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的研制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玉红
张文林
+3 位作者
廖钦洪
李哲馨
李洪雷
唐建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7-186,共10页
文章以生姜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优化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物理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等...
文章以生姜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优化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物理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等进行分析,并考察溶液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其吸附亚甲基蓝(MB)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为氯化锌与生姜秸秆质量比2∶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 h。制备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孔径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基团,对MB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最高可达565.0 mg/g。溶液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研究制备的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优良,可作为优质吸附剂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同时为生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秸秆
氯化锌活化法
多孔活性炭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丽荣
张玲玲
+5 位作者
熊诗洁
马佳伟
朱永兴
孙冲
朱学栋
刘奕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其半数有效浓度为1.183 g/L,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 g/L,抑制效果与芳樟醇质量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以芳樟醇MIC处理尖孢镰刀菌6 h,其孢子浓度为(1.43±0.12)×10^(4)spor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0.19)×10^(4)spores/mL)(P<0.05);MIC芳樟醇处理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12 h,其孢子萌发率仅为(5.83±2.16)%,显著低于对照组((95.12±3.78)%)(P<0.05)。1/2 MIC与MIC芳樟醇处理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菌丝悬液中相对电导率、核酸渗漏量显著增加,菌丝中丙二醛浓度也显著增加,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减弱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力;MIC芳樟醇处理3 d后姜块上没有病斑产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芳樟醇通过抑制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破坏细胞结构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可为防治生姜枯萎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
尖孢镰刀菌
抑菌作用
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姜枯萎病致病菌的鉴定与生物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天宇
朱书兴
+4 位作者
缪才凌
杨秋华
李鑫
孙向成
黄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4-127,146,共5页
[目的]探明生姜幼苗枯萎病致病菌与生物药剂筛选。[方法]通过形态学鉴定与ITS系统发育树分析,并进行回接与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菌株zj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乳白色,分生孢子镰刀状;基于ITS构建的进化树,菌株zj1鉴定为Fusarium grami...
[目的]探明生姜幼苗枯萎病致病菌与生物药剂筛选。[方法]通过形态学鉴定与ITS系统发育树分析,并进行回接与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菌株zj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乳白色,分生孢子镰刀状;基于ITS构建的进化树,菌株zj1鉴定为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菌回接生姜幼苗后,引发生姜叶片失绿,与田间原发病症一致。F.graminearum在10~30℃均能生长,在25~30℃生长效果较好;杀菌剂春雷霉素与农用链霉素对致病菌均有毒力,EC_(50)分别为15.08与343.32 mg/L,盆栽试验结果相对防效为55.78%与51.23%。[结论]引起重庆荣昌生姜枯萎病的致病菌是禾谷镰刀菌,有效成分6%春雷霉素和72%农用链霉素均能对禾谷镰刀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枯萎病
禾谷镰刀杆菌
生物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的研制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玉红
张文林
廖钦洪
李哲馨
李洪雷
唐建民
机构
重庆
三峡
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
学院
重庆
文理
学院
园林
与生命科学
学院
(
特色
植物
研究院
)
重庆
市铜梁区教育委员会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7-186,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X0819)
重庆文理学院引进人才项目(2017RTZ20)。
文摘
文章以生姜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优化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物理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等进行分析,并考察溶液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其吸附亚甲基蓝(MB)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为氯化锌与生姜秸秆质量比2∶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 h。制备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孔径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基团,对MB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最高可达565.0 mg/g。溶液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研究制备的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优良,可作为优质吸附剂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同时为生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生姜秸秆
氯化锌活化法
多孔活性炭
吸附性能
Keywords
ginger straw
zinc chloride activation method
porous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丽荣
张玲玲
熊诗洁
马佳伟
朱永兴
孙冲
朱学栋
刘奕清
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
园林
学院
重庆
文理
学院
园林
与生命科学
学院
(
特色
植物
研究院
)
重庆
市渝东南农业科
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A0061
2021BBA096)
+2 种基金
重庆市农委创新团队重大专项(2021-2023-07)
荆州市2022年度科技计划项目(2022BB36)
重庆英才优秀科学项目(2022CQYC0101514)。
文摘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其半数有效浓度为1.183 g/L,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 g/L,抑制效果与芳樟醇质量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以芳樟醇MIC处理尖孢镰刀菌6 h,其孢子浓度为(1.43±0.12)×10^(4)spor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0.19)×10^(4)spores/mL)(P<0.05);MIC芳樟醇处理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12 h,其孢子萌发率仅为(5.83±2.16)%,显著低于对照组((95.12±3.78)%)(P<0.05)。1/2 MIC与MIC芳樟醇处理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菌丝悬液中相对电导率、核酸渗漏量显著增加,菌丝中丙二醛浓度也显著增加,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减弱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力;MIC芳樟醇处理3 d后姜块上没有病斑产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芳樟醇通过抑制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破坏细胞结构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可为防治生姜枯萎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芳樟醇
尖孢镰刀菌
抑菌作用
膜通透性
Keywords
linalool
Fusarium oxysporum
antifungal activity
membrane permeability
分类号
S435.7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姜枯萎病致病菌的鉴定与生物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天宇
朱书兴
缪才凌
杨秋华
李鑫
孙向成
黄科
机构
重庆
三峡
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
学院
重庆
文理
学院
园林
与生命科学
学院
(
特色
植物
研究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4-127,146,共5页
基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项目“基于“鲁中大姜”新品种应用的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2021-388-4)。
文摘
[目的]探明生姜幼苗枯萎病致病菌与生物药剂筛选。[方法]通过形态学鉴定与ITS系统发育树分析,并进行回接与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菌株zj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乳白色,分生孢子镰刀状;基于ITS构建的进化树,菌株zj1鉴定为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菌回接生姜幼苗后,引发生姜叶片失绿,与田间原发病症一致。F.graminearum在10~30℃均能生长,在25~30℃生长效果较好;杀菌剂春雷霉素与农用链霉素对致病菌均有毒力,EC_(50)分别为15.08与343.32 mg/L,盆栽试验结果相对防效为55.78%与51.23%。[结论]引起重庆荣昌生姜枯萎病的致病菌是禾谷镰刀菌,有效成分6%春雷霉素和72%农用链霉素均能对禾谷镰刀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生姜
枯萎病
禾谷镰刀杆菌
生物药剂
Keywords
Ginger
Fusarium wilt
F.graminearum
Biological agents
分类号
S436.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的研制及吸附性能研究
赵玉红
张文林
廖钦洪
李哲馨
李洪雷
唐建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周丽荣
张玲玲
熊诗洁
马佳伟
朱永兴
孙冲
朱学栋
刘奕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姜枯萎病致病菌的鉴定与生物药剂筛选
范天宇
朱书兴
缪才凌
杨秋华
李鑫
孙向成
黄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