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肉牛精料的饲喂效果及配方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光吉
郭春华
+4 位作者
娄超
彭忠利
张正帆
柏雪
蒋兴德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拓宽肉牛的饲料来源、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及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选择240头体质量(316.43±18.81)kg健康且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采用4×5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质量相近原则,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
为拓宽肉牛的饲料来源、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及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选择240头体质量(316.43±18.81)kg健康且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采用4×5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质量相近原则,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和试验Ⅳ组),对照组饲喂商品精料,试验Ⅰ组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以37.50%的比例替代商品精料,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以37.50%、42.86%和50.00%的比例替代由玉米和预混料组成的试验精料,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精料的饲喂效果,并筛选出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皆优的精料配方,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Ⅳ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4%(P<0.05)和16.71%(P<0.05),各试验组日增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头每天分别比对照组多增收0.49、0.07和0.42元。结果表明:在商品精料中添加37.5%及在试验精料中添加50.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肉牛
配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宰后牛肉AIF介导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佳莹
余群力
+3 位作者
韩玲
李航
殷元虎
韩明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为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AIF)介导细胞凋亡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AIF活化机制,选取6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于4℃条件下成熟,在不同成熟时间点(0、6、12、24、72、120、168 h)进行活性氧(ROS)相对含量、...
为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AIF)介导细胞凋亡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AIF活化机制,选取6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于4℃条件下成熟,在不同成熟时间点(0、6、12、24、72、120、168 h)进行活性氧(ROS)相对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组织蛋白酶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AIF表达及细胞核形态的测定。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ROS相对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溶酶体膜稳定性逐渐降低(P<0.05);组织蛋白酶B、D和L的活性逐渐升高(P<0.05);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大(P<0.05);AIF在线粒体中的表达量于宰后12 h显著升高,在之后的成熟时间降低(P<0.05),AIF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P<0.05),与线粒体中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细胞核体积逐渐增大、部分核溶解,并伴随细胞间隙变大的现象。表明牛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生成ROS,ROS的累积导致溶酶体膜稳定性失衡,使组织蛋白酶被释放,作用于线粒体,之后线粒体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释放AIF,活化的AIF进入细胞核内诱导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宰后成熟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腊牛舌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丹丹
韩玲
+4 位作者
余群力
李文东
曹晖
韩广星
李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79,共7页
为增加牛副产物的利用,选取优质牛舌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方法及正交试验方法对腊牛舌注射腌制配方、滚揉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筛选,为腊牛舌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腊牛舌最佳腌制配方、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
为增加牛副产物的利用,选取优质牛舌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方法及正交试验方法对腊牛舌注射腌制配方、滚揉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筛选,为腊牛舌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腊牛舌最佳腌制配方、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2. 0%食盐、0. 04%红曲红、0. 1%姜汁、0. 5%花椒汁、0. 9%草果汁、0. 6%五香汁、0. 7%胡椒汁;滚揉时间60 min、腌制时间60 h;干制温度40℃、干制时间12 d、干制湿度80%。经验证,腊牛舌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及口感,符合GB 2730—201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制品
牛舌
滚揉腌制
均匀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肉牛精料的饲喂效果及配方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光吉
郭春华
娄超
彭忠利
张正帆
柏雪
蒋兴德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利用食品工业废弃物生产微生态功能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11GZ0253)
文摘
为拓宽肉牛的饲料来源、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及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选择240头体质量(316.43±18.81)kg健康且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采用4×5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质量相近原则,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和试验Ⅳ组),对照组饲喂商品精料,试验Ⅰ组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以37.50%的比例替代商品精料,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以37.50%、42.86%和50.00%的比例替代由玉米和预混料组成的试验精料,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精料的饲喂效果,并筛选出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皆优的精料配方,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Ⅳ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4%(P<0.05)和16.71%(P<0.05),各试验组日增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头每天分别比对照组多增收0.49、0.07和0.42元。结果表明:在商品精料中添加37.5%及在试验精料中添加50.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肉牛
配方筛选
分类号
S816.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宰后牛肉AIF介导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佳莹
余群力
韩玲
李航
殷元虎
韩明山
机构
甘肃
农业
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畜牧兽医研究所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463
31460402)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8)
文摘
为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AIF)介导细胞凋亡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AIF活化机制,选取6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于4℃条件下成熟,在不同成熟时间点(0、6、12、24、72、120、168 h)进行活性氧(ROS)相对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组织蛋白酶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AIF表达及细胞核形态的测定。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ROS相对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溶酶体膜稳定性逐渐降低(P<0.05);组织蛋白酶B、D和L的活性逐渐升高(P<0.05);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大(P<0.05);AIF在线粒体中的表达量于宰后12 h显著升高,在之后的成熟时间降低(P<0.05),AIF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P<0.05),与线粒体中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细胞核体积逐渐增大、部分核溶解,并伴随细胞间隙变大的现象。表明牛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生成ROS,ROS的累积导致溶酶体膜稳定性失衡,使组织蛋白酶被释放,作用于线粒体,之后线粒体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释放AIF,活化的AIF进入细胞核内诱导凋亡发生。
关键词
牛肉
宰后成熟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凋亡
Keywords
bovine
postmortem aging
lysosomal cathepsins
apoptosis-inducing-factor
apoptosis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腊牛舌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丹丹
韩玲
余群力
李文东
曹晖
韩广星
李航
机构
甘肃
农业
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秦宝牧业发展
有限公司
山东绿润食品
有限公司
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79,共7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甘肃省财政厅"牛羊肉安全高效屠宰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文摘
为增加牛副产物的利用,选取优质牛舌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方法及正交试验方法对腊牛舌注射腌制配方、滚揉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筛选,为腊牛舌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腊牛舌最佳腌制配方、腌制工艺及干制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2. 0%食盐、0. 04%红曲红、0. 1%姜汁、0. 5%花椒汁、0. 9%草果汁、0. 6%五香汁、0. 7%胡椒汁;滚揉时间60 min、腌制时间60 h;干制温度40℃、干制时间12 d、干制湿度80%。经验证,腊牛舌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及口感,符合GB 2730—2015要求。
关键词
腊制品
牛舌
滚揉腌制
均匀试验
工艺优化
Keywords
cured products
beef tongue
knead-salting
uniform design
proc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S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肉牛精料的饲喂效果及配方筛选的研究
陈光吉
郭春华
娄超
彭忠利
张正帆
柏雪
蒋兴德
《饲料研究》
CAS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宰后牛肉AIF介导细胞凋亡研究
张佳莹
余群力
韩玲
李航
殷元虎
韩明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腊牛舌产品的研制
朱丹丹
韩玲
余群力
李文东
曹晖
韩广星
李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