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池持续引流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
1
作者 文唐敏 苏俊 +6 位作者 谭嘉禾 辛元君 车旭东 梁译丹 邓杰文 杨小林 何朝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AHC的患者82例。以出院半年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为预后结局,对人口学因素、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严重程度、既往史、血管痉挛、腰池引流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WFNS、Hunt-Hess、mFisher、腰池引流时间、分流依赖、脑血管痉挛、腰池引流量可影响患者预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评分WFNS(OR:3.25,95%CI:1.11~9.48)、mFisher高分级(OR:3.66, 95%CI:1.08~12.35)、发生分流依赖(OR:15.56,95%CI:1.22~198.57)与脑血管痉挛(OR:22.24,95%CI:3.08~160.68)是影响mRS的独立危险因素,腰池引流量(OR:0.57, 95%CI:0.40~0.82)是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面积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AUC:0.898(95%CI:0.935~0.861)];通过Bootstrap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很好的区分能力[C-index:0.950(95%CI:0.904~0.996);校正C-index:0.934]。结论 增加腰池引流量是aSAH术后发生AHC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并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腰池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唐敏 陈才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74-2479,共6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9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9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位置、发生出血的次数、入院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是否行腰大池引流术、是否行脑室外引流、是否颅内感染。99例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发生慢性脑积水30例,未发生脑积水6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高和多次出血明显增加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P<0.05)。χ2检验结果显示:出血破入脑室、脑内血肿、腰大池引流、脑室外引流以及颅内感染等明显增加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脑室(P=0.003)、合并脑内血肿(P=0.005)、Hunt-Hess分级较高(P=0.006)、Fisher分级较高(P=0.011)、行脑室外引流(P=0.005)、行腰大池引流(P=0.008)、颅内感染(P=0.039)。结论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内血肿、高等级的Hunt-Hess与Fisher分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颅内感染等均是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血肿清除并包膜切除术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才华 江川 蔡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892-1892,1895,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伴有厚壁者由于血肿壁坚厚,脑组织受压时间较长,脑复张欠佳,残腔积液、积气和血肿复发常见,在处理上更复杂。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伴有厚壁者由于血肿壁坚厚,脑组织受压时间较长,脑复张欠佳,残腔积液、积气和血肿复发常见,在处理上更复杂。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其中61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另4例因术前CT提示血肿包膜增厚,手术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包膜切除,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开颅手术 包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