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露营 刘国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动词名词化现象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要确定三者间的关系,首先得确定典型名词和动词,再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来讨论名词化的特点,文章比较了英、汉语名词化现象在典型性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范畴化 典型概念 词类 名词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扭曲:福克纳与金庸小说的共同主题 被引量:3
2
作者 黎明 江智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3,共5页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金庸 小说 人性扭曲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的人物和语言 被引量:7
3
作者 黎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是人们远未读懂它。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讨福克纳独树一帜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分析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对克里斯默斯和莉娜两位主人公的生动刻画,可以看出福克纳在探讨人物身份和人物描写上...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是人们远未读懂它。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讨福克纳独树一帜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分析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对克里斯默斯和莉娜两位主人公的生动刻画,可以看出福克纳在探讨人物身份和人物描写上的巧夺天工,以及福克纳使用语言来探索人物的潜意识活动,进而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后现代主义 《八月之光》 人物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纳小说中的象征隐喻 被引量:9
4
作者 黎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99,共5页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善于借助象征诗艺搭建起他艺术的大厦,用想象、联想和沉思观照大自然和内心世界。在他的小说中,原型意象的使用与主题自然贴切,象征隐喻被运用得得心应手,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他的创作态度和情感。
关键词 福克纳 小说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纳的乡土观念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智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0,共4页
福克纳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意识。他不断地在自己“邮票般大小的故乡本土”上开掘,描写那里的人物、历史与事件,表现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他在作品中表露出深深的乡土意识,并对乡土—... 福克纳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意识。他不断地在自己“邮票般大小的故乡本土”上开掘,描写那里的人物、历史与事件,表现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他在作品中表露出深深的乡土意识,并对乡土———这个精神家园穷尽毕生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乡土 传统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的创作历程 被引量:4
6
作者 黎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7,共5页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勤奋的作家,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探索。通过对福克纳创作过程的分析,展现他一生在创作中取得的光辉业绩。
关键词 福克纳 创作 历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克纳与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智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小说作家们都以超越小说现代性的姿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从乡土角度表现了虚拟的"约克纳帕塌法"王国和"后江湖世界",又从身份探索角度表现了"身份危机"与"身份混杂",从解... 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小说作家们都以超越小说现代性的姿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从乡土角度表现了虚拟的"约克纳帕塌法"王国和"后江湖世界",又从身份探索角度表现了"身份危机"与"身份混杂",从解构颠覆的角度分别表现了"颠覆自我"与"颠覆世界"。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作家们的小说的后现代特性,表现了全球化大语境之下文学发展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大陆新武侠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著度与名词转喻指称的限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露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转喻指称的建构是基于概念中固有的转喻本质,越是显著的名词越容易出现于转喻指称中。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在讨论了显著度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及显著度之于名词转喻指称的限制问题后发现,显著度与名词转喻指称的理解和选择的限制问题关系密... 转喻指称的建构是基于概念中固有的转喻本质,越是显著的名词越容易出现于转喻指称中。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在讨论了显著度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及显著度之于名词转喻指称的限制问题后发现,显著度与名词转喻指称的理解和选择的限制问题关系密切,而认知语境可以起到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度 转喻 认知语境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里森小说的民族风格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智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美国非裔族群风格,这种风格在其小说中通过内容、语言、描写手法和结构充分表现出来。使得小说在真切地反映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美国非裔族群的...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美国非裔族群风格,这种风格在其小说中通过内容、语言、描写手法和结构充分表现出来。使得小说在真切地反映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美国非裔族群的心路历程与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小说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的经历和诗的灵感——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认识庞德
10
作者 刘露营 李泽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庞德是伟大的诗人,是翻译家,是法西斯的鼓吹者,是反犹太主义分子……透过庞德与美国、英国及欧洲大陆、中国、日本等的关系,可以看到庞德作为诗人和公民的身份冲突,以及其作为意象主义者对异国文化的关注。
关键词 意象主义 诗人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