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美 刘飞 +2 位作者 刘晓冉 张琦 刘思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4-135,139,共3页
利用1987—2017年铜梁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统计铜梁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铜梁区光能、热能、水资源以及气象灾害情况。结果表明,近31年铜梁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有所差异,便于... 利用1987—2017年铜梁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统计铜梁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铜梁区光能、热能、水资源以及气象灾害情况。结果表明,近31年铜梁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有所差异,便于发展立体农业。区境内海拔低于400 m的地区可适宜发展一些对光温条件要求较低的热带作物、果品、林木等,其余地区可发展喜温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 热能 水资源 气象灾害 铜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北碚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吉莉 刘晓冉 +1 位作者 陈建美 张新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_(3)浓度除夏季有一个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3个季节和年平均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全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且呈增加趋势。O_(3)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PM_(2.5)与气温、降水及风速呈负相关。基于KNN算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评估表明,减排对O_(3)污染平均贡献率在-4.7%左右,对PM_(2.5)污染平均贡献率为-52%,气象条件对O_(3)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17%左右,对PM_(2.5)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7%左右。该大气污染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空气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空气质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模型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磊 廖向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1-133,140,共4页
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支撑灾害防治统筹管理能力、加强区域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提高精细化防灾减灾的效力,本文以重庆市铜梁区为研究范围,集成气象、水利、交通、... 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支撑灾害防治统筹管理能力、加强区域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提高精细化防灾减灾的效力,本文以重庆市铜梁区为研究范围,集成气象、水利、交通、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等多元异构数据,通过倾斜摄影测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虚拟全景与实景三维监管平台,实现从现场到终端的实景展示、实时指挥、智能预警和动态响应,进一步深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应用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实景三维 倾斜摄影测量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供水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4
作者 张琦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5期75-75,共1页
城镇供水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饮水安全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宜,保障百姓有水可用和水质安全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努力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要保证老百姓最终能安全有效地用到水,必须从细节出发,做好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和防御工作。气象灾... 城镇供水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饮水安全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宜,保障百姓有水可用和水质安全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努力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要保证老百姓最终能安全有效地用到水,必须从细节出发,做好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和防御工作。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暴雨、雷电、高温、干旱、冰冻、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 气象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强 倪超 +4 位作者 范莉 唐余学 罗孳孳 方丽 蔡国强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69-75,共7页
为做好重庆重要特色经济作物茎瘤芥的产量预报,本研究耦合光、温、水与茎瘤芥产量形成的供需关系,以预报日前不同生育期气象资料作为参考数据集,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茎瘤芥幼苗—... 为做好重庆重要特色经济作物茎瘤芥的产量预报,本研究耦合光、温、水与茎瘤芥产量形成的供需关系,以预报日前不同生育期气象资料作为参考数据集,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茎瘤芥幼苗—瘤茎膨大期气候适宜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相关性优于仅考虑瘤茎膨大期的分析结果。采取幼苗—瘤茎膨大期以及仅瘤茎膨大期两类参考数据集建立茎瘤芥瘤茎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幼苗—瘤茎膨大期作为参考数据集的计算模型表现更佳,不同起报时间瘤茎产量预报准确率平均值92.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值0.196;丰歉趋势准确率平均值68.2%。说明幼苗期气象条件对茎瘤芥瘤茎产量形成有一定贡献,考虑幼苗期气象要素的气候适宜指数能够更好地解释气象条件对茎瘤芥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2017—2019年气象数据和产量数据对产量丰歉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各年度产量预报准确率基本在90%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能够以较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茎瘤芥产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报 气象产量指数 气候适宜度指数 茎瘤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