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起于务实志存于高远--记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伟
1
作者 何君林 曾尚青 何东山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走进长寿区人民医院.呈现在眼前的是优美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施、舒适的病房、微笑和蔼的白衣天使……人们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长寿区人民医院真正“脱胎换骨”了!熟悉这家医院的人都知道,医院翻天覆地的巨变仅仅发生在最近5年时... 走进长寿区人民医院.呈现在眼前的是优美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施、舒适的病房、微笑和蔼的白衣天使……人们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长寿区人民医院真正“脱胎换骨”了!熟悉这家医院的人都知道,医院翻天覆地的巨变仅仅发生在最近5年时间.发生在院长黄伟全面主持医院工作以来的这几年。用该院一位普通医生的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 长寿区 党委书记 院长 重庆市 务实 医疗设施 白衣天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9767名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龙金凤 丁福 +6 位作者 伍小群 徐志会 黄易 张莉 赵燕妮 杨龙 舒小童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09-3017,共9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庆市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提升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9767名临床护士,采用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调... 目的:调查重庆市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庆市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提升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9767名临床护士,采用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767名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总得分为(2.29±0.81)分,其中专业素养能力得分最高[(2.39±0.69)分],其次为专业实践能力[(2.34±0.82)分]、专业发展能力[(2.14±0.90)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科室、护龄、医院等级、医院性质和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等是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重庆市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重庆市应尽快启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在聚焦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全面提升的前提下,着重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同时注意专业发展能力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老年护理能力 老年护理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10 183例多中心来源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秦凤媛 李锋 +8 位作者 王显碧 黄庆益 周云 苟洪波 龚玲 邓芳 李渠北 符州 舒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情况,为重庆市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区及周边区县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的6所医院共10183名(男6245例,女393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情况,为重庆市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区及周边区县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的6所医院共10183名(男6245例,女393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于1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的占61.40%。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前3位疾病为:支气管哮喘(45.71%)、慢性咳嗽(22.79%)、变应性鼻炎(16.06%)。在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腺样体肥大、结膜炎中,吸入性阳性率高于食入性阳性(P<0.05);但是,过敏性皮炎中食入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阳性率(P=0.007)。不同吸入性过敏原在不同阳性反应强度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户尘螨、粉尘螨以“+++”至“++++”阳性反应为主;不同食入性过敏原在不同阳性反应强度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鸡蛋以“+++”至“++++”阳性反应为主。不同花粉中玉米花粉作为过敏原阳性占比最高,为6.62%。不同年龄组在不同性别之间的过敏原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4),其中3~6岁组相比于6~18岁组过敏原阳性占比更高,且男孩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高于同年龄组女孩(P=0.006)。不同年龄过敏原阳性检出结果显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呈递增趋势,食入性过敏原1岁以内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季度之间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第一季度比第三季度低(P=0.000),第二季度比第三季度高(P=0.004),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低(P=0.049)。结论:重庆地区儿童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蟑螂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海蟹、鸡蛋、海虾为主;倾向于低年龄段(3~6岁)、男性、4~6月高流行趋势,并且主要以呼吸道疾病形式检出。本研究为重庆市儿童过敏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试验 过敏性疾病 皮肤点刺试验 儿童 过敏性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级医院管理创新与驱动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乔正荣 何东山 郭朝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74,共2页
公立医院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走创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创新医院管理,就是要逐渐从封闭型医院转变成为开放型医院,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机制和模式。从实施动态化资源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人性... 公立医院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走创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创新医院管理,就是要逐渐从封闭型医院转变成为开放型医院,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机制和模式。从实施动态化资源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人性化服务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城市区级医院管理创新驱动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池持续引流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
5
作者 文唐敏 苏俊 +6 位作者 谭嘉禾 辛元君 车旭东 梁译丹 邓杰文 杨小林 何朝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AHC的患者82例。以出院半年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为预后结局,对人口学因素、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严重程度、既往史、血管痉挛、腰池引流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WFNS、Hunt-Hess、mFisher、腰池引流时间、分流依赖、脑血管痉挛、腰池引流量可影响患者预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评分WFNS(OR:3.25,95%CI:1.11~9.48)、mFisher高分级(OR:3.66, 95%CI:1.08~12.35)、发生分流依赖(OR:15.56,95%CI:1.22~198.57)与脑血管痉挛(OR:22.24,95%CI:3.08~160.68)是影响mRS的独立危险因素,腰池引流量(OR:0.57, 95%CI:0.40~0.82)是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面积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AUC:0.898(95%CI:0.935~0.861)];通过Bootstrap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很好的区分能力[C-index:0.950(95%CI:0.904~0.996);校正C-index:0.934]。结论 增加腰池引流量是aSAH术后发生AHC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并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腰池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无菌体液感染患者归因危险度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13 位作者 刘丁 郑小芳 邱荷语 吴淑梅 吴晓英 崔金兰 谢首佳 夏琴 何莉 刘晞照 舒昌惠 李荣琴 陶红英 陈泽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按1∶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计算AR。结果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非感染组患者为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AR为10.2%(95%CI:-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结论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归因危险度 预后 无菌体液 多中心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7
作者 刘奕武 沈雄飞 程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87,共3页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借鉴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论,从胚胎发育解剖学角度指导手术,可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预后,降低局部复发率。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提出是对结肠癌手术理念的一种革新,有可能成为一种新...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借鉴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论,从胚胎发育解剖学角度指导手术,可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预后,降低局部复发率。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提出是对结肠癌手术理念的一种革新,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范化手术。为了解近年来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提出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后rhEPO对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代喻兵 骆文龙 +4 位作者 陈红江 聂江华 方黎 赖晓霏 李晶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受损面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rhEPO治疗组(n=25)、对照组(n=25)、假手术组(n=25),50只大鼠建立左侧面神经...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受损面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rhEPO治疗组(n=25)、对照组(n=25)、假手术组(n=25),50只大鼠建立左侧面神经干损伤动物模型,rhEPO组大鼠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rhEPO(5000U/kg),连续两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3、7、14、21、28天采用Toluidine blue染色计算面神经元存活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从伤后第7天开始治疗组和对照组左侧面神经元存活率逐渐下降,每个时间点治疗组面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伤后第3天未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第7天见表达,第14天数量达高峰,治疗组在伤后第7、14、21天面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伤后第3天对照组见Caspase-3表达增加,第14天达高峰,第28天仍见少许表达,治疗组在各时间点Caspase-3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PO对受损大鼠面神经元有保护作用;降低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rhEPO治疗创伤性面瘫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俊莉 付显芬 +1 位作者 甘秀妮 周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由医护参与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结合ISBAR沟通工具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联合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由医护参与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结合ISBAR沟通工具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联合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全程。实施前后对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施后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短于和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的应用,能让医护之间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治疗护理更具针对性,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查房 ISBAR沟通工具 ICU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杆菌噬菌体Leo生物学特性及抗结核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莉莎 邬亭亭 +3 位作者 刘平 张莉 姚义勇 郭述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明确分支杆菌噬菌体Le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结核作用,为"鸡尾酒疗法"筛选候选噬菌体。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制备噬菌体Leo,观察噬菌斑形态;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提取噬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确定其核酸类型;以不同... 目的明确分支杆菌噬菌体Le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结核作用,为"鸡尾酒疗法"筛选候选噬菌体。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制备噬菌体Leo,观察噬菌斑形态;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提取噬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确定其核酸类型;以不同MOI扩增噬菌体Leo,确定最佳MOI及最低MOI;通过一步生长曲线,确定潜伏期及裂解量;采用终点滴定反浊法测定耻垢分支杆菌对噬菌体Leo的耐受突变率;检测噬菌体Leo对酒精、温度的耐受性及在不同pH下的裂解能力;通过体外杀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明确噬菌体Leo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 Leo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缘清晰,含对称的多面体头部,直径(70±3.0)nm,可弯曲的尾部,尾长(211±31.7)nm;其基因组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BglⅠ切开;最佳MOI为0.0 0001,最低MOI为0.0 001,潜伏期为150min,裂解量74,耐受突变率为10-7。Leo对温度、酒精敏感,在pH 7.4和pH 5.0时均能裂解宿主菌。Leo作用于结核分支杆菌72h后,Leo组菌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分支杆菌噬菌体Leo属长尾噬菌体科,双链DNA噬菌体,能够杀灭结核分支杆菌,可作为"鸡尾酒疗法"的候选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杆菌噬菌体Leo 生物学特性 结核分支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多 邓述恺 陈思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感染性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及抗结核潜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甘易玲 刘平 +1 位作者 邬亭亭 郭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3-1327,1332,共6页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Phred/Phrad/Consed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连接重叠群缺口。通过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软件、Glimmer ...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Phred/Phrad/Consed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连接重叠群缺口。通过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软件、Glimmer 3.0基因预测软件、共线性分析及构建DNAⅢ的系统发育树等对DNAⅢ基因组的遗传学信息进行分析。检测DNAⅢ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并行体外抗结核菌实验。结果 DNAⅢ基因组是含39 520 bp的线性双链DNA,G+C含量是66.83%,不含tRNA和串联重复序列;DNAⅢ有60个基因,gene 32编码整合酶,但未发现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DNAⅢ与Angel和BPs核苷酸序列相似度高,且具有清晰的共线性;与DNAⅢ关系最近的是Liefie。DNAⅢ对温度、乙醇及酸碱度均敏感;抗结核菌实验第1、2、3天的DNAⅢ组结核菌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Ⅲ是一株能有效杀灭结核菌的G簇烈性分枝杆菌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DNAⅢ 基因组 结核菌 抗结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小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云锋 程洪林 +3 位作者 张尧 王德林 蒲军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51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方法:静脉采用套扎式吻合,将供肾下腔静脉穿过导管,外翻套扎于导管,将其插入受体肾静脉内,套扎受体肾静脉于腔静脉外,完成静脉端端吻合;动脉采用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方法:静脉采用套扎式吻合,将供肾下腔静脉穿过导管,外翻套扎于导管,将其插入受体肾静脉内,套扎受体肾静脉于腔静脉外,完成静脉端端吻合;动脉采用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开放血管后供肾颜色正常,动脉搏动正常,静脉充盈好,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静脉吻合(10±5)min,动脉吻合(10±5)min,膀胱瓣吻合2~5 min,总手术时间40~60 min。结论:采用改良的套扎式原位静脉吻合和膀胱瓣吻合,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军伟 阎雄 +3 位作者 郑军 周宝勇 殷永芳 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为10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中96例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例因黏连严重分离困难而... 目的:探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为10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中96例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例因黏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胆道手术用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手术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噬菌体Leo的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莉莎 邬亭亭 +1 位作者 刘平 郭述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筛选能有效裂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并了解其生物学和遗传学信息。方法双层平板法扩增噬菌体,观察噬菌斑形态;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单斑法检测噬菌体宿主谱。采用λ噬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得到的DNA序列用P... 目的筛选能有效裂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并了解其生物学和遗传学信息。方法双层平板法扩增噬菌体,观察噬菌斑形态;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单斑法检测噬菌体宿主谱。采用λ噬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得到的DNA序列用Phred/PhraD/Consedh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重叠群缺口。采用DNAStar软件包、Glimmer3.0基因预测软件、Promoter prediction/Prokaryotic程序进行基因成分分析,基因功能预测,启动子区预测,并同时对Leo作共线性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噬菌体Leo由多面体头部和尾部构成,头部直径(70.0±3.0)nm,尾长(211.0±31.7)nm。其噬菌斑清晰透明,能裂解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Leo基因组全长39 981bp,GC含量66.86%,含3个可能的启动子区,不含串联重复序列和tRNA区。Leo含59个基因,gene32编码整合酶,不含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和不利基因,Leo与BPs和Angel相似性最高。结论噬菌体Leo是一株不含不利基因的裂解性噬菌体,能裂解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作为鸡尾酒疗法的候选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噬菌体Leo 基因组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Chy5的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莉莎 刘平 +1 位作者 邬亭亭 郭述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2-468,共7页
目的筛选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溶源性噬菌体,了解其生物学及遗传学信息。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噬菌体;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单斑法测定宿主谱;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随机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包分析基因组成分,Glimmer3.0、GeneMark软件... 目的筛选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溶源性噬菌体,了解其生物学及遗传学信息。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噬菌体;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单斑法测定宿主谱;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随机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包分析基因组成分,Glimmer3.0、GeneMark软件预测基因功能,同时做共线性分析。分离溶源菌,通过紫外线诱导试验、超免反应验证噬菌体溶源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新的噬菌体Chy5,其头部直径(61.5±1.4)nm,尾部长度(114.1±2.1)nm,为长尾噬菌体,可感染敏感及耐药结核菌株。Chy5基因组全长51214 bp,G+C含量63.60%,与噬菌体D29基因组最相似,有88个推定基因,含有编码整合酶和阻遏蛋白的基因以及attP位点。经紫外线诱导Chy5溶源菌可形成噬菌斑,Chy5与其溶源菌共培养会发生超免反应。结论分离到一株新的能感染敏感及耐药结核菌的溶源性噬菌体Chy5,其基因组与噬菌体D29相似,有望应用于构建荧光报告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噬菌体Chy5 基因组 结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D多肽预处理改善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名翔 李青 +6 位作者 梁绍勇 郝涌刚 袁智斌 涂兵 刘长安 龚建平 游海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16-2020,共5页
目的采用SD-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NBD多肽预处理供肝对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105只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NBD预处理组(24对动物,供体术前2 h经腹... 目的采用SD-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NBD多肽预处理供肝对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105只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NBD预处理组(24对动物,供体术前2 h经腹腔注射8 mg/kg的NBD多肽并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移植组(24对动物,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和假手术组(9只动物)。术后3、6、24 h分别处死动物,检测3组中ALT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取NBD预处理组和移植组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EMSA检量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IKK-2和IκBα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 NBD预处理组和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的ALT水平、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BD预处理组中ALT水平、NF-κB活性、p-IKK-2表达、TNF-α含量较移植组均明显降低(P<0.05);IκBα表达则较移植组明显增强(P<0.05);术后6 h,NBD预处理组中病理损伤、凋亡细胞较移植组明显减轻。结论 NBD多肽预处理供体可通过抑制供肝中NF-κB活性,有效改善肝移植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D多肽 NF-ΚB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华 阎雄 +5 位作者 吴忠均 孔宪炳 沈艾 张洪宾 唐晓琼 王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min和(215.00±22.01)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ml和(262.78±80.70)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d和(10.14±1.51)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腹腔镜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级脾蒂离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影像特征对乳腺癌激素受体、HER-2及三阴性乳腺癌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代婷 苏桐 +4 位作者 王锐 杨鸿羽 赵青 吕发金 欧阳祖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7,共11页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图像特征联合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图像特征联合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行乳腺MRI检查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DCE-MRI图像及定量参数,其中242例为训练组,74例为验证组。根据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分为激素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按照HER-2表达情况分为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根据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状态分为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TNBC)。比较训练组中不同类型乳腺癌MRI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联合部分影像征象及定量参数预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与TNBC,构建出相应的列线图,利用验证组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估预测模型效能。结果 训练组中病灶大小、形状、毛刺、内部强化特征(internal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IEC)、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 NME)、子灶、周围血管增多、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改变等乳腺DCE-MRI图像特征在乳腺癌不同免疫组化结果及分子亚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定量参数中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olume fraction of extravascular extra vascular space, Ve)则是激素受体阳性组大于阴性组(P<0.001),而TNBC的Ve小于NTNBC (P<0.001)。毛刺(P<0.001)、IEC(P=0.041)、NME(P=0.006)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P=0.029)可以鉴别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乳腺癌。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46(95%CI:0.681~0.81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8%、52.9%及72.3%。验证组的AUC为0.829(95%CI:0.730~0.926),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7%、74.1%及77.0%。肿块形状(P=0.050)、毛刺(P=0.016)、NME(P=0.013)及腋窝淋巴结肿大(P<0.001)与HER-2阳性乳腺癌显著相关,结合上述特征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预测模型的AUC为0.733(95%CI:0.665~0.800),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5.6%、82.0%及73.1%。验证组的AUC为0.649(95%CI:0.507~0.79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3.6%、65.4%及64.9%。联合病灶大小(P=0.010)、乳头改变(P=0.016)及Ve(P=0.007)构建的TNBC预测模型,训练组的AUC为0.689(95%CI:0.600~0.779),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0.0%、52.5%及57.0%,验证组的预测模型AUC为0.794(95%CI:0.662~0.927),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6.7%、67.8%及71.6%。训练组及验证组中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及TNBC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均表明模型的一致性较高。DCA曲线显示,在较大阈值范围内,使用该模型具有的净收益更高。结论 乳腺癌DCE-MRI的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与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状态相关,具备无创预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及TNBC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患者左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孙山 黄鹏翰 +2 位作者 梅攀 易斌 鲁开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81-483,487,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患者左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5例行全身麻醉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观察麻醉... 目的:研究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患者左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5例行全身麻醉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30rain、术后1d研究病例炎症因子TNF-α、CRP、IL-6、IL-8的变化以及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30S(T3)及置入喉罩3min(T4)4个时间点左心功能指标LVEDV、LVEF、SV、CO、Ea、Aa、Sa、TDIE/A、Tei变化情况。结果:术中30min、术后1d两组TNF-α、CRP、IL-6、IL-8均较本组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升高幅度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T2~T4各时间段,两组除LVEDV变化不明显(P〉0.05)外SV、LVEF、TIDE/A、Tie较T1时明显上升(P〈0.05),而CO、Ea、Aa、Sa较T1时明显下降(P〈0.05),且各时间段观察组SV、LVEF、Sa、TIDE/A、Tie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潮气量法麻醉诱导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小于常规静脉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七氟醚 潮气量法 炎症因子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