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英语“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
刘俊玲
贾蕃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2
|
外国文学中“重复”结构的叙事分析 |
刘海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奇幻动画的世界构建与空间呈现——以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为例 |
杨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面向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教材编写:问题与路径 |
贾蕃
刘俊玲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及策略 |
高慧林
亢莉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
6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附模型研究 |
杨成建
曾清如
张静
宋仲容
曹优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7
|
认知心理学与外语教学 |
张安律
刘安洪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8
|
从传播学视角看《天演论》的译介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启示 |
周楠
谢柯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9
|
布迪厄社会学视野下的《孙子兵法》英译 |
李艺
谢柯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0
|
从背景到意图:多模态话语中语境要素的功能转向 |
邓若岚
孙小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1
|
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 |
刘露营
刘国辉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12
|
“文化走出去”之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研究 |
邱敏
谢柯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3
|
迪斯尼电影的隐蕴价值解读 |
张安律
刘安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4
|
模仿的欲望 虚无的爱情——《红与黑》的另一种解读 |
袁平
张莉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基于Python的中国典籍对外翻译传播效果研究——以《孙子兵法》英译本为例 |
王燕
邵谧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16
|
创伤叙事中的身体书写——《宠儿》的诗学伦理解读 |
黎明
曾利红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7
|
人性扭曲:福克纳与金庸小说的共同主题 |
黎明
江智利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8
|
信息时代的翻译嬗变及其对翻译专业教育的启示 |
谢柯
赵妍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6 |
3
|
|
19
|
创伤的摹仿与识解——从认知叙事学角度看《宠儿》中的幽灵形象 |
曾利红
江智利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多模态隐喻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构——评析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 |
孙小孟
贺川
廖巧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