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国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及其启示 |
杨思帆
朱晏平
梅仪新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我国教师教育学院的组织生成与变革:基于52所大学的分析 |
刘建银
杨皓宇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3
|
特殊教育课程融合的历程、价值与路径 |
申仁洪
胡芯萍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农村学区教育推进策略及其启示 |
傅裕
袁潇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德国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刘柯伶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公费职教师范生培养:政策归旨、困境审视与实践进路 |
潘薇
袁潇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 |
王昌善
胡之骐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8
|
后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学意义 |
申仁洪
张洪刚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8
|
|
|
9
|
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之比较 |
樊华强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
2012 |
6
|
|
|
10
|
从大学生权利反思高校教育管理 |
樊华强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1
|
统计——幼儿科学教育实施的重要工具 |
李莉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12
|
人格塑造与天赋发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为与无为——兼议教育内卷化的教育哲学问题 |
冉亚辉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13
|
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
黄佳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8
|
|
|
14
|
改革开放40年重庆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
郑雁鸣
刘建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5
|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张少春
李祚山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6
|
文化需要理论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 |
王瑞兰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0 |
0 |
|
|
17
|
伴生与耦合: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张培
南旭光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5
|
|
|
18
|
数字驱动的教育强国建设:机遇、挑战和进路 |
陶蕾
杨欣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1
|
|
|
19
|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发展形态变革:生发机制、价值取向及施策重点 |
张培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20
|
精英大学“小镇做题家”的生存状态与行动逻辑 |
李琳璐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