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作模具钢激光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喻文新 闫忠琳 +3 位作者 刘承鑫 叶宏 毛双 裴清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5-29,共5页
综述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在热作模具钢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凝、激光合金化及激光熔覆对热作模具钢表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热作模具钢激光表面改性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激光表面改性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汽车前保险杠顺序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又兵 胡学川 +2 位作者 李查 周桦林 张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通过Moldflow分析了汽车前保险杠成型工艺条件,模拟了塑料熔体进浇位置,采用针阀式顺序阀热流道技术进行顺序注塑,实现了熔体平衡填充模具型腔;采用三级内分型顶出结构实现了制品自动化顶出,生产效率提升,有效地保证了前保险杠的生产品质。
关键词 保险杠 注射成型 顺序进浇 热流道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阻燃硅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文 盛旭敏 +3 位作者 杨朝龙 史文 李敬媛 李又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3-215,共3页
以酚醛树脂为囊材,采用物理包覆法制备了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并将MCAPP用来制备无卤阻燃的硅橡胶。研究了聚磷酸铵(APP)与MCAPP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CAPP的添加量增加,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增加,而硅橡胶... 以酚醛树脂为囊材,采用物理包覆法制备了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并将MCAPP用来制备无卤阻燃的硅橡胶。研究了聚磷酸铵(APP)与MCAPP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CAPP的添加量增加,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增加,而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下降。当100份硅橡胶中添加40份MCAPP时,硅橡胶的氧指数(LOI)为33%;与添加APP阻燃的硅橡胶相比,添加MCAPP阻燃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1.6%,而且氧指数也提高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聚磷酸铵 物理包覆 酚醛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激光熔覆Co基涂层组织及热疲劳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宏 雷临苹 +1 位作者 喻文新 闫忠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热作模具用H13钢工况下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Nd:YAG激光器在H13钢表面制备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检测。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热震实验法,测试热... 针对热作模具用H13钢工况下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Nd:YAG激光器在H13钢表面制备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检测。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热震实验法,测试热疲劳对Co基合金涂层和淬火回火态H13钢硬度影响。结果表明,Co基合金涂层从底部到表层,依次为平面晶、胞状晶、树枝晶和等轴晶。Co基合金涂层物相主要由γ-Co和M_(23)C_6相组成,热疲劳后涂层表面形成M_2O_3和M_3O_4(M=Fe,Co,Cr)氧化物。Co基合金涂层硬度最高可达706HV0.2且呈梯度降低;热循环1000次后,Co基合金涂层表面硬度降低24.4%,H13钢表面硬度降低37.7%,Co基合金涂层硬度下降幅度低于H13钢。热循环1000次后,Co基合金涂层表面未发现明显热裂纹,H13钢表面形成大量网状热裂纹。Co基合金涂层中,Cr元素形成致密Cr_2O_3氧化膜使其热疲劳性能优于H13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激光熔覆 钴基合金 显微组织 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保险杠顺序注射模流分析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又兵 胡学川 +2 位作者 赵利亚 张攀 周桦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针对某汽车前保险杠注射成型工艺问题,采用Moldflow软件并结合气动控制顺序阀技术,模拟分析了注塑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预测了气穴和熔接痕位置;实现了熔体从10个点浇口先后进行顺序填充型腔,锁模力要求大于1820 t,冷却水雷诺系数(Re)大... 针对某汽车前保险杠注射成型工艺问题,采用Moldflow软件并结合气动控制顺序阀技术,模拟分析了注塑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预测了气穴和熔接痕位置;实现了熔体从10个点浇口先后进行顺序填充型腔,锁模力要求大于1820 t,冷却水雷诺系数(Re)大于10000;在模拟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试模生产。结果表明,产品进浇平衡,外观品质好,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保险杠 顺序注射 模流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沟引宁 直研 +2 位作者 张丁非 水路凯 张春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012-23015,23020,共5页
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少量的有机添加剂对氧化膜的质量及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在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中有机添加剂的最新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少量的有机添加剂对氧化膜的质量及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在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中有机添加剂的最新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指出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有机添加剂是镁合金阳极氧化添加剂选择的主要方向,对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添加剂 阳极氧化 微弧氧化 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基过渡层对钛合金表面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军军 何浩然 +4 位作者 黄伟九 王林青 陈环谷 王汝强 王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Cr、Cr/Cr N和Cr/Cr N/Cr NC过渡层结构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薄膜内应力测试仪、划痕测试仪、摩...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Cr、Cr/Cr N和Cr/Cr N/Cr NC过渡层结构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薄膜内应力测试仪、划痕测试仪、摩擦试验机和二维轮廓仪研究薄膜的硬度、内应力、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r基梯度过渡层的引入,DLC薄膜的内应力逐渐下降,结合力逐渐上升。Cr/Cr N/Cr NC/DLC薄膜具有优异减摩抗磨性能,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低至0.09±0.02和(1.89±0.15)×10-7 mm3/N·m。试验结果对钛合金表面高性能DLC薄膜制备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梯度过渡层 结合力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QPQ处理工艺及耐磨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叶宏 雷临苹 +1 位作者 季涵涛 朱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540℃氮化温度下,QPQ处理对H13钢耐磨性的影响并选出最优氮化时间。方法通过SEM、EDS、XRD分别测试了H13钢QPQ处理后渗层微观组织形貌、成分分布以及物相组成。采用HVS-1000显微硬度计、MF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分别对... 目的研究540℃氮化温度下,QPQ处理对H13钢耐磨性的影响并选出最优氮化时间。方法通过SEM、EDS、XRD分别测试了H13钢QPQ处理后渗层微观组织形貌、成分分布以及物相组成。采用HVS-1000显微硬度计、MF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分别对H13钢基体与540℃下不同氮化时间QPQ处理试样的渗层厚度、硬度分布、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QPQ处理后,H13钢由表面向心部依次形成均匀致密的Fe_3O_4氧化膜、高硬度的ε-Fe_3N和CrN化合物层、α-Fe和Cr_2N稳定扩散层。N原子均匀分布于渗层内部。显微硬度沿截面均呈良好梯度分布。在540℃×4 h氮化工艺下,渗层次表层硬度达到最大值(1173HV0.1),是基体(498HV0.1)的2.4倍左右,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13。H13钢磨损表面存在严重犁沟效应与大量磨屑,表现为典型的磨粒磨损伴随少量粘着磨损。而QPQ处理试样磨损表面仅存在少量浅显划痕,并伴随轻微结疤状凹坑,为粘着磨损。结论经QPQ处理,H13钢的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氮化工艺为540℃×4 h时所得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QPQ 渗层厚度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二酸二辛酯对聚氯乙烯增塑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选伦 杨文青 +1 位作者 林振宇 尹皓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4,57,共4页
利用壬二酸二辛酯(DOZ)为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为辅增塑剂增塑聚氯乙烯,探究加入环保增塑剂壬二酸二辛酯后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力学拉伸、维卡软化点和黏度等特性进行测试后发现,加入壬二酸二辛酯后,黏度和力学性... 利用壬二酸二辛酯(DOZ)为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为辅增塑剂增塑聚氯乙烯,探究加入环保增塑剂壬二酸二辛酯后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力学拉伸、维卡软化点和黏度等特性进行测试后发现,加入壬二酸二辛酯后,黏度和力学性能稍有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而维卡温度并没有呈现巨大变化。随着壬二酸二辛酯加入量增加,样品断裂伸长率呈直线上升,柔性提高。不同增塑剂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对增塑体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壬二酸二辛酯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组分对镁合金复合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沟引宁 苏勇要 +3 位作者 江川 华文琼 章娥 喻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_2SiO_3)、植酸(C_6H_(18)O_(24)P_6)以及纳米粒子Al_2O_3对镁合金表面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优化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氧化膜的形貌、成...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_2SiO_3)、植酸(C_6H_(18)O_(24)P_6)以及纳米粒子Al_2O_3对镁合金表面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优化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氧化膜的形貌、成分及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兼具优良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配方为:NaOH:50 g/L,Na_2SiO_3:100 g/L,C_6H_(18)O_(24)P_6:12 mL/L,Al_2O_3:5 g/L。优化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氧化膜主要由MgO、Mg_2SiO_4和Al_2O_3组成,氧化膜表面连续致密,微孔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正交试验 镁合金 复合阳极氧化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MnMoTi钢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宏 喻文新 +1 位作者 刘承鑫 闫忠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利用YAG激光器,采用预置粉末法在30CrMnMoTi钢表面制备NiCrBSi涂层。借助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激光熔覆的Ni基涂层致密,无明显气孔、裂纹等缺陷;组织形貌从结合... 利用YAG激光器,采用预置粉末法在30CrMnMoTi钢表面制备NiCrBSi涂层。借助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激光熔覆的Ni基涂层致密,无明显气孔、裂纹等缺陷;组织形貌从结合区到表层依次为:平面晶→树枝晶→较小树枝晶和等轴晶;物相主要由γ-(Ni,Fe)、Ni3B、Cr B、M7C3和M23C6相组成。Ni基涂层硬度最高可达830HV0.2,其耐磨性能明显优于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MoTi钢 激光熔覆 NI基涂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汽车中央控制面板中玻纤取向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学川 李又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49,共3页
采用Moldflow分析软件对某汽车中央控制面板进行注塑工艺优化,得出了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借助Filling+Pack模块对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进行玻纤的取向模拟分析,得出了纤维在制品中的取向规律,预测了制件的拉伸模量和产品的力... 采用Moldflow分析软件对某汽车中央控制面板进行注塑工艺优化,得出了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借助Filling+Pack模块对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进行玻纤的取向模拟分析,得出了纤维在制品中的取向规律,预测了制件的拉伸模量和产品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聚丙烯 MOLDFLOW 中央控制面板 玻纤取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iO_3浓度对复合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沟引宁 苏勇要 +2 位作者 谭祖君 银航 韩小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45-49,共5页
阳极氧化电解液组分是影响氧化膜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在AZ31镁合金表面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第二相粒子强化的氧化膜,探讨了电解液中的成膜剂Na_2SiO_3浓度对复合阳极氧化膜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电解液组分是影响氧化膜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在AZ31镁合金表面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第二相粒子强化的氧化膜,探讨了电解液中的成膜剂Na_2SiO_3浓度对复合阳极氧化膜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氧化膜的相组成;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评价了复合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成膜剂Na_2SiO_3浓度对复合阳极氧化膜的成膜电压、表面形貌及耐蚀性均有较大影响,但对其相组成影响不明显;当成膜剂Na_2SiO_3浓度为120 g/L时,阳极氧化膜表面连续、致密,表面微孔细小、圆整且分布均匀,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剂Na2SiO3 镁合金 阳极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排六方金属{1012}形变孪晶长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涂坚 周志明 +1 位作者 柴林江 黄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17-2325,共9页
利用{1012}孪晶结构调控镁合金织构和组织,可作为开辟一条低成本生产高性能镁合金的路径。探索{1012}形变孪生新的特点和规律,揭示{1012}孪生变形的物理本质是利用{1012}孪生变形调整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关键。对国内外学者应用孪生晶体... 利用{1012}孪晶结构调控镁合金织构和组织,可作为开辟一条低成本生产高性能镁合金的路径。探索{1012}形变孪生新的特点和规律,揭示{1012}孪生变形的物理本质是利用{1012}孪生变形调整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关键。对国内外学者应用孪生晶体学理论、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和透射电镜等研究手段探索{1012}形变孪晶长大机制进行综述。重点对{1012}孪晶界面精细结构以及{1012}孪晶长大机制(孪生位错剪切机制和曳步机制)进行总结与评述。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1012}孪生机制中存在的重大争议,有必要丰富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模拟结果,进一步探索{1012}孪生长大机制,从而为利用{1012}孪晶调控镁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密排六方金属 {1012}孪晶界 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AA2099铝锂合金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思远 王军军 +3 位作者 马建军 孟晓敏 黄伟九 张小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研究了固溶及不同时效状态AA2099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摩擦学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时效35 h时摩擦系数最低(0.137);磨损量单调减少,时效96 h合金的磨损率最低,为1.7×10–3 mm3/(N·m).... 研究了固溶及不同时效状态AA2099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摩擦学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时效35 h时摩擦系数最低(0.137);磨损量单调减少,时效96 h合金的磨损率最低,为1.7×10–3 mm3/(N·m).固溶态和不同时效态的AA2099铝锂合金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摩擦产物对摩擦系数有重要影响,时效35 h的合金摩擦产物分布均匀且连续,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磨痕浅层结构稳定性共同影响合金的磨损率,时效时间小于35 h,合金表面易形成发生剥落的结构,磨损量变化与传统认为的H/E变化不符,但随时效时间进一步延长,剥落减少,磨损量与H/E变化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2099铝锂合金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AlCrCoMnNiFe合金涂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承鑫 叶宏 唐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158,共4页
采用预置粉末法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制备AlCrCoMnNiFe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涂层硬度、耐磨性以及耐... 采用预置粉末法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制备AlCrCoMnNiFe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涂层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涂层表面成型质量较好,组织均匀致密,存在等轴晶和柱状晶两种形态,主要由γ、Al_(5.5)Cr_(1.9)Fe_(2.55)、(Ni,Co)_3Al_4、(Al,Fe)_4Cr和AlMnCo_2相组成。涂层的硬度最高可达780 HV0.2,硬度和耐磨性比基体提高2倍多。涂层的自腐蚀电位较基体提高3倍,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基体小,涂层耐蚀能力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AlCrCoMnNiFe涂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不锈钢热压复合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静 杜坤鹏 +5 位作者 张攀 刘小祥 陈修敏 李又兵 杨朝龙 夏小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4,共6页
采用机械抛光、化学刻蚀以及退火分别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利用自制模具将聚酰胺6(PA6)注塑试样与不锈钢进行热压成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机械抛光后的不锈钢与PA6热压的搭接强度为3.31MPa,而经过抛光、化学腐蚀和退火... 采用机械抛光、化学刻蚀以及退火分别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利用自制模具将聚酰胺6(PA6)注塑试样与不锈钢进行热压成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机械抛光后的不锈钢与PA6热压的搭接强度为3.31MPa,而经过抛光、化学腐蚀和退火处理后,复合制件的搭接强度达到17.48 MPa,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变为内聚失效;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化学刻蚀后的不锈钢表面具有微纳米孔洞,热压时塑料熔体进入金属表面微纳米孔洞形成锚定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6与退火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氧化物形成了化学键;锚定结构与化学键合有利于提高复合件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聚酰胺6 表面处理 模压 搭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AlCoCrFeNiCu高熵合金工艺优化及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礼 叶宏 +5 位作者 刘越 张昆 佘红艳 屈威 张军琰 闫忠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8-396,共9页
目的通过脉冲Nd:YAG固体激光器在Q235钢表面熔覆AlCoCrFeNiCu高熵合金涂层,改善其表面性能。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显微硬度仪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 目的通过脉冲Nd:YAG固体激光器在Q235钢表面熔覆AlCoCrFeNiCu高熵合金涂层,改善其表面性能。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显微硬度仪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元素成分以及硬度分布。采用三电极体系对高熵合金涂层的极化性能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测试,研究高熵合金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以稀释率和硬度为响应并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铺粉厚度为1.25 mm,扫描速度为180 mm/min,电流大小为220 A,离焦量为-7 mm。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由富Cu的FCC相以及富(Al,Ni)的BCC相双相构成。表层微观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中部为粗大的柱状树枝晶,涂层底部与基体结合处出现明显的平面晶。Cu元素在枝晶间出现轻微偏析。涂层最高硬度达到521HV0.2,是基体的2.7倍。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AlCoCrFeNiCu高熵合金涂层较基体有更正的自腐蚀电位、更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更大的容抗弧半径以及阻抗模值,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结论激光熔覆技术制得的高熵合金涂层成形良好、性能优异,AlCoCrFeNiCu高熵合金涂层能有效提高基体耐蚀性,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AlCoCrFeNiCu 工艺优化 微观组织 成分分析 耐蚀性 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剪切镁合金的阳极氧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卿 沟引宁 +1 位作者 苏永要 江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58-62,104,共6页
为了研究晶粒细化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常规变形镁合金和挤压-剪切大塑形变形后获得的细晶粒镁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研究了常规变形镁合金和细晶粒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形貌、结构、成分、表面... 为了研究晶粒细化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常规变形镁合金和挤压-剪切大塑形变形后获得的细晶粒镁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研究了常规变形镁合金和细晶粒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形貌、结构、成分、表面粗糙度、硬度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挤压镁合金相比,挤压-剪切后镁合金的晶粒得到了大大细化,其表面氧化膜的孔隙更为细小圆整,表面粗糙度更小,硬度更高,耐蚀性更好。分析认为:镁合金基体组织细化之后,缺陷密度增加,使其阳极氧化时表面火花非常细小,放电更均匀,从而使氧化膜更为致密,耐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剪切 细晶粒镁合金 阳极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低能耗封闭处理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钊源 麻彦龙 +1 位作者 朱彭舟 刘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对AA2055铝锂合金进行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TSA),并对氧化膜进行不同的封闭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动电位极化(PP),分别探究了不同时间的热水封闭处理(HWS)以及不同温度的Li盐封闭处理对阳极氧化膜形貌... 对AA2055铝锂合金进行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TSA),并对氧化膜进行不同的封闭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动电位极化(PP),分别探究了不同时间的热水封闭处理(HWS)以及不同温度的Li盐封闭处理对阳极氧化膜形貌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2种封闭处理耐蚀性能的优劣进行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HWS后氧化膜的耐蚀性能有所提升,但缩短封闭时间无法保证其耐蚀性能不受损害;当Li盐封闭处理温度为50℃时能获得良好的封闭效果,封闭温度比HWS更低且耐蚀性能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热水封闭 Li盐封闭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