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蒋欣益 杨霁 +3 位作者 柴召午 宋锦璘 邓锋 王智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自体骨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在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制备牙周骨缺损模型,根据分组,自体骨移植后,实验1组和2组采用LIPUS处理20 min.d-1,超声强度为30 mW.cm-2,实验1、3组植入Bio-Gide胶原膜。在LIPUS处理6、8周后处死Beagle犬,对各组尖牙牙周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各组牙周骨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Micro-CT检测分析表明,各组6周与8周时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的骨组织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新生骨量最多。结论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BR结合可能更有利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骨组织再生 骨缺损 修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声造影示踪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丁炎 夏纪筑 +2 位作者 丁雅明 贺雪梅 白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通过与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示踪法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前景。方法: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24只,皮下注射SonoVue,超声造影显像SLN,观察其造影增强情况;再经皮下注射MB示踪;行腋... 目的:通过与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示踪法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前景。方法: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24只,皮下注射SonoVue,超声造影显像SLN,观察其造影增强情况;再经皮下注射MB示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除SLN并行AE1/AE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只瘤兔超声造影检出回声均匀性增强的SLN 12个,回声不均匀性增强和部分充盈缺损的SLN 22个;MB示踪法检出SLN 32个;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SLN 38个。以手术切除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检出率(89.47%)与MB示踪法检出率(84.2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免疫组化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敏感性(95.24%)与MB示踪法敏感性(91.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特异性(84.62%)和准确性(91.18%)均明显高于MB示踪法特异性(26.67%)和准确性(65.79%)(P<0.05)。结论: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显像乳腺癌SLN有较高的检出率、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与MB示踪法比较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检测SLN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亚甲蓝示踪 AE1/A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联合SonoVue损伤含较大血管肝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艳 李全义 +3 位作者 王琦 龚晓波 李发琪 白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HIFU联合SonoVue辐照含有较大血管的靶组织时形成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0只南江黄羊正常肝脏进行直线扫描,选择含有3mm血管肝脏组织作为靶区,试验组HIFU辐照前静脉注射SonoVue,对照组不注射SonoVu... 目的:探讨HIFU联合SonoVue辐照含有较大血管的靶组织时形成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0只南江黄羊正常肝脏进行直线扫描,选择含有3mm血管肝脏组织作为靶区,试验组HIFU辐照前静脉注射SonoVue,对照组不注射SonoVue。于治疗24h后过量麻药处死动物,测量肝脏损伤长、宽以及厚,比较有SonoVue组和无SonoVue组凝固性坏死出现率以及凝固性坏死体积有无差异。结果:损伤深度为30mm,靶组织内含有3mm血管时,HIFU联合SonoVue能够有效的形成损伤,有SonoVue组和无SonoVue组凝固性坏死出现率以及凝固性坏死体积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靶组织内含有较大血管时,SonoVue能够提高HIFU治疗效率,有效的形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增效 SONOVUE 血管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丽 陈文直 +4 位作者 陈锦云 温海燕 邓勇斌 张蓉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权:消融前高、等、低信号分别占1.2%、91.3%和7.5%;消融后依次占83.8%、16.2%、0;消融后高信号肌瘤消融率100%(67/67),等信号肌瘤消融率46.2%(6/13),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信号变化(均变成高信号)66个肌瘤,消融率100%(66/66),信号不变14个肌瘤,消融率50%(7/14),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T1加权高信号区域体积与消融体积直线相关(r=0.93,P<0.05)。T2加权信号变化与消融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早期MRI的T1加权高信号,可成为判断肌瘤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消融 磁共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与微波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杜经纬 张丽 +1 位作者 王丽洪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微波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 alallergic rhinitis,PAR)临床疗效并探讨前者的优越性。方法:219例PAR患者随机分组,143例为治疗组,用CZB型鼻炎治疗仪治疗,76例为对照组,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qu...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微波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 alallergic rhinitis,PAR)临床疗效并探讨前者的优越性。方法:219例PAR患者随机分组,143例为治疗组,用CZB型鼻炎治疗仪治疗,76例为对照组,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结果:术后共随访12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月:治疗组97.9%,对照组94.7%(P>0.05);6月:治疗组89.5%,对照组85.5%(P>0.05);12月:治疗组81.1%,对照组68.4%(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疗效更持久,注重保护鼻腔生理功能,安全性高、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物理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微波 变应性鼻炎 常年性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芬太尼镇静镇痛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丽 陈文直 +4 位作者 陈锦云 张蓉 邓勇斌 汪清玲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消融过程中给予枸橼酸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观察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及ramsay镇静深度评级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①ramsay评级... 目的: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消融过程中给予枸橼酸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观察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及ramsay镇静深度评级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①ramsay评级为3.41±0.68(1~4级);②疼痛评分3.6±0.9(1~8分),81.7%(58/71)评分小于4分;③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枸橼酸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方案用于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 镇静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空化及其与回声、热效应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杰(综述) 易华容(审校) +1 位作者 王彬(审校) 李发琪(审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96-1898,共3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正在成为医学上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HIFU治疗中的空化一直是HIFU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HIFU治疗中的空化及其与回声、热效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空化 回声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剂量与生物学焦域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贺雪梅 熊欣 +2 位作者 邹建中 李发琪 龚晓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4-656,共3页
目的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其产生的生物学焦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头频率1.6MHz)定点辐照方式消融离体牛肝组织,消融深度固定为20mm。声功率为60~200W,对应每级声功率,消融时间分别为1~20s。相同剂量重... 目的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其产生的生物学焦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头频率1.6MHz)定点辐照方式消融离体牛肝组织,消融深度固定为20mm。声功率为60~200W,对应每级声功率,消融时间分别为1~20s。相同剂量重复3次。消融毕观察靶区形态特征,测量坏死区域长、宽径,计算形态指数和面积。结果生物学焦域形态具有多样性,形态指数随消融剂量增大而变小。生物学焦域与超声消融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y=0.0164X1.0591,R2=0.9238,P<0.05)。结论了解超声消融剂量与生物学焦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融过程中选择消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生物学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温度图及信号强度值在超声开放家兔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彧 程远 +4 位作者 杨延庆 梅杰 李发琪 王智彪 刘映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MR温度图和信号强度值在检测聚焦超声波联合微泡开放家兔血脑屏障中的作用。方法:35只家兔分空白对照组、单微泡组、单超声波组和超声波+微泡组,以频率1.1MHz,功率6W,照射时间6秒、8秒、10秒、12秒、14秒、16秒、20秒。应用MR... 目的:探讨MR温度图和信号强度值在检测聚焦超声波联合微泡开放家兔血脑屏障中的作用。方法:35只家兔分空白对照组、单微泡组、单超声波组和超声波+微泡组,以频率1.1MHz,功率6W,照射时间6秒、8秒、10秒、12秒、14秒、16秒、20秒。应用MRGRE序列实时监测靶点峰值温度,MR增强扫描照射点信号强度值SI0、照射点增强前后信号强度改变值SI1及照射点和对侧脑组织对应点信号强度差值SI2,以观察靶点BBB开放,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照射点峰值温度随照射时间增加而升高。在照射时间14秒、峰值温度下SI1、SI2与照射时间和峰值温度成正向变化关系;而照射时间超过14秒、峰值温度大于51.5℃,SI1、SI2反而降低。组织病理学提示照射时间超过14秒、峰值温度大于51.5℃情况下脑组织出现坏死。结论:将MR温度图和MR信号强度检测相结合,可以检测聚焦超声波联合微泡开放家兔血脑屏障开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温度图 血脑屏障 聚焦超声波 信号强度 BBB 脑组织 微泡 强度值 家兔 照射时间 峰值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无创测温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活体羊肝组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菲 沈洁 +4 位作者 邹建中 王琦 刘映江 胡晓 王智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4-185,188,共3页
目的磁共振成像(MRI)无创测温技术实时监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活体羊肝组织的靶区温度,观察靶区温度的分布特点。方法MRI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RIgHIFU)定点连续辐照羊肝组织,GRE-T-MAP序列实时监测靶区温度并采集3s,6s,10... 目的磁共振成像(MRI)无创测温技术实时监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活体羊肝组织的靶区温度,观察靶区温度的分布特点。方法MRI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RIgHIFU)定点连续辐照羊肝组织,GRE-T-MAP序列实时监测靶区温度并采集3s,6s,10s的温度图。结果GRE-T-MAP每3~4s采集一幅以不同颜色标示的温度图像:同一层面,靶区中心温度最高,周围依次降低;焦点层面的平均温度比其前、后层面高。靶区温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高,辐照10s时焦点层面平均温度(63.03±5.39)℃,最高温度(76.19±2.98)℃。结论GRE-T-MAP序列能准确获取靶区及其周围的温度范围,MRI测温技术可用于评价HIFU辐照活体动物肝脏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 无创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丽萍 李成志 +1 位作者 刘毅 范秀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04-140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门诊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40 ml组(A组)30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20 ml组(B组...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门诊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40 ml组(A组)30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20 ml组(B组)30例,1%利多卡因40 ml组(C组)30例,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及聚焦超声治疗的效果。结果A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值为(1.60±0.86)分,辐照时间(1 246.07±421.16)s,一次性治愈率70%;B组VAS值为(1.77±0.90)分,辐照时间(1 606.40±503.72)s,一次性治愈率93.33%;C组VAS值为(8.57±1.22)分,辐照时间(1 203.67±393.65)s,一次性治愈率63.33%。A、B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B组浸润麻醉用药量小,一次性治愈率高于A、C组。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降低局部浸润麻醉时的疼痛,提高聚焦超声治疗一次性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表面麻醉 超声疗法 外阴白色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免疫HIFU治疗后活化T淋巴细胞在荷瘤鼠肿瘤局部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纪筑 伍烽 冉立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荷瘤鼠肿瘤局部的功能变化。方法 32只C57BL/6J近交系正常小鼠在H22肝癌移植后7天分别接受HIFU治疗(HIFU组,n=16)和HIFU假照治疗(假照组,n=16)。治疗后14天,...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荷瘤鼠肿瘤局部的功能变化。方法 32只C57BL/6J近交系正常小鼠在H22肝癌移植后7天分别接受HIFU治疗(HIFU组,n=16)和HIFU假照治疗(假照组,n=16)。治疗后14天,分离两组荷瘤鼠和正常C57BL/6J鼠(对照组,n=16)的脾淋巴细胞。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体外杀伤活性;另选30只C57BL/6JH22荷瘤鼠随机分为过继免疫HIFU组、过继免疫HIFU假照组和过继免疫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之前提取的淋巴细胞。输注7天后处死小鼠,手术取出肿瘤组织块,制成单细胞悬液,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结果与假照组和对照组比较,HIFU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7天,与过继免疫假照组和过继免疫对照组比较,过继免疫HIFU组能分泌INF-γ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肿瘤局部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肿瘤 免疫治疗 过继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VX2移植瘤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霞 王雁 +2 位作者 邹海蓉 邹建中 李崇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VX2兔肝肿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72只荷瘤兔按剂量随机分0W、60W、80W、100W、120W、140W、160W、180W、200W共9个组,单次辐照后24h处死,检测PCNA在VX2肿瘤靶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VX2兔肝肿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72只荷瘤兔按剂量随机分0W、60W、80W、100W、120W、140W、160W、180W、200W共9个组,单次辐照后24h处死,检测PCNA在VX2肿瘤靶区及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表达情况。结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PCNA在VX2肿瘤靶区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且功率<100W时,阳性表达率与辐照剂量呈线性负相关;PCNA在交界处阳性表达率先上升后下降(P<0.05),但其与辐照剂量间无线性相关性。结论了解HIFU单次辐照剂量与PCNA表达规律之间的关系有利于HIFU治疗选择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PCNA 抑制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S100A6对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的增殖、凋亡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英华 卫佳 +5 位作者 李星星 吴丽美 马闻 张彦 何通川 周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S100A6对骨肉瘤细胞株U2OS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S100A6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浓度依赖性,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检测S100A6对U2OS增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及... 目的:探讨外源性S100A6对骨肉瘤细胞株U2OS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S100A6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浓度依赖性,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检测S100A6对U2OS增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变化。结果:S100A6作用3d时,浓度为30、100、300和1000μg/ml的重组S100A6(GST-S100A6)组的OD值分别比相应浓度的GST对照组的OD值减少20.5%、23.7%、32.2%和36.8%,P<0.05;蛋白浓度为100μg/ml时,GST-S100A6组的细胞数在前2d与GST组相似,第3、4、5d的细胞数分别降低到GST组的59%、46%、48%,P<0.05;GST-S100A6干预3d后细胞凋亡率增高3.16倍,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得经GST-S100A6处理3d后β-catenin的平均光密度值比GST组增加22.9%,P<0.01;经携带S100A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100A6)处理3d后,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校正灰度值为1.4204±0.1999,比对照组(Ad-GFP组,0.9996±0.1000)显著增高,P<0.01。结论:外源性S100A6能够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和增加U2OS细胞中β-caten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6 骨肉瘤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眠新Ⅱ联用安定在Beagle犬牙周手术中麻醉效果安全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霁 宋锦璘 +2 位作者 高翔 李发琪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与安定复合麻醉对牙周手术实验中Beagle犬的麻醉效果以资参考。方法:成年健康雄性Beagle犬,按速眠新Ⅱ0.05、0.1、0.15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臀部肌内注射(联合用药组),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单纯速眠新Ⅱ按0...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与安定复合麻醉对牙周手术实验中Beagle犬的麻醉效果以资参考。方法:成年健康雄性Beagle犬,按速眠新Ⅱ0.05、0.1、0.15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臀部肌内注射(联合用药组),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单纯速眠新Ⅱ按0.05、0.1、0.15ml/kg的剂量为对照,追加次数视情况而定。比较各组Beagle犬麻醉诱导期、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联合用药组各剂量诱导期分别为(11.00±1.41)min、(9.00±0.82)min、(12.75±0.50)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29.75±6.65)min、(46.00±5.29)min、(45.25±6.02)min,术中追加1次可再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8.75±3.50)min、(45.25±4.03)min、(37.25±2.75)min。单纯速眠新Ⅱ的麻醉诱导期分别为(15.75±2.50)min、(14.25±2.99)min、(14.50±2.08)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20.75±5.19)min、(20.5±3.42)min、(22.25±5.19)min,术中麻药追加次数不定,实验犬死亡数为2只。联合用药组与单纯速眠新Ⅱ各组间诱导期经t检验,速眠新Ⅱ0.1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纯速眠新Ⅱ的初次麻醉维持时间经t检验(P<0.05)。结论:速眠新Ⅱ0.1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复合麻醉时协同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满意,术后苏醒快,可靠性高,不良反应少,利于较长的Beagle犬牙周手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Ⅱ 安定 牙周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和新西兰兔变应性鼻炎模型建立及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 杜经纬 +4 位作者 王丽洪 谭毅 龚晓波 江鹏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旨在比较不同动物在不同剂量致敏原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豚鼠和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在豚鼠和新西兰兔组中又各自使用高低两种TDI剂量。... 目的:旨在比较不同动物在不同剂量致敏原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豚鼠和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在豚鼠和新西兰兔组中又各自使用高低两种TDI剂量。记录建模过程中动物症状体征评分,典型表现;末次激发后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组胺含量测定;记录动物死亡率和建模成功率;对死亡动物行呼吸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索死亡原因。结果:豚鼠和新西兰兔均能在TDI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体征,模型组动物鼻黏膜见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且组胺含量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但不同动物之间,以及相同动物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其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典型表现、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鼻黏膜组胺含量高低、建模死亡率、成功率等均有较大差异。动物死亡原因与药物剂量和变态反应均有一定关系。结论:豚鼠和新西兰兔在不同药物剂量下均可成功建模,但成模特点差异较大,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取所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豚鼠 新西兰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乳腺增生模型的快速制备及ERα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黎升 朱辉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制备兔乳腺增生的可行性。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2)和黄体酮肌注新西兰大白兔,动态观察有无乳腺增生及模型维持时间,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分布情况。结果:20~25 d即... 目的:探讨快速制备兔乳腺增生的可行性。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2)和黄体酮肌注新西兰大白兔,动态观察有无乳腺增生及模型维持时间,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分布情况。结果:20~25 d即可制备该模型,符合乳腺增生的病理特征,无须切除卵巢,模型可维持135 d左右。结论: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具有与人类基本相似的病理特征,快速建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模型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犬复杂碎裂心房电图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崇瀚 汪飞 +3 位作者 张进 李崇雁 李发琪 殷跃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自主神经在心房颤动时复杂碎裂心房电图(CFAE)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异丙肾上腺素(Iso)组和乙酰胆碱(Ach)组,每组6只。麻醉后开胸,分别于两组犬心耳表面局部应用Iso溶液或Ach溶液,诱发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心房自主神经在心房颤动时复杂碎裂心房电图(CFAE)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异丙肾上腺素(Iso)组和乙酰胆碱(Ach)组,每组6只。麻醉后开胸,分别于两组犬心耳表面局部应用Iso溶液或Ach溶液,诱发心房颤动。经心外膜记录两组犬的心房电图,分别标记CFAE和非CFAE位点,测定CFAE和非CFAE位点心房组织的自主神经密度。结果 Iso组CFAE位点心房组织交感神经密度[(4.23±1.15)×103μm2/mm2]显著高于非CFAE位点[(0.33±0.13)×103μm2/mm2,P<0.001];Ach组CFAE位点心房组织副交感神经密度[(7.37±1.43)×103μm2/mm2]明显高于非CFAE位点[(0.53±0.14)×103μm2/mm2,P<0.001]。结论房颤时CFAE多位于心房自主神经密度较高的区域,自主神经可能是CFAE产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杂碎裂心房电图 自主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生殖道状况与阴道炎、宫颈糜烂和外阴白斑患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毅 刘达美 +1 位作者 关蕴良 李成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年龄、生殖道状况与已婚妇女的阴道炎、外阴白斑、宫颈糜烂患病的关系。方法:对重庆某地区2007年已婚妇女普查中确诊患有外阴白斑、阴道炎、宫颈炎疾病的1253名女性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应用SAS8.1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 目的:研究年龄、生殖道状况与已婚妇女的阴道炎、外阴白斑、宫颈糜烂患病的关系。方法:对重庆某地区2007年已婚妇女普查中确诊患有外阴白斑、阴道炎、宫颈炎疾病的1253名女性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应用SAS8.1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1253名患者中,阴道炎575人(45.89%),宫颈糜烂560人(44.69%),外阴白斑42人(3.35%),其它76人(6.07%)。年龄、阴道清洁度、念珠菌感染为阴道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阴道清洁度与外阴白斑和宫颈糜烂的患病有关。结论:应将阴道炎、外阴白斑、宫颈糜烂纳入以后妇女生殖道疾病重点防治内容,规范进行病原学治疗,维持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建立完善妇科疾病防治的监测系统,并提高妇女的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斑 阴道炎 宫颈炎 年龄 生殖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经鼻致敏建立羊变应性鼻炎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 杜经纬 +4 位作者 王丽洪 谭毅 龚晓波 江鹏 王智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1-114,I0002,共5页
目的旨在建立鼻腔宽敞的大型动物变应性鼻炎模型,初步探讨其实用性。方法①南江黄羊4只行鼻部解剖,记录鼻腔解剖学参数。②南江黄羊12只,8只为模型组,15%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橄榄油溶液滴鼻致敏,4只为对照组,使用橄榄油液。记录建... 目的旨在建立鼻腔宽敞的大型动物变应性鼻炎模型,初步探讨其实用性。方法①南江黄羊4只行鼻部解剖,记录鼻腔解剖学参数。②南江黄羊12只,8只为模型组,15%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橄榄油溶液滴鼻致敏,4只为对照组,使用橄榄油液。记录建模过程中黄羊症状体征评分,建模完成后测定黄羊鼻腔灌洗液组胺含量并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③将建模成功的黄羊随机分为A组(布地奈德治疗组)和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评价该模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①黄羊鼻腔宽敞,鼻腔解剖结构与人类极其相似。②TDI致敏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8只黄羊均出现典型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鼻腔灌洗液中组胺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见黄羊鼻黏膜下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固有层内散在或灶性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③布地奈德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大型动物变应性鼻炎模型,不但可用于研究药物疗效,还可用于判定新的物理和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