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主体、实践育人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丽萍 龚燕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旨归。基于学生主体性视角,构建"基于课程,面向全体,菜单导引,分段培养"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实践教育 学生主体 主体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与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明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20-121,共2页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日益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料、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等多种途径,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把...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日益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料、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等多种途径,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把思想道德价值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培养自觉崇尚和主动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主体性 表现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探赜 被引量:3
3
作者 毛霞 张明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92,共3页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文章解析了在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构建出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从...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文章解析了在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构建出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从实践层面探索高校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策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辅导员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取向
4
作者 税强 王军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发展史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理解、把握、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发展史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理解、把握、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 人民利益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5
作者 税强 王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三高"即高素质教师队伍、高质量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命题的提出具有现实必要性,价值目标实现具有可操作性。"抓党建"能发挥组... "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三高"即高素质教师队伍、高质量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命题的提出具有现实必要性,价值目标实现具有可操作性。"抓党建"能发挥组织保障作用,"促三风"能发挥引领浸润作用,"建三高"能发挥检验评价作用。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考核评估体系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抓促建"的工作任务和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三风” “三高” 辩证关系 作用机制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下社会信任缺失与重构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丽萍 高微 +1 位作者 蒲清平 赖炳根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针对社会信任缺失现状,从传统道德约束能力弱化、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人际信任感培育环境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建议从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监督保障、强化社会公... 针对社会信任缺失现状,从传统道德约束能力弱化、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人际信任感培育环境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建议从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监督保障、强化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强化教育育人功能、强化文化产品导向功能等途径实现我国社会信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危机 社会关系网络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探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明志 赵秀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2-93,共2页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利于辅导员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等政策落地生根。文章主要结合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场域,从提高辅导员的学科素养与理论素...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利于辅导员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等政策落地生根。文章主要结合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场域,从提高辅导员的学科素养与理论素养、完善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推动辅导员的"三化"并驱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专业发展 自觉性 路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睦 何于一 任源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80-90,共11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治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回应与践行,有利于推进农村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存在一些困境,主要体...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治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回应与践行,有利于推进农村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存在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完善、治理效果不佳、人才队伍不健全、文化环境不佳、社会资源匮乏等方面。为此,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制度建设夯实基础,以村级自治组织增效完善组织保障,以人才教育增强动力,以舆论宣传塑造内在支撑,以社会资源介入探索共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农民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