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波长光栅的偏振闪耀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华君 袁代蓉 +1 位作者 乔闹生 冯国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5-728,共4页
使用琼斯矩阵的方法推导了连续结构亚波长光栅的衍射方程,给出了光栅衍射效率表达式,对偏振特性与衍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连续结构亚波长光栅仅存在3个衍射级,总衍射效率为100%,且衍射效率可在衍射级间任意分配,0级的偏振态与入射光... 使用琼斯矩阵的方法推导了连续结构亚波长光栅的衍射方程,给出了光栅衍射效率表达式,对偏振特性与衍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连续结构亚波长光栅仅存在3个衍射级,总衍射效率为100%,且衍射效率可在衍射级间任意分配,0级的偏振态与入射光的偏振态相同,±1级衍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无关,-1级为左旋圆偏振光,+1级为右旋圆偏振光。通过设置入射光偏振态与光栅相位延迟等参数,可使光栅具有闪耀特性,据此可用于设计高效偏振光分束器和偏振光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光栅 偏振 衍射 闪耀特性 琼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斯啁啾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的演化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郭仿军 夏光琼 +1 位作者 林晓东 吴正茂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本文从激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所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通过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数值研究了超高斯啁啾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脉冲形状的演化。研究表明,超高斯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将经历一个从近平顶、多峰、最后到单峰的演变过程... 本文从激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所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通过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数值研究了超高斯啁啾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脉冲形状的演化。研究表明,超高斯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将经历一个从近平顶、多峰、最后到单峰的演变过程,且高阶色散将引起脉冲形状发生畸变;在GVD和SPM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无啁啾的超高斯脉冲在特定条件下将出现孤子演变,具有正啁啾的超高斯脉冲在传输的初始阶段,脉冲形状的变化非常剧烈,而由于负初始啁啾减弱了非线性与色散效应引起的频率啁啾,所以其脉冲波形的变化平缓一些。研究表明,SPM产生的啁啾对入射脉冲的初始啁啾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斯脉冲 单模光纤 群速度色散 自位相调制 啁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_(12)X团簇(X=B,C,N,Al,Si,P)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正富 肖绪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4-568,共5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二十面体Sc12X(X=B、C、N、Al、Si、P)中性和荷电团簇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系统计算了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E)、原子间平衡间距、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占据轨道(LUMO)之...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二十面体Sc12X(X=B、C、N、Al、Si、P)中性和荷电团簇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系统计算了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E)、原子间平衡间距、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局域电荷以及HOMO电子构型.研究表明,用C、Si原子或荷电后的B、N、Al、P离子分别替代团簇Sc13中心原子可以使其成为稳定的结构.Sc12X团簇束缚能改变的原因在于掺杂改变了中心原子或离子与表面原子的轨道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12X团簇 密度泛函 电子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_(12)X(X=C,Si,Ge,Sn,Pb)团簇的几何构形和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清 程正富 龙晓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5,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二十面体Sc_(12)X(X=C、Si、Ge、Sn、Pb)团簇的几何构形和电子结构,系统计算了它们的束缚能(BE)、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E)、局域磁矩(μ...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二十面体Sc_(12)X(X=C、Si、Ge、Sn、Pb)团簇的几何构形和电子结构,系统计算了它们的束缚能(BE)、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E)、局域磁矩(μ_s)及团簇的平均键长(.研究表明,用C、Si、Ge、Sn、Pb分别替代Sc_(13)团簇中心或表面原子可以使其成为更稳定结构(除Sc_(12)Pb外).掺杂团簇Sc_(12)X中,当杂质原子X比Sc原子的原子量大很多时,具有C_(5V)对称性的构形比具有I_h对称性的构形更稳定;当杂质原子X比Sc原子的原子量小时,具有对称I_h对称性的构形比具有C_(5V)对称性的构形更稳定(除Sc_(12)C团簇外).Sc_(12)C团簇的稳定性出现异常,其原因与轨道杂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12X团簇 密度泛函 几何构形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面形介质光栅的衍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华君 乔闹生 袁代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7,共2页
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RCWA)和多层近似法,详细的推导了任意面形介质光栅的衍射问题,得出了其矩阵求解方程,并采用增强透射矩阵法来避免直接求解带来的数值不稳定,提高了计算效率。使用该方法对梯形光栅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严格... 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RCWA)和多层近似法,详细的推导了任意面形介质光栅的衍射问题,得出了其矩阵求解方程,并采用增强透射矩阵法来避免直接求解带来的数值不稳定,提高了计算效率。使用该方法对梯形光栅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和多层近似法,可以方便、有效地求解任意面形介质光栅的衍射效率问题,计算中光栅在不同参数下衍射效率的总和严格等于1,且未有数值不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面形介质光栅 衍射特性 严格耦合波理论 多层近似法 梯形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绪洋 程正富 石东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3-93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二十面体Y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计算了它们的束缚能(BE)、中心原子到表面原子的间距、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未占... 基于第一性原理,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二十面体Y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计算了它们的束缚能(BE)、中心原子到表面原子的间距、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及其能隙.研究表明:Y13、Y12Sc、Y12Ti、Y12V、Y12Cr团簇的主体原子和杂质原子呈现出铁磁性作用,而Y12Mn、Y12Fe、Y12Co、Y12Ni、Y12Cu、Y12Zn团簇的主体原子和杂质原子呈现出反铁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2TM团簇 密度泛函 电子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对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复杂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家富 何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阿托品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反映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上,因此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特征参数变化与阿托品的作用过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实验采集了10个健康的志愿者在阿托品药物注射前后的心电信号,并有效地从心电信号中提取... 阿托品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反映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上,因此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特征参数变化与阿托品的作用过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实验采集了10个健康的志愿者在阿托品药物注射前后的心电信号,并有效地从心电信号中提取出了可供实验的心率变异信号,以心率和三阶复杂性测度为指标,对比药物注射前后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阿托品药物注射后,样本的心率会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心率变异信号的复杂度则会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然后缓慢恢复,大约在药物注射150 min后,指标恢复到药物注射前的水平,其变化规律在临床上可以用于对阿托品药物作用过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心率 心率变异性 复杂性测度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陀螺的测斜仪硬件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正富 杨守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提出了基于压电陀螺的矿井测斜系统,以解决磁强计或传统测斜惯性仪表在小井径或套管井测量领域的受限性。介绍了陀螺测斜仪的系统集成方案,并采用TMS320F281XDSP实现了数据采集、数字滤波和实时解算。所设计的试验样机倾斜方向角测量... 提出了基于压电陀螺的矿井测斜系统,以解决磁强计或传统测斜惯性仪表在小井径或套管井测量领域的受限性。介绍了陀螺测斜仪的系统集成方案,并采用TMS320F281XDSP实现了数据采集、数字滤波和实时解算。所设计的试验样机倾斜方向角测量范围0°~360°,误差在±0.2°以内,倾斜角测量范围0°~15°,误差在±0.04°以内,达到探矿用井的测量要求,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的特点,具有完全实用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测斜仪 压电陀螺 惯性测量单元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涅耳透镜的衍射特性及误差分析
9
作者 赵华君 石东平 +1 位作者 程正富 郑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6,共2页
对均匀平面波、高斯光束和超高斯光束入射下菲涅耳透镜的衍射场在轴上和焦平面上的光强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了高斯、超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位相误差和阶数对衍射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均匀平面波入射时,无论是... 对均匀平面波、高斯光束和超高斯光束入射下菲涅耳透镜的衍射场在轴上和焦平面上的光强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了高斯、超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位相误差和阶数对衍射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均匀平面波入射时,无论是轴上光强分布还是焦平面上的光强分布,都具有类似sinc函数的特征;而高斯/超高斯光束入射时,轴上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对较为平坦;高斯/超高斯光束入射时,随着超高斯光束的阶数增加或着束腰半径减小菲涅耳透镜的聚焦能力呈降低趋势;位相误差将使衍射场出现了多焦现象,这些焦点处的光强随着位相误差的增大而呈现增大的趋势,且正误差比负误差带来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耳透镜 衍射光场 光强分布 位相误差 多焦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对称超高斯光束自聚焦环的形成与抑制
10
作者 赵华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6,共2页
采用分步傅里叶变换,对圆对称超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传输的自聚焦环的形成与抑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圆对称超高斯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形成自聚焦环,然而,当使用具有负折射率系数的非线性介质对自聚焦效应进行补偿,可以大大减小光... 采用分步傅里叶变换,对圆对称超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传输的自聚焦环的形成与抑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圆对称超高斯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形成自聚焦环,然而,当使用具有负折射率系数的非线性介质对自聚焦效应进行补偿,可以大大减小光束的累积B积分,有效防止圆对称超高斯光束自聚焦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对称超高斯光束 自聚焦环 非线性补偿 B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演播室技术与实现
11
作者 赵明友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根据场景设置的标记计算真实摄像机和虚拟摄像机参数,用3DS MAX的高级脚本语言MaxScript实现真实场景和虚拟对象的最终合成。
关键词 电视节目制作 增强现实演播室 虚拟和现实混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