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军伟 阎雄 +3 位作者 郑军 周宝勇 殷永芳 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为10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中96例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例因黏连严重分离困难而... 目的:探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为10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中96例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例因黏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胆道手术用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手术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D多肽预处理改善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成名翔 李青 +6 位作者 梁绍勇 郝涌刚 袁智斌 涂兵 刘长安 龚建平 游海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16-2020,共5页
目的采用SD-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NBD多肽预处理供肝对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105只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NBD预处理组(24对动物,供体术前2 h经腹... 目的采用SD-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NBD多肽预处理供肝对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105只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NBD预处理组(24对动物,供体术前2 h经腹腔注射8 mg/kg的NBD多肽并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移植组(24对动物,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和假手术组(9只动物)。术后3、6、24 h分别处死动物,检测3组中ALT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取NBD预处理组和移植组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EMSA检量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IKK-2和IκBα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 NBD预处理组和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的ALT水平、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BD预处理组中ALT水平、NF-κB活性、p-IKK-2表达、TNF-α含量较移植组均明显降低(P<0.05);IκBα表达则较移植组明显增强(P<0.05);术后6 h,NBD预处理组中病理损伤、凋亡细胞较移植组明显减轻。结论 NBD多肽预处理供体可通过抑制供肝中NF-κB活性,有效改善肝移植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D多肽 NF-ΚB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华 阎雄 +5 位作者 吴忠均 孔宪炳 沈艾 张洪宾 唐晓琼 王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min和(215.00±22.01)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ml和(262.78±80.70)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d和(10.14±1.51)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腹腔镜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级脾蒂离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数据库分析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利民 叶钢 +2 位作者 邓川 代姣 赵海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563-1573,共11页
目的:探究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首先,采用cBioportal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情况和表达水平,OSskcm数据库和TISIDB数据库分析E2F3与黑色素瘤的预后和肿瘤免疫... 目的:探究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首先,采用cBioportal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情况和表达水平,OSskcm数据库和TISIDB数据库分析E2F3与黑色素瘤的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细胞的关系。接着,采用LinkedOmics数据库鉴定黑色素瘤中与E2F3表达相关的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利用Cytoscpae筛选Hub基因。最后,通过CMap数据库筛选治疗黑色素瘤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果: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变异率为约4%,突变位点有21个。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E2F3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E2F3基因的变异和表达水平升高与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缩短有关(P<0.05)。E2F3的CNA水平与pDC、Neutrophil、Act DC、Th17等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CXCL5、CCL13、CCR1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E2F3的甲基化水平与Th1、Neutrophil、Act DC等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CXCL16、CXCL12、CCR1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E2F3的表达水平与Th17、Tcm CD4、Th1等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CXCL 16、CCL 22、CCL 2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黑色素瘤中UHRF1BP1等96个基因的表达与E2F3的表达呈显著相关(|cor|≥0.5,P<0.05),以上基因主要与RNA转运、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生物生成、细胞周期等通路有关;其中,WDR12、WDR43、RBM28、UTP18、DKC1、PAK1IP1、DDX31、TEX10、TRUB1、TRMT61B是前10位hub基因。YC-1、辛伐他汀、细胞松弛素-d、Deforolimus和细胞松弛素-b可能是治疗黑色素瘤的5种潜在小分子化合物。结论:E2F3基因突变和表达水平升高与黑色素瘤的不良预后有关,可通过影响不同肿瘤免疫浸润细胞亚型的表达参与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其可能是黑色素瘤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E2F3 数据库 突变 免疫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