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精英师范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帆 易然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文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为例,介绍了其精英师范办学理念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通过对其教学制度与模式的分析,特别是其"严进严出"的制度、多样化的教学以及学术自由、知识至上的精神,折射出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问... 本文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为例,介绍了其精英师范办学理念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通过对其教学制度与模式的分析,特别是其"严进严出"的制度、多样化的教学以及学术自由、知识至上的精神,折射出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问题,希望从中得到启示并借鉴学习。通过对比研究,建议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重视办学理念、坚持自身传统;加强教学模式更新,给予师生更大的空间和完善师范生定向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高师 精英师范 理念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参与重庆形象宣传与塑造分析--以大渝网、重庆政府网报道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友平 汪崇渝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期68-69,共2页
通过对重庆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家新媒体——大渝网和重庆政府网中有关重庆报道的样本采信,探析了新媒体对重庆形象宣传与塑造的方式和特点、功能与作用。上述两家新媒体对重庆形象宣传与塑造有着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传递了重庆形... 通过对重庆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家新媒体——大渝网和重庆政府网中有关重庆报道的样本采信,探析了新媒体对重庆形象宣传与塑造的方式和特点、功能与作用。上述两家新媒体对重庆形象宣传与塑造有着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传递了重庆形象信息,促成了公众对重庆形象的认知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重庆形象 宣传与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声音叙事艺术创作途径的个案分析——以重庆本土电影《爸爸的晚餐》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成 方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6-78,共3页
《爸爸的晚餐》剧本为广电部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其剧情主要讲述了一位身患心疾的60多岁的退休大厨,儿女四散各自成家立业忙碌着,于是这位父亲主动出发,开着车,带着狗,轮流去每个子女家中小住,给他们做饭.在给子女做菜的过程中,展... 《爸爸的晚餐》剧本为广电部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其剧情主要讲述了一位身患心疾的60多岁的退休大厨,儿女四散各自成家立业忙碌着,于是这位父亲主动出发,开着车,带着狗,轮流去每个子女家中小住,给他们做饭.在给子女做菜的过程中,展现了两代人之间,中国当代家庭中的各种亲情观、伦理冲突.改编后的剧本将所有场地集中在重庆范围内,将重庆元素贯穿始终,温情而不刻意,亲切而不滥情,让熟悉的重庆风景与地道的重庆美食相辅相成.对该片的声音设计,导演要求与本片的主题一致,要有鲜明的“重庆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电影 重庆 个案分析 艺术创作 电影声音 叙事 中国当代 伦理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抗战电影的镜像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晶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6-6,共1页
不同历史时期、地点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重庆的电影活动基本剔除了商业因素,在取材与主题选择... 不同历史时期、地点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重庆的电影活动基本剔除了商业因素,在取材与主题选择上主流话语突出,在艺术表达上又具有多元化特色,在镜像表达上呈现出鲜明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电影 叙述范式 影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解与重建——重庆抗战电影的影像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晶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2期1-2,共2页
不同历史时期、地点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重庆的电影活动在取材与主题选择上非主流话语,在艺术... 不同历史时期、地点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重庆的电影活动在取材与主题选择上非主流话语,在艺术表达上又具有多元化特色,重庆的电影工作者在抗战的大环境中,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种单向、固定的视角中,而是利用互动的、包含了自我审视的视线交流,扩大电影动对抗战的影响,呈现出鲜明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抗战电影 审美形态 艺术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方言剧漫谈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3-94,共2页
重庆其语言也因秉承蜀地的人文地域的内蕴而富于独特魅力。重庆方言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因此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而格外令人瞩目。重庆方言剧在时代的大环境、政府的文化策略、文学的创作及整个运行机制下,面临着生存困境,其创... 重庆其语言也因秉承蜀地的人文地域的内蕴而富于独特魅力。重庆方言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因此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而格外令人瞩目。重庆方言剧在时代的大环境、政府的文化策略、文学的创作及整个运行机制下,面临着生存困境,其创作、表演及整个运作模式,是忧多于喜。因此,如何振兴该剧,是本文重点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方言剧 生存困境 精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倩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6-773,共8页
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是辨识心理治疗的活性成分和改变机制,是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心理治疗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改进及研究结果的新发现等方面。对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活性成分的层次性观点,改变... 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是辨识心理治疗的活性成分和改变机制,是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心理治疗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改进及研究结果的新发现等方面。对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活性成分的层次性观点,改变机制的双线研究及与治疗过程模型的结合,借鉴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改善RCTs时间设计,关注质化研究,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合作,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过程研究 活性成分 中介变量 改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融相生与关系重构:论媒体融合的进路与近路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明海 董小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有成功的探索,也存在路径选择的误区。本文认为,媒体融合需要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协同作用下开拓出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基于互联...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有成功的探索,也存在路径选择的误区。本文认为,媒体融合需要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协同作用下开拓出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相融相生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进路;基于用户思维的关系重构是媒体融合的理想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关系传播 互联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用户价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慧 徐丽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4,124,共8页
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内学者获取科研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用户价值展开研究。通过"手段—目的链"方法和阶梯访谈法,本文构建了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用户价值的层级结... 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内学者获取科研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用户价值展开研究。通过"手段—目的链"方法和阶梯访谈法,本文构建了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用户价值的层级结构。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对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属性层""结果层"和"价值层"的核心元素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其用户价值产生路径的复杂性;将部分属性层元素用户价值缺失的原因归纳为:无法创造预期价值、其他替代产品的存在以及推广不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作为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提升产品和服务核心价值的依据,并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用户细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用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全文数据库 信息用户 用户价值 手段-目的链 数字学术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迫在眉睫。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其非虚构性的内容、纪实性与丰富性兼备的表现手法,是传承与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迫在眉睫。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其非虚构性的内容、纪实性与丰富性兼备的表现手法,是传承与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形式。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传播"非遗"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在全媒体全民范围内引发了长久的关注。而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非遗纪录片的创作形态,也为其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平台。融合新旧媒体构建立体交互式传播渠道,扩展"非遗"类纪录片的传播途径,使"非遗"从特定的地域和民间群体走出去,使更广大的受众主动参与到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录片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产动画电影声音之民族风格 被引量:7
11
作者 文仕江 吴荣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63-64,共2页
民族风格作为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重要特征,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技巧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动画电影声音的民族风格不仅仅是对表面造型元素符号的运用,更是透过这些表面造型元素符号去深层次地挖掘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在经... 民族风格作为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重要特征,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技巧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动画电影声音的民族风格不仅仅是对表面造型元素符号的运用,更是透过这些表面造型元素符号去深层次地挖掘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在经历了几代动画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后,我们逐渐明晰,突破传统坚持创新,立足于动画艺术样式本性的认识上对民族特性的挖掘与表现才是我们的创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声音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重构·守望——数字语境下动画电影的“真实性”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忠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74-276,205,共4页
动画电影用真人电影无法企及的"自由性"来满足与现实真实之间的间离效果,营造亦真亦幻的影像时空,这为数字动画电影的诞生开辟了道路。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动画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而且重构了动画电影。在数字语境下,彰显... 动画电影用真人电影无法企及的"自由性"来满足与现实真实之间的间离效果,营造亦真亦幻的影像时空,这为数字动画电影的诞生开辟了道路。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动画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而且重构了动画电影。在数字语境下,彰显动画电影的电影本性、避免动画电影的泛数字以及守望动画电影的艺术真实很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数字 动画电影 重构 真实性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嬗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忠会 龚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23-225,共3页
中国书画是同源的,自始至终被认为是一体化的。在二者关系问题上,文学的沟通作用亦不可小视。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经历了"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以书入画"、"只一写字尽之"、"作书... 中国书画是同源的,自始至终被认为是一体化的。在二者关系问题上,文学的沟通作用亦不可小视。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经历了"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以书入画"、"只一写字尽之"、"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以及"中国的画和字是这样结成不解姻缘,它们同根同源,这是中国绘画超然之第一点"等嬗变过程。二者同源之根本在于"气韵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书画同源 文化观念 嬗变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同伴匿名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57,71,共4页
同伴评价是一种有效体现学习者主体性、提高其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使得同伴评价呈现出新的特点。本研究对网络环境下冠名、单向匿名与完全匿名评价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发现,单向匿名与冠名相比,其评价的批判性更强... 同伴评价是一种有效体现学习者主体性、提高其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使得同伴评价呈现出新的特点。本研究对网络环境下冠名、单向匿名与完全匿名评价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发现,单向匿名与冠名相比,其评价的批判性更强,评价质量较低;完全匿名与单向匿名相比,其评价质量高于单向匿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评价 完全匿名 单向匿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受众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阳 江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7-18,共2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充满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和教育灌输色彩,市场观念和媒介意识却十分单薄。在受众眼中,中国本土纪录片的形象大都很说教、古板、老套。纪录片创作者只是片面地强调主观创作理念的表达与实施,对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往...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充满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和教育灌输色彩,市场观念和媒介意识却十分单薄。在受众眼中,中国本土纪录片的形象大都很说教、古板、老套。纪录片创作者只是片面地强调主观创作理念的表达与实施,对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往往了解不够、重视不够。这样一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忠实受众越来越少,收视率普遍低下,从而陷入生存窘境。将研究主体从创作理念转向受众才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潮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纪录片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自适应逼近的半监督反馈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传波 向丽 金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0-284,共5页
将鉴别信息引入到距离测度中,利用这个新的局部距离测度代替欧氏距离构建k-近邻,提出一种新的局部线性近邻扩展算法。将此用于图像检索的相关反馈机制,产生基于局部自适应逼近的半监督反馈算法FLANNP(feedback locally adaptive nearest... 将鉴别信息引入到距离测度中,利用这个新的局部距离测度代替欧氏距离构建k-近邻,提出一种新的局部线性近邻扩展算法。将此用于图像检索的相关反馈机制,产生基于局部自适应逼近的半监督反馈算法FLANNP(feedback locally adaptive nearest neighbor propagation)。该方法首先由支持向量机构建的判别函数来确定最优判别方向,基于此方向产生一个局部自适应距离算法,进而确定数据点间的权重。最后,标签信息由全局一致性假设,通过局部最近邻,从有标签数据点开始进行全局扩散标注。该方法使用有鉴别信息的距离测度,提高了图像检索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反馈 半监督学习 局部自适应逼近 线性近邻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范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虹 杨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9期103-108,共6页
在世界形势多变,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透过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使之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样式,通过显性与隐性的表现方式,将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在纪录片中具体化、视... 在世界形势多变,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透过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使之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样式,通过显性与隐性的表现方式,将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在纪录片中具体化、视觉化、形象化、生动化以及可感化,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少隔阂而又直观形象的一种方式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聚类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德刚 陈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10-513,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防御的安全技术正成为实现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和第二道防御措施.分析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在对入侵检测和数据挖掘理论分... 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防御的安全技术正成为实现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和第二道防御措施.分析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在对入侵检测和数据挖掘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蚁群优化聚类的入侵检测算法,详细阐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检测新型未知入侵,并能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的检测率、降低误检率,并可用于实际环境下数据集的入侵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聚类分析 蚁群算法 蚁群优化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迁与静物:《三峡好人》的主题学解读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友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3-44,共2页
影片《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电影一贯的变迁主题,通过三峡移民大变动背景的铺陈,展现了人们由物质到精神层面的种种变化,昭示了人们在业已变化了的现实面前对待未来生活的态度,带有真诚质朴的人文关怀,具有厚重深刻的基调。
关键词 《三峡好人》 变迁 静物 贾樟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78年前后战争片看电影声音创作差异——以《英雄儿女》与《集结号》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荣彬 文仕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电影录音技术在不断发展,从而导致电影声音观念也带来很大变化。本文从声音制作角度分析1964年武兆堤执导的《英雄儿女》和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随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声音创作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展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电影录音技术在不断发展,从而导致电影声音观念也带来很大变化。本文从声音制作角度分析1964年武兆堤执导的《英雄儿女》和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随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声音创作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展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以示中国电影录音技术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声音 录音工艺 战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