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作为著名编辑家的徐志摩——兼及中国现代作家中编辑家的认定问题 |
敬亚平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1
|
|
2
|
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吸纳本土知识 |
邓泽军
杨必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3
|
舒婷诗歌的理想倾向与当代诗歌的选择 |
张中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4
|
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经济因素 |
张世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5
|
中国原始诗歌韵律考辨——兼与周锡韦复先生商榷 |
张中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6
|
八十年前的一桩诗坛公案——关于朱湘退出《晨报副刊·诗镌》的原因 |
敬亚平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2
|
|
7
|
论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
黄文
邱先聪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5 |
0 |
|
8
|
部分新诗的失误及其原因 |
张中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9
|
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鲁迅文论研究之三 |
敖忠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0
|
系统辩证学和泛系论对系统哲学的扬弃性思考 |
杨必仪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1
|
思维科学研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 |
杨必仪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