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科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9,共17页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华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理论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以“两个结合”为生发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向,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内核,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协调发展为关键尺度,以和平发展为道路依托,是实...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华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理论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以“两个结合”为生发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向,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内核,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协调发展为关键尺度,以和平发展为道路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引。在实践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出政治保证上坚持党的领导、实践方式上坚持独立自主、实践内容上坚持“五位一体”、发展动力上坚持改革开放、力量支撑上坚持团结奋斗的运行范式。在文明发展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因应现代化一般规律,在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构建文明发展新的话语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发展范式等方面,塑造了现代化新范式和新格局。全面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理论与实践所蕴含的中国特色,是科学分析把握其丰富内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进程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 理论重塑 系统实践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粮食工业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禹阶 廖小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条件与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持久抗战的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粮食工业发展缓慢。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的粮食工业开始兴盛,碾米业、制粉业、切面业等蓬勃发展,官营与民营同步扩大,重庆的粮食工业因抗...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条件与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持久抗战的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粮食工业发展缓慢。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的粮食工业开始兴盛,碾米业、制粉业、切面业等蓬勃发展,官营与民营同步扩大,重庆的粮食工业因抗战而兴,呈现出明显的发展特点,为支持前线抗战和维护后方经济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重庆 粮食工业 前线抗战 后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主体、实践育人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丽萍 龚燕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旨归。基于学生主体性视角,构建"基于课程,面向全体,菜单导引,分段培养"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实践教育 学生主体 主体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职业安全权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丽萍 兰桂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4期50-55,共6页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关系中重要而特殊的主体,因其性别、从事行业领域等的特殊性,面临劳动保障缺失、劳动条件恶劣、职业安全与卫生事故多发等问题,其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具有复杂性、边缘化等特点,应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执法、提...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关系中重要而特殊的主体,因其性别、从事行业领域等的特殊性,面临劳动保障缺失、劳动条件恶劣、职业安全与卫生事故多发等问题,其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具有复杂性、边缘化等特点,应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执法、提升意识与技能、营造安全文化等措施,切实维护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安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职业安全权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