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信息检索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洪斌 刘东 +3 位作者 谭德军 程礼军 刘俊峰 李祖兵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加快重庆市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探讨了页岩气资源数据库及信息检索平台的搭建;确立了建立页岩气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的技术方法,初步确定了页岩气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和检索平台的结构、功能需求及检索模型,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页岩气 信息检索 资源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中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以重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1 位作者 吴艳婷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5-198,共4页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庆处于中度缺水区,水资源量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需要正确的评估页岩气开采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页岩气开采用水量虽占可用水资源量的比重不大,但是用水比较集中,仍可能对当地用水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用水方案:尽量从流经该地区的流量大的江河中取水;加强返排液的处理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资源 重庆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3 位作者 吴述林 陈雪娇 邓智 吴艳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7,72,共6页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丰富,我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6万亿m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在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上,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本文梳理...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丰富,我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6万亿m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在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上,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本文梳理了美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国内固体矿产开发中引起的环境问题,认为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可能面临如下环境问题:土地占用、破坏与污染;水资源消耗与污染;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地质灾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环保建议,如探索页岩气开发新技术;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法规和应急方案。以期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资源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土地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地质灾害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黔湘秀山区块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东鑫 张跃磊 +2 位作者 张彦起 李宏欣 王明理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区块部署实施二维地震勘探剖面13条,523.5 km.区内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岩出露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储层与流体识别等技术一体化攻关,获得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结合勘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综合录井、测井等勘查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盆缘山区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流程。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结合:优选最佳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叠加及偏移成像,改善成像质量。探索应用地震储层反演与气层检测技术,预测页岩气"甜点"分布区,为部署井位提供基础。二维勘探精细标定出了2套目的层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区内断层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优选了2套目的层有利目标区,部署了2口参数井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黔湘秀山区块 页岩气 二维地震勘探 评价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2 位作者 吴艳婷 耿小烬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32,共4页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资源家底不清、"面上开花"困难、扶持政策不完善、环境压力大、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技术服务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的建设;明确政策扶持方向;构建环境评价指标,加强环境监管;探索降成本新思路;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重庆 资源量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口地区页岩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平 曾春林 程礼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22-226,共5页
重庆城口地区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区内早寒武世水井沱期沉积的一套浅海深水陆棚相页岩。本文通过对位于北大巴山的重庆城口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分析研究,结合区域钻井岩... 重庆城口地区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区内早寒武世水井沱期沉积的一套浅海深水陆棚相页岩。本文通过对位于北大巴山的重庆城口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分析研究,结合区域钻井岩心样品现场解吸及等温吸附含气特征,分析该区域页岩吸附气量与Toc、伊/蒙混层等指标相关性,综合总结复杂地区页岩含气特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为区域页岩气规模化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巴山 水井沱组 页岩气 含气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页岩气产业发展SWOT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游声刚 吴述林 +2 位作者 吴艳婷 陈雪娇 曾春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8期14-16,共3页
重庆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页岩气开发也首先在重庆地区取得突破。页岩气开发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具有发展页岩气产业的先天优势,如资源量丰富、工业基础强、有成功经验等... 重庆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页岩气开发也首先在重庆地区取得突破。页岩气开发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具有发展页岩气产业的先天优势,如资源量丰富、工业基础强、有成功经验等,同时重庆地区的页岩气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由于重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及关键技术和装备未完全实现国产化,造成资源量不确定、开发成本高以及可能的环境问题等;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威胁,总的来说就是要及时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克服劣势,尽量规避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重庆 SWOT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复杂裂缝扩展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潘林华 张烨 +2 位作者 陆朝晖 邓智 柳凯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页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岩石脆性大,天然裂缝发育。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储层易发生张性破坏和剪切破坏相结合的复合破坏,形成复杂网状裂缝,而网状裂缝的展布形态关系到页岩压裂方案的设计和压后产能的评估。针对页岩储层网状... 页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岩石脆性大,天然裂缝发育。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储层易发生张性破坏和剪切破坏相结合的复合破坏,形成复杂网状裂缝,而网状裂缝的展布形态关系到页岩压裂方案的设计和压后产能的评估。针对页岩储层网状裂缝扩展问题,基于流-固耦合方程和损伤力学原理,建立了二维网状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综合研究认为:水平主应力差增大,压裂裂缝分布长度增加,分布宽度降低,长宽比增大;压裂施工排量降低,压裂裂缝复杂程度降低,压裂裂缝分支数减少,分布长度增加,分布宽度降低,长宽比增大;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可能出现多裂缝干扰问题,部分压裂裂缝在延伸过程中止裂或者沟通两端射孔簇的压裂裂缝;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过程中,各个射孔簇形成的压裂裂缝分支长度差别较大,部分裂缝分支长度明显大于其他裂缝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天然裂缝 裂缝扩展 网状裂缝 损伤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杜严飞 吴财芳 +1 位作者 杨庆龙 薛佳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3,17,共6页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思想构建了适合于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潘庄CM1井为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煤层气井未来30天的产能变化,其产气量和产水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5%和3.88%,从而可为煤层气...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思想构建了适合于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潘庄CM1井为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煤层气井未来30天的产能变化,其产气量和产水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5%和3.88%,从而可为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的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煤层气井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综述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跃磊 李大华 郭东鑫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页岩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开发难度非常大,90%的页岩气井需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气效果,压裂技术是进行储层改造、提高产能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各种压裂技术,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及整理研究,简单介绍了页岩气压... 页岩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开发难度非常大,90%的页岩气井需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气效果,压裂技术是进行储层改造、提高产能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各种压裂技术,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及整理研究,简单介绍了页岩气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论述了目前应用于页岩储层改造的主要压裂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特点、适用性及各种压裂工艺间的差异性。同时,介绍了几种近些年发展产生的新型压裂技术,包括混合压裂技术、纤维压裂技术、通道压裂技术,以及在页岩储层压裂中的应用情况及展望。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刚刚起步,施工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了解各种压裂技术特点,寻找适合我国页岩储层的压裂技术,对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技术 技术特点 适用性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保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志平 程礼军 +2 位作者 刘俊峰 汪威 曾祥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3期4-6,17,共3页
通过对湖南保靖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广泛发育的一套滞留相暗色页岩厚度、埋深,有机碳、成熟度、有机质类型等有机地化指标以及孔隙度、渗透率、裂缝等储层物性参数、运聚特征和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暗色页... 通过对湖南保靖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广泛发育的一套滞留相暗色页岩厚度、埋深,有机碳、成熟度、有机质类型等有机地化指标以及孔隙度、渗透率、裂缝等储层物性参数、运聚特征和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暗色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参照国内外页岩气有利选区标准,并结合该区实际情况,优选了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保靖 龙马溪组 选区标准 概率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页岩气等温吸附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跃磊 李大华 +1 位作者 王青华 郭东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针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及修正的双朗格缪尔模型(D-Langmuir)在研究非均质吸附介质页岩等温吸附时,对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展开了新的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研究中将吸附系统内不同吸附介质的吸附特征转化为系统内压力的... 针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及修正的双朗格缪尔模型(D-Langmuir)在研究非均质吸附介质页岩等温吸附时,对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展开了新的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研究中将吸附系统内不同吸附介质的吸附特征转化为系统内压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对D-Langmuir模型进行压力修正,得到新的、适用于多吸附介质的P-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将以上模型应用于渝东南渝页1井共21个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平均误差在-0.012 0~80.021 2 m^3/t;D-Langmuir模型平均误差在-0.003 64~0.021 20 m^3/t;P-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的平方0.992 5≤R^2≤0.999 8,平均误差在-0.003 25~0.003 21 m^3/t,相比于Langmuir方程及D-Langmuir方程,P-Langmuir模型拟合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对更准确地评价页岩吸附气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系统 压力修正 吸附模型 P-Langmuir模型 渝页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潘林华 程礼军 +1 位作者 陆朝晖 岳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51,共6页
页岩储层低孔低渗,水平井多级压裂、重复压裂和多井同步压裂为主要的增产措施,压裂缝扩展和展布对于页岩压裂设计和施工、裂缝监测、产能评价至关重要。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力压裂室内实验是评价页岩复杂... 页岩储层低孔低渗,水平井多级压裂、重复压裂和多井同步压裂为主要的增产措施,压裂缝扩展和展布对于页岩压裂设计和施工、裂缝监测、产能评价至关重要。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力压裂室内实验是评价页岩复杂裂缝形态最直接的方法,但难以真实地模拟实际储层条件下的水力压裂过程;2扩展有限元、边界元、非常规裂缝扩展模型、离散化缝网模型、混合有限元法及解析和半解析模型为页岩气常用的复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真实地模拟页岩复杂裂缝扩展;3天然裂缝分布和水平主应力差共同决定页岩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天然裂缝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角度越小、水平主应力差越大,复杂裂缝网络形成难度越大;天然裂缝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角度越大、水平主应力差越小,越容易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研究结果可以为页岩储层缝网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和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水力压裂 压裂技术 裂缝扩展 室内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3 位作者 吴述林 吴艳婷 曾春林 程礼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3-196,共4页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储层,通过野外泥页岩剖面考察、岩心观察及扫描电镜、全岩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孔隙和...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储层,通过野外泥页岩剖面考察、岩心观察及扫描电镜、全岩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孔隙和微裂缝两大类,进一步可分为原生晶间孔、原生粒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页岩储层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认为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因素复杂,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矿物组分、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页岩埋深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霞 程礼军 +2 位作者 李克智 钟水清 朱洪涛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3期40-44,100-101,共5页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致密化程度高,破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施工摩阻高,微裂缝发育,酸压施工压力高、酸液滤失量大、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作用距离短,管柱腐蚀大,储层改造程度低,常规酸压改造增产效果差。大量现场应用试...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致密化程度高,破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施工摩阻高,微裂缝发育,酸压施工压力高、酸液滤失量大、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作用距离短,管柱腐蚀大,储层改造程度低,常规酸压改造增产效果差。大量现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胶凝酸液和温控变粘酸液体系、"前置液+胶凝酸"及其多级交替注入和闭合酸压等深度酸压工艺能有效降低地层滤失,延缓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管柱腐蚀,增加酸蚀作用距离,显著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和天然气增产稳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碳酸盐岩 深度 酸压 酸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纵横波速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礼军 潘林华 +2 位作者 张烨 邓智 陆朝晖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69,共5页
针对页岩层理发育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利用钻井取心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压缩条件下的超声波速度测试,获得了不同层理倾角、轴向载荷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呈U型变化趋势,弹性... 针对页岩层理发育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利用钻井取心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压缩条件下的超声波速度测试,获得了不同层理倾角、轴向载荷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呈U型变化趋势,弹性模量逐步增加,泊松比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初始纵横波速度增大;3)随着轴向载荷对页岩内部结构的影响,三轴压缩条件的纵横波速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4)页岩水化能增加纵横波速度,大幅度降低页岩的抗压强度;5)页岩动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比值与静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比值比较接近,相关性较好;6)在围压条件下,页岩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各向异性系数差别较小。实验结果对于认识和了解页岩的力学、超声波特性,以及声波测井的校正,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平层理 岩石力学 三轴压缩实验 轴向应力 纵横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簇间干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5
17
作者 潘林华 张士诚 +2 位作者 程礼军 陆朝晖 柳凯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是开发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关键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压裂改造的体积,达到提高油气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为了研究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簇间裂缝的干扰规律,基于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的基... 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是开发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关键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压裂改造的体积,达到提高油气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为了研究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簇间裂缝的干扰规律,基于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的基本方程,根据损伤力学基本理论,利用零厚度黏结单元模拟压裂过程中压裂裂缝起裂、延伸造成的损伤,建立了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裂缝扩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射孔簇数、射孔簇间距、储层参数、施工参数等对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簇间裂缝干扰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射孔簇数和射孔簇间距是影响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簇间裂缝干扰的最大的影响因素。利用该模型对某水平井压裂的射孔簇间距进行了优化,使得该井的油气产量比邻井明显提高,证明了模型对于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优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力压裂 “多段分簇”裂缝干扰 -固耦合 数学模型 有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钻井废水的机理和动力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德敏 夏宏 +1 位作者 门奇 程方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347,共5页
采用O3/MnO2催化氧化对经过混凝处理后的钻井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研究了O3/MnO2催化氧化去除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机理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O32-和HCO3-的存在对O3/MnO2催化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加入20 mmol/L的叔丁醇后,... 采用O3/MnO2催化氧化对经过混凝处理后的钻井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研究了O3/MnO2催化氧化去除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机理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O32-和HCO3-的存在对O3/MnO2催化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加入20 mmol/L的叔丁醇后,反应40 min时的CODCr去除率下降了32.52百分点,证明O3/MnO2催化氧化过程是羟基自由基主导作用机理,O3/MnO2催化氧化去除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拟合方程式为:[CODCr]t=-0.049 5t+0.000 9,相关系数R2=0.99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 钻井废水 机理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敏 张庆华 王麒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1,44,共4页
为了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超前预警,增强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能力,以赵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断层落差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S的影响,从而推断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影响范围:断层落差小... 为了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超前预警,增强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能力,以赵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断层落差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S的影响,从而推断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影响范围:断层落差小于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30m;断层落差为5~1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45m;断层落差大于1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预警 瓦斯地质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因素分析及区域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明显 张旭 谭显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对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统计分析,认为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地应力和突出煤体结构是影响突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矿井主采煤层M6-3、M7-2和M8区域为突出危险区,... 对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统计分析,认为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地应力和突出煤体结构是影响突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矿井主采煤层M6-3、M7-2和M8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因此在开采中应加强防突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石壕煤矿 区域危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