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地形车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徐中明 余烽 +2 位作者 汪先国 邱兆强 史方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4,共5页
全地形车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整车振动舒适性及可靠性,但目前针对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的有限元建模没有一种简单、有效且通用的方法。通过对多款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实验分析,提出了全地形车... 全地形车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整车振动舒适性及可靠性,但目前针对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的有限元建模没有一种简单、有效且通用的方法。通过对多款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实验分析,提出了全地形车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结构的一种简单且具有通用性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把发动机简化为质心、质量、转动惯量与发动机均相同的长方体,并网格化,通过SPRING单元将发动机与建立在车架上的MPC单元连接来模拟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的状态。考虑到全地形车行驶中,发动机弹性悬置件刚度在各种工况下会发生非线性变化,分析了所提建模方法在悬置件刚度变化情况下对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架弹性挂发动机有限元建模方法仍然可以保证对其结构动态特性的分析在工程参考要求范围内。该建模方法对于弹性挂发动机全地形车的设计和开发具有简易性和通用性,可在产品设计和改型阶段就能了解车架弹性挂发动机结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车架挂发动机 结构动态特性 振动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边盖透射与辐射噪声识别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贺岩松 黄勇 +2 位作者 徐中明 杨振冬 周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74-177,192,共5页
以发动机边盖子声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方法对结构噪声中透射噪声及辐射噪声进行识别.对采集的发动机边盖声信号进行频谱谐波分析;并以采集的发动机边盖螺栓处加速度信号为激励计算频率响应;以振动频率响应为边界条件... 以发动机边盖子声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方法对结构噪声中透射噪声及辐射噪声进行识别.对采集的发动机边盖声信号进行频谱谐波分析;并以采集的发动机边盖螺栓处加速度信号为激励计算频率响应;以振动频率响应为边界条件导入Vritual.Lab中,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辐射声功率;利用边盖结构-声耦合模型计算传声损失.结果表明:在0 ~ 800 Hz、2500~3000 Hz范围内主要以结构透射声为主;在800~2500 Hz范围内主要以结构辐射声为主.该方法可为噪声源识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识别 透射声 辐射声 隔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四轮车结构振动特性实验与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中明 余烽 +2 位作者 汪先国 史方圆 邱兆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8-732,共5页
全地形四轮车(ATV)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整车振动舒适性,但目前没有一种简单、有效且通用的ATV车架挂发动机有限元建模方法。通过对多款ATV结构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实验分析,提出了分析ATV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 全地形四轮车(ATV)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整车振动舒适性,但目前没有一种简单、有效且通用的ATV车架挂发动机有限元建模方法。通过对多款ATV结构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实验分析,提出了分析ATV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的一种简单且具有通用性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把发动机简化为具有质量和转动惯量的0维质量单元,在车架上发动机的悬挂位置创建多点约束单元,然后通过MSC.Nastran中的beam单元将多点约束单元与集中质量单元连接起来,以模拟车架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考虑到试验测量发动机惯性参数时受其内部运动部件及机油量等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转动惯量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减少和增加5%时,对所提出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分析车架挂发动机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仍然可以保证对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特性的分析在工程参考误差范围内。该建模方法对于ATV的设计和开发具有简易性和通用性,可在产品设计和改型阶段就能了解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振动特性,提高了产品的开发能力,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车架挂发动机 结构动态特性 振动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烽 徐中明 +1 位作者 张志飞 汪先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法计算结果差别很小,却各有其合适的应用范围。时域法思路清晰且计算速度快,适合仅从振动舒适性定量评价角度快速获得评价结果;频域法获得评价结果的同时,还可得到相应的振动频域特征,可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频域法中的Welch法和AR法相比,AR法功率谱密度光滑,易于分析振动的频谱特性,推荐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振动评价 时域法 频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