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抗战文艺论争的当代思考二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嘉扬 王学振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64-65,93,共3页
关键词 文艺论争 抗战文艺 重庆 文学作家 批评家 大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华日报》的鲁迅纪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学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8,共9页
鲁迅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逝世了,但是他留下的思想文化资源却是异常宝贵和丰富的,因此在鲁迅逝世之后,人们在各个地区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绝世的伟人。作为中共出版于国统区的唯一一张党报,《新华日报》自始至终都积极投入到鲁... 鲁迅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逝世了,但是他留下的思想文化资源却是异常宝贵和丰富的,因此在鲁迅逝世之后,人们在各个地区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绝世的伟人。作为中共出版于国统区的唯一一张党报,《新华日报》自始至终都积极投入到鲁迅纪念活动之中。《新华日报》自身性质和所处环境的特殊使其鲁迅纪念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纪念活动 鲁迅 思想文化资源 全面抗战 自身性质 国统区 逝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悉召天下文学方术士”至“焚书坑儒”——析秦帝国政权与士人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在秦构建帝国一统的进程中,曾试图通过"悉召天下文学方术士"的文化怀柔而"兴太平"。然而,由于价值取向的分歧,秦帝国政权不断遭遇士人"异说",最终,帝国威权以"焚书坑儒"回击之。这不仅宣告了... 在秦构建帝国一统的进程中,曾试图通过"悉召天下文学方术士"的文化怀柔而"兴太平"。然而,由于价值取向的分歧,秦帝国政权不断遭遇士人"异说",最终,帝国威权以"焚书坑儒"回击之。这不仅宣告了秦帝国初期文化怀柔政策的转向,也揭示了士人与政权之间由春秋战国的"为帝王师"向专制帝制内的"为君之臣"的关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政权 悉召文学方术士 焚书坑儒 士人 文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官办彩票业起源研究——以湖北签捐票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8,共6页
"尚义耻利"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表述,中国近代彩票借助"为诸善举"得以产生,并与传统射彩拉开距离,这正是对传统道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签捐票,开启中国近代官办彩票业之滥觞,这不仅是近代彩票由... "尚义耻利"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表述,中国近代彩票借助"为诸善举"得以产生,并与传统射彩拉开距离,这正是对传统道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签捐票,开启中国近代官办彩票业之滥觞,这不仅是近代彩票由舶来品吕宋票到本土彩票的一个发展过程,更是其时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价值观由"义"趋"利"变化的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张之洞 湖北签捐票 官办彩票业 义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鲁迅译介马列文论的二度变形
5
作者 宋嘉扬 靳明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鲁迅根据革命文学论争实际,译介马列文论,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重要问题。他译介马列文论的著作均是日文版,“二度变形”使鲁迅译介的马列文论的内容形式往往是日本式的“马列文论”,所以,中国左翼文... 鲁迅根据革命文学论争实际,译介马列文论,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重要问题。他译介马列文论的著作均是日文版,“二度变形”使鲁迅译介的马列文论的内容形式往往是日本式的“马列文论”,所以,中国左翼文学的发展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存在许多相似性也是自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翻译 马列文论 二度变形 日本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职业素质散论
6
作者 马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90-92,共3页
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职业属性历来存认识误区,由此产生种种不利影响。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新观念,优化机制,促进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高校管理"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高... 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职业属性历来存认识误区,由此产生种种不利影响。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新观念,优化机制,促进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高校管理"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管理干部 队伍建设 职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