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材研发的多元化与国别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海阔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96,共6页
汉语国际推广中,教材的开发在努力实现多元化、立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国别化。随着时代发展,教材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广义的教材包括各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不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通用汉语教材相对于国别化汉语教材和专门... 汉语国际推广中,教材的开发在努力实现多元化、立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国别化。随着时代发展,教材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广义的教材包括各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不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通用汉语教材相对于国别化汉语教材和专门用途汉语教材时涵义不同。广义的“国别化”内涵深刻,开发国别化教材并非排斥通用教材,并且两种教材都应实现多元化。通用汉语教材在海外常水土不服,因而开发国别化教材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教材 国别化 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图书馆古籍部藏古琴文献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梅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重庆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古琴文献数量较多,内容广泛,多有善本,保存良好。除了《琴苑心传全编》《志喜堂汪朗山琴谱》这样的孤本或稀见文献,所藏其他普通古琴文献在补充大型丛书佚缺、订正错页、比勘谱字、提供藏家信息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参... 重庆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古琴文献数量较多,内容广泛,多有善本,保存良好。除了《琴苑心传全编》《志喜堂汪朗山琴谱》这样的孤本或稀见文献,所藏其他普通古琴文献在补充大型丛书佚缺、订正错页、比勘谱字、提供藏家信息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能让这些文献发挥出更大作用,应当在鉴定登记、修复工作、整理出版等方面继续完善,方能不愧于前人的裒聚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图书馆 古琴文献 版本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国别化教材研发的几点新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海阔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6,共6页
国际中文教材除应实现立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外,还应走向多元化和国别化。通用汉语教材相对于国别化汉语教材和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具有不同涵义。单凭通用汉语教材无法满足海外学习者需求,开发国别化教材势在必行。英语变成国际通用语言... 国际中文教材除应实现立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外,还应走向多元化和国别化。通用汉语教材相对于国别化汉语教材和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具有不同涵义。单凭通用汉语教材无法满足海外学习者需求,开发国别化教材势在必行。英语变成国际通用语言具有特殊原因,国际中文教育借鉴英语推广经验时需采取灵活态度。开发国别化教材应遵循中外人文交流中"以我为主"原则,除个别发达国家外,开发汉语国别化教材这一任务在当前应由我国负责。开发国别化教材与传播中华文化并不矛盾。语言对比研究是国别化教材开发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教材 文化传播 国别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7
4
作者 于海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61,共6页
关于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目前业界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如过分强调模仿,缺乏逻辑思维;惧怕引进新元素,反对创新努力;漠视观众需求,违背艺术规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崇古思维、农业思维和江湖思维是戏曲创新面临困境的思想根源。对于戏曲传... 关于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目前业界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如过分强调模仿,缺乏逻辑思维;惧怕引进新元素,反对创新努力;漠视观众需求,违背艺术规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崇古思维、农业思维和江湖思维是戏曲创新面临困境的思想根源。对于戏曲传承与创新,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动态传承祖先文化,辩证看待传承与创新;以开放心态重视观众需求,促进艺术融合;以史为鉴,尊重艺术规律,推动创新;解放思想,以包容心态促进戏曲评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创新 传承 传统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若干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海阔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3,共7页
“区域国别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跨学科和交叉性的内在属性,该学科涉及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诸多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微观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由于同现实需求关联度较弱,一般不宜归入区域国别学范畴。我国现在开展的国... “区域国别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跨学科和交叉性的内在属性,该学科涉及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诸多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微观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由于同现实需求关联度较弱,一般不宜归入区域国别学范畴。我国现在开展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是从中国视角进行的以推广中文、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特征相对较弱。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认清现实,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目的国语言应用能力、田野调查和专业训练)加以重视,正确看待国际中文教育在区域国别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研究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充分发挥决策咨询的作用,为国家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外国语言文学 国际中文教育 学科建设 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