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特征变化及风险识别
- 1
-
-
作者
何佳美
王强
陈田田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生态修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生态过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63-5377,共15页
-
基金
重庆师范大学“博望学者”计划(BWQB2023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4YJCZH025)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24NSCQ-MSX304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4SKGH075)。
-
文摘
土地作为连接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特征变化及生态风险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多假定系统组分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且在土地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多侧重于静态风险评价,较少考虑系统本身的整体性与内部各组分间的动态关联性。为此,以西南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存量与流量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复杂网络,揭示1990—2020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动态演化规律;利用局部节点参数明晰区域关键转移地类;建立复杂网络风险评价准则,模拟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网络风险传导过程,识别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关键致险地类及其风险阈值,并提出可持续土地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结构经历了“不稳定-稳定-不稳定”的演变过程,1990—1995、1995—2000、2015—2020年三个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网络平均最短路径较小(1.22),而网络传递性(0.88)与网络密度(0.74)较大,说明在这三个时段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稳定性较弱。(2)旱地、有林地、灌木林、高覆盖度与中覆盖度草地具有较高的综合中心性,是西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的关键转移节点,需重点保护。(3)旱地、有林地与灌木林也是导致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稳态失衡的关键致险节点,当其最大收缩面积比分别达60%、40%和60%阈值时,系统风险累积效应将造成网络崩溃,揭示了存量较大且生态功能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风险传导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4)应从农业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森林管理与景观配置、退化草地功能优化等方面着手重点关注和保护关键地类节点,提升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网络韧性。
-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复杂网络
存量与流量
风险阈值
土地管理
西南地区
-
Keywords
land ecosystem complex network
stock and flow
risk thresholds
l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China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