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大学生性道德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邹顺康 张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4,共2页
性教育在我国尝试推行已20年,其成效并不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关注性知识的传播而忽略性道德教育。如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性现状,开展富有成效的性道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性道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城乡统筹的理性培育与均衡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涛 吴安新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质性意义在于通过各种社会单元要素的系统改革加快突破城乡二元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制约。教育作为社会单元要素之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改革是促使其加快改革的直接动因。重庆教育城乡...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质性意义在于通过各种社会单元要素的系统改革加快突破城乡二元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制约。教育作为社会单元要素之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改革是促使其加快改革的直接动因。重庆教育城乡统筹改革必须立足重庆特色,从城乡教育弥合的结构性反思、城乡教育改革的意义性实践、动态式开放性城乡教育统筹思维架构、推进城乡教育发展性均衡的角度.努力加快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理性培育下的视角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合 发展性均衡 教育城乡统筹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洪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以民族方式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政策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右,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突出,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加、澳等移民国家兴起。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民族文化多样性 产生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返乡民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启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返乡民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新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新农村新型村民组织的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返乡民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新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新农村新型村民组织的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民工 新农村建设 作用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正义的私力救济符号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安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3,共5页
人类对和谐安宁生活的追寻实质上是渴求人间的正义。一个稳定秩序的形成源于当时当地人们所公认的正义。侠是一个几乎被滥用的词汇,从正义追求的视角为其正名,侠尽管是法律在场后的产物,但却是法律社会秩序形成的一个有机补充,是正义的... 人类对和谐安宁生活的追寻实质上是渴求人间的正义。一个稳定秩序的形成源于当时当地人们所公认的正义。侠是一个几乎被滥用的词汇,从正义追求的视角为其正名,侠尽管是法律在场后的产物,但却是法律社会秩序形成的一个有机补充,是正义的私力救济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正义 私力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式下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才俊 邹斌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0,共2页
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时代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分层次,从多侧面、多角度、多... 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时代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分层次,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教育影响学生,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在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中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有利于发挥各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其真正的价值,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程序化和目标化,从而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目标管理方法 系统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见习辅导员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善英 邓永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78,共2页
文章通过对高校见习辅导员制度可行性、必要性的分析,确认见习辅导员制度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知行合一的好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方法,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好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改进人才培养方法的晴雨表,它的施行具有较强的现... 文章通过对高校见习辅导员制度可行性、必要性的分析,确认见习辅导员制度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知行合一的好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方法,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好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改进人才培养方法的晴雨表,它的施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见习辅导员制度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追求
8
作者 于洪卫 吴庆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 价值判断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 追求 社会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行为与民主政治的思考
9
作者 刘廷忠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在中国,压力行为是一种民间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源自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愿,并往往体现在与法律无涉的领域,如利益实现机会、利益分配政策、利益分配方式等。当权力违背公正、民间利益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民间的集体不满就会在一定条件下转... 在中国,压力行为是一种民间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源自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愿,并往往体现在与法律无涉的领域,如利益实现机会、利益分配政策、利益分配方式等。当权力违背公正、民间利益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民间的集体不满就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不同形式的抗争,压力行为正是这种抗争的合理选择。对压力行为这种政治参与因素如果不能正面理解和培育,我们的政治监督就很难真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行为 民间 权益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关于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的思想
10
作者 郁乐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3,共6页
文章立足于分析康德对"客观的德性法则如何在主观上也成为实践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梳理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思想,提出了两个步骤的理论:判断力的练习与自由的意识;并分析了方法论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在方法上的统... 文章立足于分析康德对"客观的德性法则如何在主观上也成为实践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梳理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思想,提出了两个步骤的理论:判断力的练习与自由的意识;并分析了方法论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在方法上的统一。康德认为这一方法论思想对道德生活与道德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自由的意识以及对自己的敬重是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因为它们也是人在内心防止心灵的腐败与堕落的惟一守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感受性 道德辩难 判断力的练习 自由的意识 敬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农村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
11
作者 杨启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7-78,共2页
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基本的阵地。大胆对农村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突破,彻底改变农村"离农教育"现状,为培育新型农民搭建好平台,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创新 新型农民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