物阳春砂的亲缘关系最近。ZoHMGR基因主要在根茎中表达,其次是叶,而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最低,符合生姜不同组织中倍半萜物质的含量特征;该基因同时受物理伤害和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诱导,分别在6h和12h达最高表达水平,同时有倍半萜类物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倍半萜 HMG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离体繁育新梢形态与抗氧化酶对营养元素的应答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科 王微 +4 位作者 庞敏 邹勇 张林 何超翔 何源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了研究营养元素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对蓝莓离体繁育的影响,以蓝莓‘夏普蓝’继代增殖苗为试材,就添加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的改良培养基对蓝莓离体增殖的新梢形态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为了研究营养元素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对蓝莓离体繁育的影响,以蓝莓‘夏普蓝’继代增殖苗为试材,就添加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的改良培养基对蓝莓离体增殖的新梢形态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硝酸铵的浓度为600 mg·L^(-1)、硝酸钾的浓度为400 mg·L^(-1)、葡萄糖酸钙的浓度为600 mg·L^(-1)时,新梢植株发育良好,植株长势健壮,颜色正常;发育正常的新梢其S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P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CAT活性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其SOD、P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发育不正常的新梢。分析结果表明:矿质营养元素能调节蓝莓不定芽抗氧化酶活性;而稳定、平衡的抗氧化酶活性又能促进不定芽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离体繁育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O_3对猕猴桃组培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黄科 庞敏 +3 位作者 王立梅 廖钦洪 唐建民 刘奕清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研究MS培养基不同浓度的KNO_3对猕猴桃离体繁育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KNO_3改良MS培养基对猕猴桃增殖的新梢形态,抗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 为研究MS培养基不同浓度的KNO_3对猕猴桃离体繁育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KNO_3改良MS培养基对猕猴桃增殖的新梢形态,抗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KNO_3质量浓度从1 140 mg/L增加至2 660 mg/L时,猕猴桃幼苗中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PAL活性、内源激素(IAA、GA_3和CTK)含量、IAA/ABA、GA_3/ABA和CTK/ABA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则随KNO_3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KNO_3质量浓度为1 900 mg/L时,体内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高,内源激素IAA、GA_3、CTK含量较高,ABA含量较低,植株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KNO3 抗氧化酶活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4-182,共9页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物质积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对氮肥运筹响应的差异。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ZH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XY508)为材料,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物质积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对氮肥运筹响应的差异。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ZH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XY508)为材料,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在225 kg/hm2的施氮量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模式:不施肥、100%基肥、75%基肥+25%穗肥、50%基肥+50%穗肥、25%基肥+75%穗肥,同时设不施肥处理(B1)。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及其构成均有重要影响;氮高效品种ZH311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光合器官分配比例显著提高了其干物质生产能力,同时较低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有效地延缓其光合器官的衰老,保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得其产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XY508。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改善了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但对XY508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ZH311。ZH311较XY508的产量优势随追肥比例升高而先增后减,在基肥61. 35%+追肥38. 65%时(最大达1. 48 t/hm2)。综上所述,均衡的基追比使氮高效品种ZH311保持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产量优势;而较高的追肥比例能显著改善氮低效品种XY508的花后干物质生产,弥补产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玉米 氮效率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不同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田间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减少氮肥施用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氮高效玉米品种进行筛选和推广,研究氮肥管理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吸收、利用和田间氮平衡的影响,探明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田间氮平衡的影响对于玉米...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减少氮肥施用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氮高效玉米品种进行筛选和推广,研究氮肥管理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吸收、利用和田间氮平衡的影响,探明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田间氮平衡的影响对于玉米的高效育种和栽培至关重要,因此,于2015-2016年在川中丘陵区开展了为期2 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正红311(ZH311)在吐丝期和成熟期茎鞘和叶片氮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先玉508(XY508)。此外,ZH311花后籽粒氮积累量和花后氮籽粒贡献率显著高于XY508,而花前氮转运及花前氮转运贡献率显著低于XY508。氮高效品种ZH311营养器官中较高的氮分配比例使得其各阶段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XY508,吐丝后氮素积累优势较吐丝前更明显。ZH311吐丝后氮的高效积累抑制了其吐丝前氮的转运,使得其吐丝前氮积累的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低于XY508,且ZH311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回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XY508。与XY508相比,ZH311根系能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40~80 cm土层中的无机氮,减少氮沉降,显著减少表观氮损失,且2个品种氮素表观损失差异主要来自追肥后。综上所述,氮高效玉米品种ZH311较氮低效品种XY508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减少氮损失,从而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管理 无机氮 氮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料生姜新品种渝姜4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燃 李洪雷 +5 位作者 袁继荣 姜玉松 黄科 蔡小东 吴林 刘奕清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0,共4页
渝姜4号是从武陵黄姜地方品种群体中优选育成的集抗旱、抗病、优质的调味料生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叶色黄绿,生育期175 d,株高93.44 cm,根茎长13.99 cm,姜块厚2.45 cm,单株产量0.73 kg,可食用率47.13%,姜辣素质量分数1.45%,可溶性糖质... 渝姜4号是从武陵黄姜地方品种群体中优选育成的集抗旱、抗病、优质的调味料生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叶色黄绿,生育期175 d,株高93.44 cm,根茎长13.99 cm,姜块厚2.45 cm,单株产量0.73 kg,可食用率47.13%,姜辣素质量分数1.4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0.92%,维生素C质量分数8.60 mg·100 g^(-1),蛋白质质量分数0.68 g·100 g^(-1),膳食纤维质量分数1.2%。该品种田间性状整齐一致,辛辣风味浓郁,在重庆地区表现较好,2020年9月通过重庆种子行业协会农作物鉴评委员会成果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新品种 渝姜4号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茎尖脱毒繁育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敏 黄科 +1 位作者 刘奕清 王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3,共3页
分别采用细菌16S rRNA、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对蓝莓茎尖脱毒苗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细菌16S rRNA、真菌rDNA-ITS序列扩增结果均为阴性;Trizol提取蓝莓茎尖脱毒苗RNA用于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茎尖脱毒蓝莓经离体快... 分别采用细菌16S rRNA、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对蓝莓茎尖脱毒苗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细菌16S rRNA、真菌rDNA-ITS序列扩增结果均为阴性;Trizol提取蓝莓茎尖脱毒苗RNA用于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茎尖脱毒蓝莓经离体快繁,增殖系数可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茎尖脱毒 扩增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栋柱 赵小琴 +3 位作者 刘燃 李洪雷 刘奕清 蔡小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91,共6页
为筛选生姜优良育种材料,对33份生姜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片数/分枝、叶长、叶宽、根茎长、根茎宽、姜球数、姜球直径、地上部鲜质量及单株产量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生姜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 为筛选生姜优良育种材料,对33份生姜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片数/分枝、叶长、叶宽、根茎长、根茎宽、姜球数、姜球直径、地上部鲜质量及单株产量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生姜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8.43%~26.1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叶宽;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0~2.1之间,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根茎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分枝数、根茎长、地上部鲜质量、叶长、姜球数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5个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1.03%。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Ⅲ包含5份综合得分高的优良种质,即广西大姜、泰国白姜、贵州大黄姜、宜春大姜及渝姜1号,可作为生姜的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椒雌雄株养分差异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豪 任云 +5 位作者 陈泽雄 石阳霖 陈财 孙国庆 周尤群 李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199,207,共9页
【目的】了解青花椒雌雄株的养分差异情况,探寻青花椒雌株雄化的形成机制,为青花椒雌株雄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青花椒主产区江津、荣昌和永川的9个‘九叶青’花椒园为取样地点,分别测定青花椒雌雄株根、茎、叶中... 【目的】了解青花椒雌雄株的养分差异情况,探寻青花椒雌株雄化的形成机制,为青花椒雌株雄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青花椒主产区江津、荣昌和永川的9个‘九叶青’花椒园为取样地点,分别测定青花椒雌雄株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及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青花椒雌雄株养分差异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情况。【结果】青花椒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差异表现为:氮含量最高,磷含量次之,钾含量最低;且在其各个器官中,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最高。青花椒雌雄株各器官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均显著,雌株根、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雄株的,且雌雄株间根系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最大,大幅度大于其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青花椒雄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雌株的,而其速效氮的含量显著低于雌株的。【结论】与青花椒雌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相比,其雄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根系活动减弱,其对土壤的矿化作用减弱,而在相同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其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其雌株的,表明青花椒雄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弱于其雌株的,影响其对土壤氮、磷、钾的吸收,导致植株根、茎、叶各器官中氮、磷、钾含量均显著下降,花椒植株感受到养分胁迫,进而雌株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雌雄株 植株养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菌侵染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霞 袁海英 +3 位作者 任云 孙志强 刘燃 刘奕清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给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保鲜、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红肉系列的当家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浓度为104个/mL的灰葡萄孢菌悬浮液对其果实分别进行了0、24、48、72、96、120h的侵染处理,就不同处理对诱发猕猴桃果实采后病... 为给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保鲜、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红肉系列的当家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浓度为104个/mL的灰葡萄孢菌悬浮液对其果实分别进行了0、24、48、72、96、120h的侵染处理,就不同处理对诱发猕猴桃果实采后病变腐烂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内4种防御酶(POD、SOD、CAT和PAL)活性、总酚和木质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A含量则呈逐渐增长趋势,ABA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在受到灰葡萄孢菌侵染胁迫下能有效激活其与抗病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形成较强的防御酶活性或提高其木质素、多酚及内源激素的含量来缓解病菌逆境对其造成的伤害;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在猕猴桃果实与灰葡萄孢菌的互作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某一项生理生化指标(防御酶或激素)单独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灰葡萄孢菌 生理生化 抗性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2,4-D对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帅 张剑涛 +1 位作者 唐建民 李哲馨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了解生长素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性的规律,为明确植物生长素诱导果实抗性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不同种类生长素(IAA、IBA、NAA和2,4-D)处理猕猴桃果实,然后接种灰霉菌,并统计发病率和病斑面积,筛选具有最佳抗灰霉菌... 【目的】了解生长素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性的规律,为明确植物生长素诱导果实抗性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不同种类生长素(IAA、IBA、NAA和2,4-D)处理猕猴桃果实,然后接种灰霉菌,并统计发病率和病斑面积,筛选具有最佳抗灰霉菌侵染效果的生长素,并用其进行下一步试验。以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研究生长素诱导猕猴桃果实灰霉病抗性的作用规律;以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分别采用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和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检测POD、CAT和SOD的活性,研究生长素对猕猴桃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以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抗病相关基因PR1、PR4和PAL的表达量,探索生长素对猕猴桃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IAA、IBA、NAA和2,4-D均可诱导猕猴桃果实对灰霉菌产生抗性,但同等条件下以2,4-D处理的果实发病率最低且病斑面积最小。采用不同浓度2,4-D对猕猴桃果实进行不同诱导时长处理,其中以50 mg/L 2,4-D处理12-36 h时可显著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性。2,4-D处理可显著增强POD、CAT和SOD等防御酶的活性,且3种酶的活性均在处理72 h时达到峰值。2,4-D处理可显著提高PR1、PR4和PAL的转录水平。【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4-D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导猕猴桃果实对灰霉病产生抗性,且该机制可能与POD、CAT和SOD等防御酶活性的增强以及PR1、PR4等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灰霉菌 生长素 2 4-D 抗性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提取生姜姜辣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19
作者 廖钦洪 姜玉松 +1 位作者 李会合 唐博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2-166,173,共6页
为优化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提高乙醇提取姜辣素的得率,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法对影响姜辣素得率的4个工艺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姜辣素得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 为优化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提高乙醇提取姜辣素的得率,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法对影响姜辣素得率的4个工艺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姜辣素得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姜辣素得率的3个关键因素,浸提时间影响不显著;经CCD法建立的姜辣素得率预测模型极显著(p<0.0001),决定系数R^2为0.96,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2%、浸提温度54℃、料液比1∶57 g/m L,姜辣素得率的预测值为0.98%,与实测值0.94%的误差仅为4.10%,说明响应面法对乙醇提取生姜姜辣素的工艺优化是可行的。该结果可为姜辣素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得率 响应面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对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国花 兰建彬 +2 位作者 刘奕清 朱菁 郑春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以1年生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Ca^(2+)对尾巨桉幼苗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内源激素(CTK、GA、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生物量... 以1年生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Ca^(2+)对尾巨桉幼苗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内源激素(CTK、GA、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生物量、CTK、ABA和GA含量显著低于常温处理,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常温处理。与不加钙处理相比,低温胁迫下,加CaCl_2处理显著降低了尾巨桉幼苗MDA含量及ABA水平,而脯氨酸、可溶性糖、CTK、GA含量及CAT、POD和SOD保护酶活性则显著升高,其中10mmol·L^(-1)CaCl_2处理尾巨桉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浓度Ca^(2+)的处理。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适当浓度(10~20mmol·L^(-1))的外源钙可以减缓低温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桉树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外源钙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