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言”微信公众号的莫言媒介形象建构
1
作者 黄勇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学事件。莫言充分利用新媒体赋权,由被动“他塑”实现主动“自塑”,娴熟运用文字、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多维文本符号,在微信公众号的书写中建构自我展示的公共空间...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学事件。莫言充分利用新媒体赋权,由被动“他塑”实现主动“自塑”,娴熟运用文字、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多维文本符号,在微信公众号的书写中建构自我展示的公共空间,建构多元立体、有别于以往传统媒介形塑、广受网民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的全新公共媒介形象。这不仅有助于破除传统媒介的刻板塑造,维护与读者的交往黏性,同时能够突破文学传播场域,实现象征资本的置换,推动流量经济变现。莫言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实践表明,作家可以顺应新媒体时代需要,在保持个体特色的同时彰显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媒介形象 严肃作家 微信公众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量与驱动:智能技术对新闻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欢妮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168,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迎来强劲的发展机遇,新的社会分工已初见雏形,其中包括由此带来新闻生产的新分工。面对新闻业的智能分工,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智能化与新闻教育的内在关系,分析新闻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可能性。智能技术对新闻教育的变革体... 人工智能技术迎来强劲的发展机遇,新的社会分工已初见雏形,其中包括由此带来新闻生产的新分工。面对新闻业的智能分工,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智能化与新闻教育的内在关系,分析新闻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可能性。智能技术对新闻教育的变革体现在促进新闻教育分工和改进新闻教育理念两个方面。创造性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智能新闻教育的根本,通过智能新闻教育理念的变革满足智能新闻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闻教育 社会分工 技术变量 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不确定性下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41,共12页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了传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传统新闻业同样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随着新闻信息过载的不断加剧,由大数据衍生出的算法推荐新闻迅速崛起,算法信任、数据优势与新闻媒...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了传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传统新闻业同样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随着新闻信息过载的不断加剧,由大数据衍生出的算法推荐新闻迅速崛起,算法信任、数据优势与新闻媒介的数字化客观上为算法推荐新闻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毋庸置疑,算法推荐新闻对于实现新闻准确分发、增强新闻受众黏性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化、瞬时性的算法推荐新闻具有精准、高效、个性化优势,但同时算法作为一种复杂性、不确定性技术,带来了多层面、多环节、多领域的风险挑战和制度掣肘,算法推荐新闻同样引发了“算法黑箱”“算法偏差”“技术霸权”“责任缺口”与“信息泄露”等多种伦理风险。当前,学界对于算法推荐技术本身是否真的成熟,以及算法推荐新闻可能引发的伦理危机研判明显不足。对此,从技术不确定性理论所内嵌的技术本身不确定性、技术认知不确定性与技术制度不确定性三个向度,可以为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风险提供适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厘清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发生的根源,可将其归纳为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向度的数学洗脑与主体性缺失、技术认知不确定性向度的能力不足与底线失守以及技术制度不确定性向度的法律规范与伦理体系的不完善。具言之,算法推荐新闻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有伦理形态与法律规范逐渐无法有效规制其伦理风险,亟需建构专业化、制度化的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规制体系。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应当奉行何种原则是规制路径建构的前提性、方向性议题,分析认为技术不确定性下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需坚持新闻透明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和德法共治原则。当然,随着算法推荐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化,新闻透明原则亦需与时俱进,对算法推荐新闻的新兴伦理风险予以有效规制,新闻从业者、算法推荐新闻分发平台等要坚持以价值中立原则为指导,强化算法推荐新闻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并在德法共治原则指导下明确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范式。从以上原则出发,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伦理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建构,即在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向度加强算法公开与算法解释权、数据权利等保障,在技术认知不确定性向度推动新闻从业者计算思维的培养及伦理约束,在技术制度不确定性向度采取伦理结构化与法律问责等规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新闻 技术不确定性 新闻业伦理风险 新闻业法律规制体系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本位:儿童有声读物内容精品化实践的应然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航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改利好作为童蒙教育“第二课堂”的儿童有声读物产业,但精品内容的稀缺仍是当下儿童有声读物发展的桎梏,儿童本位可成为改善这一问题的应然理念。文章结合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的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改利好作为童蒙教育“第二课堂”的儿童有声读物产业,但精品内容的稀缺仍是当下儿童有声读物发展的桎梏,儿童本位可成为改善这一问题的应然理念。文章结合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的作品以及其他国内外优秀儿童有声读物作品,从媒介可供性维度分析了精品儿童有声读物需匹配儿童阅读体验的媒介可供性、融合化传播可供性提升、转向云技术辅助的数字分发平台等趋势。从形式内容符号维度提出了强化听觉触点管理;重视供给侧原创IP符号开发;重返儿童日常生活,利用多元选题拓宽儿童有声读物的符号能指;拓展交互性叙事创新,提升儿童有声读物的童蒙教育效果等儿童本位视野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本位 儿童有声读物 内容精品化 “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属性的递归:科幻电影中的身体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勇军 姚宇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身体的“工具属性”在前现代意识形态中已有迹可循。伴随电影产业发展,在作为现代科技谱系与幻想投射的科幻电影中,再次充斥着以“工具属性”为主题的身体书写,如将身体作为“质料”,找寻技术殖民身体;将身体作为“器皿”,试图为意识更... 身体的“工具属性”在前现代意识形态中已有迹可循。伴随电影产业发展,在作为现代科技谱系与幻想投射的科幻电影中,再次充斥着以“工具属性”为主题的身体书写,如将身体作为“质料”,找寻技术殖民身体;将身体作为“器皿”,试图为意识更换承载;将身体喻为“机器”,探索身体的人工进化与变异。这三类共同指向身体“工具属性”的科幻叙事,反映出人类在现代科技语境下的憧憬与反思,推动了社会身体观的后现代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书写 科幻电影 后人类主义 工具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短视频为媒:物质性变更下的知识感知重塑及其社会文化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颖彦 申启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5,共7页
作为知识传播的新型基础设施,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媒介逻辑与知觉技术形塑了互联网知识传播规则,并促使用户涵养出新的感知结构与行为模式。这种新的知识传播规则和感知模式在加深用户对知识速成与知识娱乐化追求的同时,也造成了知识权威... 作为知识传播的新型基础设施,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媒介逻辑与知觉技术形塑了互联网知识传播规则,并促使用户涵养出新的感知结构与行为模式。这种新的知识传播规则和感知模式在加深用户对知识速成与知识娱乐化追求的同时,也造成了知识权威体系遭受冲击、思维浅薄化、“知识鸿沟”加剧等社会文化效应。在对知识类短视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媒介物质性分析视角的运用能够从媒介装置的底层原理中理解和把握某种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同时也为媒介批判研究开辟出更为本质直观的批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短视频 媒介物质性 感知结构 媒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博弈:人工智能时代用户的隐私想象与边界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博博 蒙晓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长久以来,“隐私”被精英式的话语表达所建构。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隐私概念兼具“有限控制、合理流动与动态平衡”三种特质,以往强调绝对控制的隐私概念已不能实现逻辑自洽。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研究发现,用户想象中的隐私主要体现... 长久以来,“隐私”被精英式的话语表达所建构。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隐私概念兼具“有限控制、合理流动与动态平衡”三种特质,以往强调绝对控制的隐私概念已不能实现逻辑自洽。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研究发现,用户想象中的隐私主要体现为“技术视线的躲避”,并存在隐私概念泛化、边界失控与隐私赤裸三种状态。用户依据主体性识别、选择性形成与协调性决策三大规则来进行隐私边界管理。在人与技术共存的智能社会中,应以技术的人性化趋势构建隐私透明可见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隐私边界 隐私保护 隐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形态·效果:数智时代电影传播范式转向
8
作者 姚雁羽 唐忠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随着数智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全方位应用,电影传播发生变革。从传播主体、传播形态、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电影传播范式的现代性转向。观众“期待视野”更加依附于算法逻辑,传播主体从人转向机器。数字技术和AI技术进入... 随着数智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全方位应用,电影传播发生变革。从传播主体、传播形态、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电影传播范式的现代性转向。观众“期待视野”更加依附于算法逻辑,传播主体从人转向机器。数字技术和AI技术进入电影制作,传播形态从物质现实复原转向虚拟现实创造。观众获得更多参与影片的机会,传播效果从单向情感灌输转向角色代入式的情感交互。从传播生态学视角聚焦电影传播范式的变迁,可为全球电影传播及中国电影文化“造船出海”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传播形态 传播效果 传播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合作运营的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龙勇 刘超 汪於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82,共14页
微电网建设和运营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目标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并相互制约,并项目运营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多方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合作运营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电力调度时社会成本... 微电网建设和运营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目标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并相互制约,并项目运营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多方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合作运营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电力调度时社会成本最低为目标,获取最大社会福利;下层规划以微电网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获取最大运营商利润。给出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得出结论:在提出的上下级相互交叉作用的合作机制下,微电网内的绿色能源发电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市场需求并降低用户电价,增加微电网运营商利润并减少碳排放,提高全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利益相关者 合作 双层规划模型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情感分类的双向深度LSTM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曾蒸 李莉 陈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3-217,252,共6页
对商品、电影等的评论的体现人们对商品的喜好程度,从而为意向购买该商品的人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商家调整橱窗货品以取得最大利润。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文本上强大的表示和学习能力为理解文本语义、抓取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倾向提供了极好的支... 对商品、电影等的评论的体现人们对商品的喜好程度,从而为意向购买该商品的人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商家调整橱窗货品以取得最大利润。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文本上强大的表示和学习能力为理解文本语义、抓取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倾向提供了极好的支持,特别是深度学习中的长短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评论是一种时序数据形式,通过单词前向排列来表达语义信息。而LSTM恰好是时序模型,可以前向读取评论,并把它编码到一个实数向量中,该向量隐含了评论的潜在语义,可以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利用两个LSTM模型分别从前、后两个方向读取评论,从而获取评论的双向语义信息;再通过层叠多层双向LSTM来达到获取评论深层特征的目的;最后把这个模型放到一个情感分类模型中,以实现情感分类任务。实验证明,该模型相对基准LSTM取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这表示双向深度LSTM能抓取更准确的文本信息。将双向深度LSTM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双向深度LSTM模型同样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 深度学习 情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电影的影院本体论 被引量:22
11
作者 潘桦 李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互联网时代,以Netflix(奈飞)为代表的流媒体公司实行新的电影发行和放映模式,逐步蚕食着传统院线的版图。2018年,戛纳电影节以未在影院上映为由拒绝了奈飞出品的五部自制影片,引发了人们关于"什么是电影""电影院会不... 在互联网时代,以Netflix(奈飞)为代表的流媒体公司实行新的电影发行和放映模式,逐步蚕食着传统院线的版图。2018年,戛纳电影节以未在影院上映为由拒绝了奈飞出品的五部自制影片,引发了人们关于"什么是电影""电影院会不会消失"等问题的争议和忧思。电影是一种影院艺术品,电影院决定了电影的艺术形态、产业结构和观影方式,形成了电影的影院本体属性。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中,电影的影院本体正遭受着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从艺术、产业、文化和历史的多重视角重思电影的影院本体,能为当下那些激烈争议的话题找到答案,也能为电影的未来演进拨开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影院本体 电影艺术 电影产业 观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传播理论的政务微信用户互动效果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帆 岳雷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9期140-151,共12页
提升政府信息公众互动参与水平,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微信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满足了公众信息传播的要求,在组织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在系统分析当前微信平台传播特征及现状的基础上,以... 提升政府信息公众互动参与水平,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微信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满足了公众信息传播的要求,在组织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在系统分析当前微信平台传播特征及现状的基础上,以某三甲医院周边规划设计意见征询为例,研究利用微信开展规划公众参与的具体组织方式。提出利用微信社交平台进行全周期公众参与的流程框架,介绍基于微信平台的公众意愿调查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同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公众意愿反馈特征及微信调查传播的特性,对提高微信组织规划公众参与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微信平台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雪公主”与“青春蒙太奇”:中国现代影院的译意风小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勇军 柳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30-136,6,共8页
作为外国电影放映时专门从事国语翻译的“译意风小姐”,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末现身于中国早期影院,销声匿迹于20世纪50年代初。虽短短流行有十余年,但仍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泛起自己的“涟漪”,提示着自己的... 作为外国电影放映时专门从事国语翻译的“译意风小姐”,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末现身于中国早期影院,销声匿迹于20世纪50年代初。虽短短流行有十余年,但仍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泛起自己的“涟漪”,提示着自己的“在场”。她们的出现与发声不仅象征着中国早期影院的现代化发展与演变进程,同时也从侧面勾勒出特定时代下电影声音史的若干细节,更在彼时中国的复杂多元现代化语境中展示出多重文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影院 外国电影 译意风小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奥德修斯:欧洲难民电影叙事神话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9-143,共5页
难民电影已经成为欧洲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新千年以来欧洲三大电影节提名的难民电影的叙事模式,发现其叙事神话特点在于:难民与欧洲人物“双面奥德修斯”的形象象征、“流浪与回归”的叙事结构,显示了欧洲难民电影想象... 难民电影已经成为欧洲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新千年以来欧洲三大电影节提名的难民电影的叙事模式,发现其叙事神话特点在于:难民与欧洲人物“双面奥德修斯”的形象象征、“流浪与回归”的叙事结构,显示了欧洲难民电影想象性解决社会危机的意识形态神话本质。而难民“子与女”形象的从属地位,“无处安放”的悲剧结局,则揭示出这个叙事神话中无法弥合的罅隙,这也折射出欧洲当代文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难民电影 奥德修斯 意识形态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高的在场与散场——论《芳华》中时代变迁下崇高的建构与消解
15
作者 黄勇军 龚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99,共3页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是一曲谱写崇高消亡的时代絮语悲歌。通过勾勒电影中崇高形象的嬗变过程,分析刘峰这一人物形象,并运用齐泽克相关理论进行解读,描述影片中"活雷锋"这一能指在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更迭沉浮。崇高作为贯...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是一曲谱写崇高消亡的时代絮语悲歌。通过勾勒电影中崇高形象的嬗变过程,分析刘峰这一人物形象,并运用齐泽克相关理论进行解读,描述影片中"活雷锋"这一能指在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更迭沉浮。崇高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精神意指,建构了一个幽灵性的向度,电影表达了崇高由在场逐渐消解最后退场的过程机制,揭示出社会意识形态运作所葬送掉的一代人的崇高精神,使我们得以反思时代变迁下人物的历史处境与现实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崇高 齐泽克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英雄叙事与认同理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燊超 唐忠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8,共7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塑“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以英雄叙事角度切入,拟廓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英雄叙事打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塑“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以英雄叙事角度切入,拟廓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英雄叙事打造“集体记忆”、营造“共同情感”,进而促进国内外受众对其产生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以期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研究提供新的着眼点和借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共同体”意识 英雄叙事 文化认同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重发行”到“重互动”:学术期刊数字转型的变革方向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春磊 刘远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0,共4页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时仍存在交互性、时效性差等问题,且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对于开拓发行渠道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如何检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还缺乏细致的思考。而无论从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还是从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角度出...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时仍存在交互性、时效性差等问题,且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对于开拓发行渠道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如何检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还缺乏细致的思考。而无论从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还是从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关注并实现学术社交互动无疑应当成为我国学术期刊数字转型的变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数字转型 学术社交 发行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娱乐化”现象下的青年文化教育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博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140-141,共2页
信息爆炸、话题炒作、网红直播等“泛娱乐化”现象阻碍了人们识别、获取信息,模糊了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界限,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消除“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需培育青年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批判意识,提高青年的判... 信息爆炸、话题炒作、网红直播等“泛娱乐化”现象阻碍了人们识别、获取信息,模糊了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界限,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消除“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需培育青年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批判意识,提高青年的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化 青年 批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路探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欧勤扬 蒋晓丽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9,共4页
随着“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积极转变,国家由“管理”向“治理”全面转型,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互动加深,如何持续推动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互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从中央最新文件精神出发,以提高国... 随着“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积极转变,国家由“管理”向“治理”全面转型,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互动加深,如何持续推动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互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从中央最新文件精神出发,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为指向,建立中央级媒体、省市级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各系统协同,在国家治理中分系统设定功能定位与目标任务,建构结构合理、差异化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整体优势 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升级之路——基于《上新了·故宫》的创新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晓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81-184,共4页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是国内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应有之义,体现在电视节目层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以及《见字如面》等为代表的文化类...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是国内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应有之义,体现在电视节目层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以及《见字如面》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迅速崛起,在收获市场认可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观众对自身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 文化自信 《朗读者》 《见字如面》 电视节目 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