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重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赵卫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5,50,共6页
参考COSTANZA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制定了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系数。基于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0和2004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LUCC)变化数据,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重庆自199... 参考COSTANZA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制定了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系数。基于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0和2004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LUCC)变化数据,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耕地、林地大量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急剧降低。1993年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564.75×106元,2004年为387.71×106元,下降了31.3%。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重庆城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影响缺乏弹性。水域和林地面积变化对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LUCC)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重庆 动态度 敏感性指数 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重庆市特大旱灾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华 郭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0-1292,1294,共4页
分析了2006年重庆市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并提出了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驱动因子与社会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易损性——“缓慢的、长期的危机”在致灾力触发下表现出的“剧烈的... 分析了2006年重庆市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并提出了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驱动因子与社会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易损性——“缓慢的、长期的危机”在致灾力触发下表现出的“剧烈的紧急危机”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旱灾 驱动因子 易损性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脆弱带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为科 刘金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针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特征,探寻在生态敏感脆弱带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且剖析了利用各种政策,有效引导、激励、调控等经济发展行为以及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 针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特征,探寻在生态敏感脆弱带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且剖析了利用各种政策,有效引导、激励、调控等经济发展行为以及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推动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分析,以期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脆弱带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山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郜智方 杨锐 刘金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渝东南地区多属岩溶环境,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针对其人口、资源、环境特征,提出秀山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同时构建出适合其发展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渝东南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与... 渝东南地区多属岩溶环境,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针对其人口、资源、环境特征,提出秀山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同时构建出适合其发展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渝东南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秀山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重庆工业旅游的发展及规划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叶昌建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23-27,共5页
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对重庆市工业旅游的现状进行评述,得出重庆工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不相匹配的结论,提出建立RMP模式的规划思路,以此促进重庆市工业旅游的发展,树立城市品牌形象。
关键词 工业旅游 RMP模式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南岸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类型分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静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41-43,共3页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重庆市南岸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南岸区 水土流失 类型分区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渝苹 冯维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A01期34-35,共2页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但重庆市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重庆市政府应规划组织建设完善的网络框架,各大旅游风景区要在此网络框架上建立各有特色的网站,而各旅行社作也应以此...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但重庆市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重庆市政府应规划组织建设完善的网络框架,各大旅游风景区要在此网络框架上建立各有特色的网站,而各旅行社作也应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宣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重庆市 旅游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活动”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尹赛丽 李晴 《地理教学》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相继出版,其编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大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通常在教材中用“活动”二字的图标来说明,用区别于课文系统...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相继出版,其编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大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通常在教材中用“活动”二字的图标来说明,用区别于课文系统的格式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材 地理 初中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反思
9
作者 李晴 《地理教学》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培训意义重大,它既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对师资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主要依托高师院校或教育学院所进行的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 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培训意义重大,它既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对师资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主要依托高师院校或教育学院所进行的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 地理 专业化发展 基础教育 师资素质 教育学院 高师院校 国家级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与香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0
作者 赵国军 李晴 《地理教学》 2009年第10期6-7,18,共3页
本文以我国大陆2003颁布实施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香港2007年编订的僦理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两部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为例,从目录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两地课程标准(评估... 本文以我国大陆2003颁布实施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香港2007年编订的僦理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两部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为例,从目录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两地课程标准(评估指引)的异同点,为我国当前地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 香港 大陆 中学地理 目录结构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S的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熊伟 冯维波 康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5,共4页
本文引入TI(S旅游形象系统)这一现代旅游形象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视觉形象(VI)、听觉形象(HI)和风情识别(FI)五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基本... 本文引入TI(S旅游形象系统)这一现代旅游形象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视觉形象(VI)、听觉形象(HI)和风情识别(FI)五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TIS 乡村 旅游形象设计 旅游形象系统 先进理念 理念基础 行为准则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覆盖变化遥感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月臣 杨华 +1 位作者 刘春霞 赵纯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9-216,共8页
土地覆盖变化对与促进全球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是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最有力的技术手段。各国学者发展了众多的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每种方法都具有优势与不足。实际研究中通常同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选择其中最优的进行... 土地覆盖变化对与促进全球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是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最有力的技术手段。各国学者发展了众多的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每种方法都具有优势与不足。实际研究中通常同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选择其中最优的进行特定目的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变化检测研究中的遥感数据预处理、主要变化检测方法、变化检测阈值确定、变化类型分析以及检测精度检验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对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变化检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月臣 刘春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对北方13省1989~1999年的宏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水体的退化以及未利用地的不断扩展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土地利用/覆盖总体破碎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向... 对北方13省1989~1999年的宏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水体的退化以及未利用地的不断扩展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土地利用/覆盖总体破碎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均质化方向发展;10年间,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重心的空间位置均有所变化。水体变化最明显,其次为未利用地、耕地和城建用地;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变化 北方13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移民工程区域社会问题及规划理论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勇 史靖塬 汪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5,共7页
重大移民搬迁工程诱发的无序建设、环境恶化等次生灾变危机已为众人所知,并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研究学术热点。但其引致的社会问题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快速城镇化为纽带链结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两大系统,合二为一地研究人工次生灾变现... 重大移民搬迁工程诱发的无序建设、环境恶化等次生灾变危机已为众人所知,并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研究学术热点。但其引致的社会问题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快速城镇化为纽带链结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两大系统,合二为一地研究人工次生灾变现象,为城乡规划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是本研究目的。研究证实,三峡库区在移民搬迁进程中产生了结构失范、阶层分化和个体贫困等典型社会问题。其核心原因是,在地域快速城镇化情景下,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与社会系统的结构变迁已经构成了以时空为基链的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任何一方的不匹配都将可能诱发社会变迁的结构性问题。上述研究是对中国城镇化这一世界重大事件的学术回应,表达了全球环境变迁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倾向,以及人文学科的技术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社会问题 时空结构 人居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孝坤 罗有贤 张述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9-321,324,共4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对策。重要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必要性 优势 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DEM对山区气温空间分布模拟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军 黄敬峰 游松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84-1390,共7页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实验样区,通过气温空间分布的地形调节统计模型,使用10个气象站(哨)气温资料和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DEM(5 m,源于1∶1万数字化地形图;30 m,来源于Aster GDEM v2;90 m,来源于SRTMv4.1;900 m,源于GTOPO30’)模拟不同空间...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实验样区,通过气温空间分布的地形调节统计模型,使用10个气象站(哨)气温资料和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DEM(5 m,源于1∶1万数字化地形图;30 m,来源于Aster GDEM v2;90 m,来源于SRTMv4.1;900 m,源于GTOPO30’)模拟不同空间尺度年均气温空间分布,比较其误差大小及随宏观地形(海拔高度)和微观地形(坡度和坡向)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基于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模拟气温呈较大空间分布差异性;随着DEM空间分辨率减小,误差逐渐增加,空间差异性降低。微观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随空间分辨率的变化产生显著变化,明显影响气温空间分布,不同坡度和坡向间年均气温差最高可达到10~12.5℃,最小仅为1.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空间尺度 山区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69
17
作者 张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9,共4页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m的消落带,面积达300km2。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气候、坡度、水深、地貌等区域基本特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手段,对三峡库区消落带...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m的消落带,面积达300km2。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气候、坡度、水深、地貌等区域基本特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手段,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划分出消落带土地资源的6种类型,即硬岩型消落带、软岩型消落带、松软堆积型消落带、库尾松软堆积型消落带、湖盆松软堆积型消落带、岛屿松软堆积型消落带,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消落带的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地资源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车牌识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小平 陈阿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使用MATLAB工具对车牌进行识别。用MATLAB做车牌识别比用其他工具有许多优势,因为MATLAB在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滤波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利用MATLAB的这些优点来对车牌进行识别。
关键词 灰度图 二值化 魏纳滤波 填充操作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连超 陶小江 杨江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35-37,共3页
文章对国内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重庆工学院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实践运行情况,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同时,根据新校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两校区的若干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对促进高校多校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产生... 文章对国内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重庆工学院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实践运行情况,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同时,根据新校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两校区的若干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对促进高校多校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多校区管理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维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数学上,表现为一双指数曲线,即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规律;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原始协调、抵抗、磨合以及高级协调四个阶段。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结论...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数学上,表现为一双指数曲线,即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规律;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原始协调、抵抗、磨合以及高级协调四个阶段。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结论,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