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光环境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仲林 奚于成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5-39,共5页
从最佳利用太阳能和提高视觉工作效率出发,建议了一种新建筑光环境的评价方法。它不但考虑了光环境和光气候状况,而且还在采光系统的年效应基础上,考虑了照明、供热、降温和心理生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个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光气候区和建... 从最佳利用太阳能和提高视觉工作效率出发,建议了一种新建筑光环境的评价方法。它不但考虑了光环境和光气候状况,而且还在采光系统的年效应基础上,考虑了照明、供热、降温和心理生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个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光气候区和建筑设施的主要用途,对满足基本功能方面的因素赋予较大的权值,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求出建筑光环境的清晰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 模糊综合评判 建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史研究与建筑现代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先逵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38-43,共6页
要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师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应当学习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以此为基础,融合世界建筑之长,进行富于活力的创造.从寻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看,目前国內建筑创... 要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师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应当学习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以此为基础,融合世界建筑之长,进行富于活力的创造.从寻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看,目前国內建筑创作有“外西内中式”、“建筑符号式”、“新古典式”、“仿古式”等倾向,探索中虽不乏佳作,但较多的却表现出对传统的斥贬、误用、滥用,以至复古主义流行或建筑理论上的混乱.这反映了对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模糊与理解上的肤浅,反映了对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外建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史研究推动建筑创作,是建筑发展的一大规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已向广大建筑师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文化再学习、再研究的理论课题.积极提倡建筑史研究同建筑创作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史 建筑文化 建筑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lisp和微机辅助建筑造型设计
3
作者 戴志中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44-52,共9页
Autolisp是一种高级人工智能程序语言,其能力仅仅取决于使用者的想象力.研究三维空间内的建筑造型是微机辅助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在我国相当多部门微机数量和能力极其有限,它同时也是一个较弱的方面.本文以一条用Autolisp语... Autolisp是一种高级人工智能程序语言,其能力仅仅取决于使用者的想象力.研究三维空间内的建筑造型是微机辅助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在我国相当多部门微机数量和能力极其有限,它同时也是一个较弱的方面.本文以一条用Autolisp语言发展、具有人工智能的AutoCAD新指命为例,论证了“发挥Autolisp的巨大潜力,人机扬长避短”在有限条件下推广和应用微机辅助建筑造型设计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LISP AUTOCAD 微机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环境展望
4
作者 余卓群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城市环境质量是评价两个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建筑环境历来视为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规划与设计中作为统一的整体而考虑。由于城市性质、人际交往、总体观念和自然保护等,城市出现了时代的变革。因为没有重视,城市里出现了环境的污... 城市环境质量是评价两个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建筑环境历来视为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规划与设计中作为统一的整体而考虑。由于城市性质、人际交往、总体观念和自然保护等,城市出现了时代的变革。因为没有重视,城市里出现了环境的污染。本文对以下问题作了分析:城市扩建、改建和发展中出现的历史变动;文化承传表现的城市个性;借助自然和绿化改善城市环境的情调;建筑环境对视角、规模的限定;建筑环境面临的时代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建筑 环境 承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框架的潜在意识
5
作者 余卓群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1-15,共5页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反映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和不同层次的文化发展。这种稳定的建筑框架,来自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框架表现的超稳定模式,渗入着儒、道、释的思想。无论什么建筑类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气质,反映着统一的潜在意识。文...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反映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和不同层次的文化发展。这种稳定的建筑框架,来自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框架表现的超稳定模式,渗入着儒、道、释的思想。无论什么建筑类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气质,反映着统一的潜在意识。文章概括地分析了建筑的环境性、总体性、秩序性、含蓄性、模糊性和求同性,以期说明其在建筑文脉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框架 潜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阴阳思维
6
作者 余卓群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5-24,共10页
中国早期哲学的辩证思维,异彩纷呈。其中阴阳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体现十分全面。基于对山水自然环境的追求,建筑高低俯仰的布局,静动互释的变化,相互渗透的情调,兼容并蓄的发展,体现着建筑自身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 中国早期哲学的辩证思维,异彩纷呈。其中阴阳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体现十分全面。基于对山水自然环境的追求,建筑高低俯仰的布局,静动互释的变化,相互渗透的情调,兼容并蓄的发展,体现着建筑自身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本文为探求中国建筑发展的理论对以上体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思维 建筑学 建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内蒙与西藏喇嘛寺建筑的异同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喆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藏传佛教曾在内蒙各地有着深远影响,是藏、蒙两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内蒙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正是这一文化交流的直接产物。但内蒙临近中原,受汉族文化影响亦深,且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以内蒙佛教寺有着独特的风格,与藏、汉寺... 藏传佛教曾在内蒙各地有着深远影响,是藏、蒙两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内蒙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正是这一文化交流的直接产物。但内蒙临近中原,受汉族文化影响亦深,且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以内蒙佛教寺有着独特的风格,与藏、汉寺庙相比,个性鲜明。在此对内蒙与西藏佛教寺庙建筑的异同简析一二,以求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内蒙 佛教寺庙 佛教建筑 西藏 文化影响 呼和浩特 建筑文化 文化交流 寺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规划 被引量:6
8
作者 况平 夏义民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8-5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从景观规划的角度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并以实际例子介绍了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规划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图象数字化处理系统研究天空亮度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仲林 张青文 郑奠一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6-14,共9页
本文建议了一种确定天空亮度值的新方法,它的优点是同时性好,因而也是一种研究天空亮度分布的好方法。
关键词 数字图象 天空 亮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数学研究天空类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仲林 郑奠一 张青文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39-45,共7页
本文利用图像数字化处理系统对天空亮度分布进行了定量实测,提出了除下雨等天空特别阴暗的、一般需要人工照明的特殊天气现象外,根据天空亮度分布规律,将天空划分为CIE晴天空、似晴天空、似阴天空和CIE全阴天空,并由模糊数学证明这种天... 本文利用图像数字化处理系统对天空亮度分布进行了定量实测,提出了除下雨等天空特别阴暗的、一般需要人工照明的特殊天气现象外,根据天空亮度分布规律,将天空划分为CIE晴天空、似晴天空、似阴天空和CIE全阴天空,并由模糊数学证明这种天空分类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 亮度 模糊数学 建筑物 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特色 被引量:42
11
作者 马武定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3,共3页
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的特色?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才能明确我们面对的问题之所在,也才能找到我们主攻的方向。本文就什么是城市的特色问题谈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 被引量:48
12
作者 黄光宇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63-71,共9页
本文从当今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的现实出发,追溯和分析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要点和它广泛、深远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教益与启迪。为缓解城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者通过对乐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并认真吸取包括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系... 本文从当今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的现实出发,追溯和分析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要点和它广泛、深远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教益与启迪。为缓解城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者通过对乐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并认真吸取包括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系统协调等先进的规划思想,提出了乐山绿心环形城市布局结构的新构想。目的旨在把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结合起来,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改进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城市处于几重自然生态圈的包围之中,从而创造了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大环境。为了追求现代城市更高发展阶段的环境质量要求,应努力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文章对生态城市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正确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市 总体规划 生态环境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温暖地区室内热环境的新途径——除湿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启高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9-14,共6页
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有夏闷热而冬阴冷的气候特征,过去以夏日通风隔热而冬日保温防寒的传统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不很显著,原因是尚未抓着主要矛盾,以此来改善环境未能收到理想功效。本文论证,以降低湿度以改善室内热环境这一新途径。这可能... 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有夏闷热而冬阴冷的气候特征,过去以夏日通风隔热而冬日保温防寒的传统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不很显著,原因是尚未抓着主要矛盾,以此来改善环境未能收到理想功效。本文论证,以降低湿度以改善室内热环境这一新途径。这可能是湿热地区最为有效和最经济和节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地区 热环境 除湿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天空是由似晴天空和似阴天空组成的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仲林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2-30,共9页
作者在文中提出,除下雨等一般需要人工照明的特殊天气现象外,根据云量,天空和日光状况或云量和天空亮度分布,将天空划分为晴天空、似晴天空、似阴天空和阴天空四类。在区分天空类型时,不宜仅从云量出发,认为除了晴天空和阴天空外,其余... 作者在文中提出,除下雨等一般需要人工照明的特殊天气现象外,根据云量,天空和日光状况或云量和天空亮度分布,将天空划分为晴天空、似晴天空、似阴天空和阴天空四类。在区分天空类型时,不宜仅从云量出发,认为除了晴天空和阴天空外,其余的天空状态仅属于同一种天空类型。从多年统计平均观点来看,当太阳面被云遮挡时,天空亮度分布类似于阴天空亮度分布;当太阳面上无云时,天空亮度分布却类似于晴天空亮度分布.这两类天空的亮度分布是极不相同的:在似晴天空时,天空亮度在太阳附近处最大;在似阴天空时,从多年统计平均观点看,天空亮度最大值不会出现在太阳位置附近.此外,在似晴天空和似阴天空条件下,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在地平面上的天空散射光照度差异也是很显著的。所以对似睛天空和似阴天空这两类天空分别加以研究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天空 似晴天空 似阴天空 天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哈格及其生态规划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况平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60-67,共8页
麦克哈格是著名的景观建筑师,第一代生态规划师。六十年代,他率先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及区域景观规划,创立了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该方法的创立,对后来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大尺度的区域景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麦... 麦克哈格是著名的景观建筑师,第一代生态规划师。六十年代,他率先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及区域景观规划,创立了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该方法的创立,对后来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大尺度的区域景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麦克哈格的规划设计思想及其生态规划方法,结合我国景观规划的不足,阐明了生态规划方法在我国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哈格 城市规划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改造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光辉 《城市规划》 1987年第3期34-38,共5页
乐山沙湾原是典型的廊房式场镇,古镇临街原有两排“凉亭”,具有四川场镇的乡土特色。因为它是文学巨匠郭沫若的故乡,近年来前来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做好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对探索四川旧场镇的保护、改造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沙湾古镇 保护与改造 灵官 凉亭 广场 政府大楼 故居 栅门 火神 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镇防震规划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书山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88-95,共8页
本文根据地震的危害规律,重庆市江北县统景地震现场考查,就山区城镇防震规划的依据、原则、目标及防震规划措施——用地选择、总体布局、房屋排列、建立防震安全区、道路宽度等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地震 防震 规划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散射光照度转换成天顶亮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仲林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建议了一种天顶亮度转换系数,它与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散射光照度相乘,就能获得该天空类型的天顶亮度值。
关键词 天顶 亮度 照度 天空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邱行蓄洪区防灾规划意见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书山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EI CSCD 1992年第S1期119-127,共9页
一九九一年夏天,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洪灾肆虏中国江淮大地,行蓄洪区损失惨重。作者通过参与皖西重灾县霍邱灾后重建家园村镇规划及农房设计,对行蓄洪区全方位防洪灾规划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行蓄洪区 综合防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小城镇开发战略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书山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76-81,共6页
本文在研究战略概念及其重要意义;影响山地城镇开发战略的主要因素;山地城镇开发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山地城镇“同步超前、筑巢引鸟、百鸟朝凤”开发战略。
关键词 山地 城镇 开发战略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