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藜芦醇对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改善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大鼠孕12.5 d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腹腔一次性注射制备孤独症幼鼠模型。白藜芦醇处理组从母鼠怀孕后第6天开始按照3.6 mg/kg体质量在孕鼠皮下...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改善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大鼠孕12.5 d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腹腔一次性注射制备孤独症幼鼠模型。白藜芦醇处理组从母鼠怀孕后第6天开始按照3.6 mg/kg体质量在孕鼠皮下注射白藜芦醇,持续注射13 d。将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白藜芦醇处理组、VPA处理组、VPA联合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3只。出生后35 d对幼鼠进行重复行为、神经行为与社会交往行为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自噬标志蛋白LC3及SIRT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获得孤独症模型大鼠。与对照组相比,VPA组重复行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孤独症行为特征;白藜芦醇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可显著改善VPA处理引起的孤独症行为症状(P<0.05),包括重复行为减弱,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减少、站立次数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降低大鼠脑组织中SIRT1表达,并抑制LC3-Ⅱ表达水平;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则可增强大脑组织中SIRT1与LC3-Ⅱ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能改善孤独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自噬及SIRT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孤独症
自噬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帕霉素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秦利燕
戴旭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一次性腹腔注射孕12.5 d大鼠制备自闭症幼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处理组于VPA注射后每天给大鼠口服4 mg/kg雷帕霉素直至断奶...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一次性腹腔注射孕12.5 d大鼠制备自闭症幼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处理组于VPA注射后每天给大鼠口服4 mg/kg雷帕霉素直至断奶。将出生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VPA处理组,雷帕霉素处理组与VPA联合雷帕霉素处理组。在幼鼠出生后35 d进行社会交往行为检测、神经行为学检测,并分离提取脑组织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 TOR磷酸化水平及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情况;电镜分析前额叶组织中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制备自闭症大鼠模型。与对照相比,VPA处理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在中央区活动时间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自闭症行为特征;雷帕霉素单独处理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雷帕霉素联合处理能明显改善VPA处理导致的自闭症行为症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增强大鼠前额叶、海马及小脑组织中m TOR磷酸化水平,并降低LC3-Ⅱ表达水平;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抑制上述脑组织中m TOR的磷酸化并增强LC3-Ⅱ表达水平。电镜分析结果表明,VPA处理可减少幼鼠前额叶组织中的自噬小体,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明显增加自噬小体的形成。结论雷帕霉素可改善自闭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抑制m TOR活性并增强细胞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自闭症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戊酸钠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在神经细胞中下调Bcl-2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PA处理SH-SY5Y细胞,定量PCR检测Bcl-2 mRNA与miR-34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水平变化,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2启动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在神经细胞中下调Bcl-2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PA处理SH-SY5Y细胞,定量PCR检测Bcl-2 mRNA与miR-34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水平变化,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2启动子活性变化,联合转录抑制剂处理细胞,分析Bcl-2 mRNA稳定性变化,联合miR-34a模拟物及抑制剂处理细胞,进一步分析miR-34a在VPA下调Bcl-2表达中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PA可浓度依赖性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的mRNA与蛋白水平(P<0.05)。VPA暴露不改变Bcl-2的启动子活性(P>0.05),但显著降低了其mRNA的稳定性(P<0.05)。同时,VPA可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的表达(P<0.05),联合使用miR-34a的抑制剂可逆转VPA对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且单独的miR-34a模拟物也可以下调细胞中Bcl-2的表达。VPA暴露还可引起SH-SY5Y细胞的凋亡增加(P<0.05)。结论 VPA可通过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水平而抑制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SH-SY5Y细胞
BCL-2
MIR-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藜芦醇对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
学院
特殊
教育
系
第三军医
大学
西南医院输血科
第三军医
大学
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60-13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201068)~~
文摘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改善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大鼠孕12.5 d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腹腔一次性注射制备孤独症幼鼠模型。白藜芦醇处理组从母鼠怀孕后第6天开始按照3.6 mg/kg体质量在孕鼠皮下注射白藜芦醇,持续注射13 d。将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白藜芦醇处理组、VPA处理组、VPA联合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3只。出生后35 d对幼鼠进行重复行为、神经行为与社会交往行为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自噬标志蛋白LC3及SIRT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获得孤独症模型大鼠。与对照组相比,VPA组重复行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孤独症行为特征;白藜芦醇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可显著改善VPA处理引起的孤独症行为症状(P<0.05),包括重复行为减弱,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减少、站立次数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降低大鼠脑组织中SIRT1表达,并抑制LC3-Ⅱ表达水平;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则可增强大脑组织中SIRT1与LC3-Ⅱ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能改善孤独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自噬及SIRT1表达相关。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孤独症
自噬
SIRT1
Keywords
resveratrol
autism
autophagy
SIRT1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帕霉素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秦利燕
戴旭芳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三军医
大学
西南医院输血科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
学院
特殊
教育
系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0-4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068)~~
文摘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一次性腹腔注射孕12.5 d大鼠制备自闭症幼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处理组于VPA注射后每天给大鼠口服4 mg/kg雷帕霉素直至断奶。将出生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VPA处理组,雷帕霉素处理组与VPA联合雷帕霉素处理组。在幼鼠出生后35 d进行社会交往行为检测、神经行为学检测,并分离提取脑组织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 TOR磷酸化水平及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情况;电镜分析前额叶组织中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制备自闭症大鼠模型。与对照相比,VPA处理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在中央区活动时间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自闭症行为特征;雷帕霉素单独处理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雷帕霉素联合处理能明显改善VPA处理导致的自闭症行为症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增强大鼠前额叶、海马及小脑组织中m TOR磷酸化水平,并降低LC3-Ⅱ表达水平;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抑制上述脑组织中m TOR的磷酸化并增强LC3-Ⅱ表达水平。电镜分析结果表明,VPA处理可减少幼鼠前额叶组织中的自噬小体,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明显增加自噬小体的形成。结论雷帕霉素可改善自闭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抑制m TOR活性并增强细胞自噬相关。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自闭症
自噬
Keywords
rapamycin
autism
autophagy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戊酸钠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
学院
特殊
教育
系
陆军军医
大学
(第三军医
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
陆军军医
大学
(第三军医
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0-1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201068)~~
文摘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在神经细胞中下调Bcl-2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PA处理SH-SY5Y细胞,定量PCR检测Bcl-2 mRNA与miR-34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水平变化,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2启动子活性变化,联合转录抑制剂处理细胞,分析Bcl-2 mRNA稳定性变化,联合miR-34a模拟物及抑制剂处理细胞,进一步分析miR-34a在VPA下调Bcl-2表达中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PA可浓度依赖性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的mRNA与蛋白水平(P<0.05)。VPA暴露不改变Bcl-2的启动子活性(P>0.05),但显著降低了其mRNA的稳定性(P<0.05)。同时,VPA可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的表达(P<0.05),联合使用miR-34a的抑制剂可逆转VPA对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且单独的miR-34a模拟物也可以下调细胞中Bcl-2的表达。VPA暴露还可引起SH-SY5Y细胞的凋亡增加(P<0.05)。结论 VPA可通过上调SH-SY5Y细胞中miR-34a水平而抑制Bcl-2的表达。
关键词
丙戊酸钠
SH-SY5Y细胞
BCL-2
MIR-34A
Keywords
sodium valproate
SH-SY5Y cells
Bcl-2
miR-34a
分类号
R394.6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藜芦醇对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帕霉素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秦利燕
戴旭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丙戊酸钠下调SH-SY5Y细胞中Bcl-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戴旭芳
秦利燕
连继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