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真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强
党晓群
+1 位作者
马振刚
周泽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9-977,共9页
真社会性昆虫,如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蚂蚁和黄蜂,以及蜚蠊目(Blattodea)的白蚁,尽管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一致,但它们在形态、行为及生活史上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大多数真社会性昆虫表现出不同的级型结构和寿命分化,...
真社会性昆虫,如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蚂蚁和黄蜂,以及蜚蠊目(Blattodea)的白蚁,尽管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一致,但它们在形态、行为及生活史上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大多数真社会性昆虫表现出不同的级型结构和寿命分化,在这些结构中王后往往比职虫的寿命更长,且繁殖能力仅由一个或几个王后拥有,而其他群体成员只能充当职虫。然而,在某些物种中,级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个体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线索从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切换到另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由于不同的级型之间通常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因此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内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之间的基因转录差异造成的。这就意味着以修饰基因表达而不改变基因序列本身为特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在真社会性昆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证据表明,DNA/R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级型结构、寿命分化和衰老等多个方面影响真社会性昆虫。本文对这些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昆虫中不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真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未来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在抗衰老药物的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减缓生物体的衰老进程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真社会性昆虫
级型结构
寿命分化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凹唇壁蜂的营巢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窦飞越
李红英
+4 位作者
宋海涛
寇若玫
周泽扬
罗阿蓉
黄敦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蜂的筑巢习性、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和生活史等营巢生物学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凹唇壁蜂的雌蜂偏好选择长度平均为121.86±48.44 mm,内径平均为8.01±1.42 mm的巢管筑巢。经室内解剖,该蜂的巢管结构主要包括前庭、虫室、间室和空室共四个部分,平均长度分别为18.24±7.24 mm,12.84±2.72 mm,20.92±8.88 mm,11.64±5.39 mm。野外观察发现,该蜂在重庆沙坪坝地区1年发生1代,卵期3~4 d、幼虫期20~25 d、蛹期25~30 d,以滞育状态下的成虫在茧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陆续破茧出巢,一般雄蜂较雌蜂早1~2 d出巢,雌蜂出巢后即可完成访花、交配、筑巢和产卵等行为。该蜂收集巢内杂物时间平均为38.73±19.75 s,出巢处理杂物时间平均为10.58±6.05 s,出巢收集泥团时间平均为67.33±21.32 s,筑巢时间平均为58.08±18.90 s,采集花(粉)蜜时间平均为371.00±152.06 s,携粉回巢滞留的时间平均为104.39±37.58 s。该蜂采集(粉)蜜源植物主要有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Pyurs spp.、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女贞Ligustrum lucidume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等。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巢管技术对凹唇壁蜂雌蜂日常活动行为及筑巢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旨在明确该蜂的营巢习性以期为后续该蜂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壁蜂
生活史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寄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高效收集蜜蜂血淋巴的新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月月
马振刚
《中国蜂业》
2017年第6期64-64,共1页
昆虫血淋巴是血细胞、间质液和血浆的混合物,为昆虫新陈代谢中物质交换与储存的场所,在免疫、创伤愈合、防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血淋巴已成为昆虫免疫学研究中较为关键的生物材料之一。目前,蜜蜂血淋巴收集方法主要包括背血管取血...
昆虫血淋巴是血细胞、间质液和血浆的混合物,为昆虫新陈代谢中物质交换与储存的场所,在免疫、创伤愈合、防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血淋巴已成为昆虫免疫学研究中较为关键的生物材料之一。目前,蜜蜂血淋巴收集方法主要包括背血管取血法、压榨或离心法、穿刺法、切割法、剪开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操作复杂、耗时长、容易收集获得受到污染或带有杂质的血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集方法
血淋巴
蜜蜂
物质交换
新陈代谢
创伤愈合
生物材料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强
党晓群
马振刚
周泽扬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9-977,共9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KJQN202100543,KJQN202000521)
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4-KXJ21)。
文摘
真社会性昆虫,如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蚂蚁和黄蜂,以及蜚蠊目(Blattodea)的白蚁,尽管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一致,但它们在形态、行为及生活史上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大多数真社会性昆虫表现出不同的级型结构和寿命分化,在这些结构中王后往往比职虫的寿命更长,且繁殖能力仅由一个或几个王后拥有,而其他群体成员只能充当职虫。然而,在某些物种中,级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个体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线索从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切换到另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由于不同的级型之间通常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因此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内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之间的基因转录差异造成的。这就意味着以修饰基因表达而不改变基因序列本身为特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在真社会性昆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证据表明,DNA/R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级型结构、寿命分化和衰老等多个方面影响真社会性昆虫。本文对这些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昆虫中不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真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未来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在抗衰老药物的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减缓生物体的衰老进程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真社会性昆虫
级型结构
寿命分化
衰老
Keywords
Epigenetics
eusocial insect
caste structure
longevity differentiation
aging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凹唇壁蜂的营巢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窦飞越
李红英
宋海涛
寇若玫
周泽扬
罗阿蓉
黄敦元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媒介昆虫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和系统学
重点
实验室
烟台必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O529YX5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484)
+1 种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405)
重庆市科技兴林项目(渝林科研2020-5)。
文摘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蜂的筑巢习性、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和生活史等营巢生物学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凹唇壁蜂的雌蜂偏好选择长度平均为121.86±48.44 mm,内径平均为8.01±1.42 mm的巢管筑巢。经室内解剖,该蜂的巢管结构主要包括前庭、虫室、间室和空室共四个部分,平均长度分别为18.24±7.24 mm,12.84±2.72 mm,20.92±8.88 mm,11.64±5.39 mm。野外观察发现,该蜂在重庆沙坪坝地区1年发生1代,卵期3~4 d、幼虫期20~25 d、蛹期25~30 d,以滞育状态下的成虫在茧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陆续破茧出巢,一般雄蜂较雌蜂早1~2 d出巢,雌蜂出巢后即可完成访花、交配、筑巢和产卵等行为。该蜂收集巢内杂物时间平均为38.73±19.75 s,出巢处理杂物时间平均为10.58±6.05 s,出巢收集泥团时间平均为67.33±21.32 s,筑巢时间平均为58.08±18.90 s,采集花(粉)蜜时间平均为371.00±152.06 s,携粉回巢滞留的时间平均为104.39±37.58 s。该蜂采集(粉)蜜源植物主要有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Pyurs spp.、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女贞Ligustrum lucidume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等。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巢管技术对凹唇壁蜂雌蜂日常活动行为及筑巢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旨在明确该蜂的营巢习性以期为后续该蜂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关键词
凹唇壁蜂
生活史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寄生性天敌
Keywords
Osmia excavata Alfken
life history
nesting behavior
pollination behavior
parasitic enemies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高效收集蜜蜂血淋巴的新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月月
马振刚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蜂业》
2017年第6期64-64,共1页
文摘
昆虫血淋巴是血细胞、间质液和血浆的混合物,为昆虫新陈代谢中物质交换与储存的场所,在免疫、创伤愈合、防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血淋巴已成为昆虫免疫学研究中较为关键的生物材料之一。目前,蜜蜂血淋巴收集方法主要包括背血管取血法、压榨或离心法、穿刺法、切割法、剪开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操作复杂、耗时长、容易收集获得受到污染或带有杂质的血淋巴。
关键词
收集方法
血淋巴
蜜蜂
物质交换
新陈代谢
创伤愈合
生物材料
免疫学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真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马强
党晓群
马振刚
周泽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凹唇壁蜂的营巢生物学研究
窦飞越
李红英
宋海涛
寇若玫
周泽扬
罗阿蓉
黄敦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高效收集蜜蜂血淋巴的新方法
张月月
马振刚
《中国蜂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