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总体色彩规划研究——以重庆市垫江县总体色彩规划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德成 黄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103,共5页
山地城市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山体在作为城市背景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在不同视野高度和视域广度可视的可能,其色彩规划更加需要注重城市与山体背景的协调和建筑第五立面的视觉效果。重庆市垫江县总体色彩规划实践梳理了山地城市总... 山地城市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山体在作为城市背景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在不同视野高度和视域广度可视的可能,其色彩规划更加需要注重城市与山体背景的协调和建筑第五立面的视觉效果。重庆市垫江县总体色彩规划实践梳理了山地城市总体色彩规划的两个重点,通过对现状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和彩度)的数据化表达和量化分析,总结了影响山地城市基调色色谱构建的四大因子与对策,以此建立了垫江城市基调色色谱,并针对行政办公、商业、居住和工业四类建筑和第五立面进行色彩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色彩 山地城市 色彩规划 第五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设计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董海峰 李晓黎 高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50,共7页
文章采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的定义,分析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要素、特点、管理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从项目运行决策前期、承担机构(单位)选择、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初审前阶段)和方案评审四个阶段入手,结合项目参与各... 文章采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的定义,分析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要素、特点、管理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从项目运行决策前期、承担机构(单位)选择、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初审前阶段)和方案评审四个阶段入手,结合项目参与各方的决策流程,进行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因素的构成识别,分析得出了项目运行各个阶段的60个主要风险因素,并归类为4个风险构成要素。随后,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管理原则与对策,并针对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项目风险 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 风险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数据源城市规划信息的整合研究——“重庆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现状整合信息系统”介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国玎 李乔 谢宗阳 《规划师》 2007年第9期73-75,共3页
基于城市规划成果的多样性和重庆直辖市的特征,"重庆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整合信息系统"主要对重庆市市域范围重大基础设施及相关规划设计成果按专业类别、地域、时间、空间和保护控制等属性进行数据整合,结合对各项相关规划特... 基于城市规划成果的多样性和重庆直辖市的特征,"重庆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整合信息系统"主要对重庆市市域范围重大基础设施及相关规划设计成果按专业类别、地域、时间、空间和保护控制等属性进行数据整合,结合对各项相关规划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在环境、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或需要调整、修改等综合性结论,利用ArcGIS软件系统,形成一个覆盖全市域和涉及各专业的信息系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据源 城市规划 信息整合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与规划管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邱强 袁大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5-50,共6页
新型产业用地是融合研发、设计、中试、孵化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获得了低成本拿地、高强度开发、允许混合功能的政策红利。制定实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有利于培育创新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 新型产业用地是融合研发、设计、中试、孵化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获得了低成本拿地、高强度开发、允许混合功能的政策红利。制定实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有利于培育创新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改造。文章盘点了典型城市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特点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要求,从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出发,从顶层设计和政策实施两方面对新型产业用地的规划管理进行全流程、全要素研究,提出了严格准入、规模控制、布局管控、指标管理、供后监管5个方面的具体管控措施,以引导新型产业用地健康有序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 政策设计 价值导向 规划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得与失 被引量:12
5
作者 钱紫华 何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3,共4页
针对传统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的问题,重庆市规划系统于2007年启动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试点改革工作。改革工作既有所得,也有所失:一方面,重庆市规划系统在应对当前城乡规划分离及各类规划... 针对传统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的问题,重庆市规划系统于2007年启动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试点改革工作。改革工作既有所得,也有所失:一方面,重庆市规划系统在应对当前城乡规划分离及各类规划空间协调问题上吸取了重要的经验,部分创新型的编制思路与技术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另一方面,在规划编制的过程及规划实施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实施。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改革应该在现有"所得与所失"的基础上继续延续和开展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总体规划 编制改革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规划修改的制度化探索——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岳 罗江帆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传统基于技术理性的蓝图式总体规划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探索实践了《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规定的修改程序。增强总体规划的适应性,需要建立动态完... 传统基于技术理性的蓝图式总体规划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探索实践了《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规定的修改程序。增强总体规划的适应性,需要建立动态完善总体规划的机制、加强多层级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空间与政策并重,加强对城市宏观发展趋势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规划修改 适应性 动态完善机制 协作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理念下的重庆TOD综合开发规划实践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辉 王莹颖 +1 位作者 余嘉珊 高小钦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前,国内正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围绕轨道交通进行TOD综合开发,依托轨道站点尤其是交通枢纽站点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站场经济圈。站场经济圈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城市发展全... 目前,国内正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围绕轨道交通进行TOD综合开发,依托轨道站点尤其是交通枢纽站点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站场经济圈。站场经济圈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城市发展全局的角度,有必要科学合理开展TOD综合开发规划促进站场经济圈与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扩大站场经济圈的辐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和TOD综合开发城市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从“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出发,对轨道站点的划分、综合开发圈层的划定、综合开发强度的确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与城市总体结构相协调的综合开发分级分类体系,划定与城市地形特征相适应的综合开发圈层及边界,制定与城市整体形态相匹配的综合开发强度控制的方法,结合重庆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正在或拟进行TOD综合开发城市的相关规划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轨道交通 站点分级分类 综合开发圈层 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景融合发展下重庆乡村地区的规划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紫华 辜元 熊兮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
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导向,重庆尝试开展乡村地区的相关规划探索。一是进行了全域的“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分类,明确“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工作重点地域;二是尝试把好山好水好风光和历史文化元素融入乡... 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导向,重庆尝试开展乡村地区的相关规划探索。一是进行了全域的“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分类,明确“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工作重点地域;二是尝试把好山好水好风光和历史文化元素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之中,重点发挥交通对产、城、景三要素融合的促进作用。基于现有探索,后续需要在区县和镇乡两级进一步做好实施性的规划工作,并针对乡村地区重要资源地,积极引入直达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以进一步加快产城景要素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景融合 乡村地区 规划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总结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彤曦 马希旻 +1 位作者 蒋笛 董海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重庆有着独特的"立体风貌"特征,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格外注重山、水、城之间的融合。近十多年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在区县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市设计内... 重庆有着独特的"立体风貌"特征,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格外注重山、水、城之间的融合。近十多年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在区县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市设计内容法定化程度不足、实施情况不够理想等情况。为此,重庆专门开展了《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工作,对涉及30个区县的78个城市设计项目分总体及详细两个层面进行评估,从城市设计编制本身、内容法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评价,构建了满足单个项目及整体评估统计分析的评估体系,并从规划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实施评估 法定化 量化评价 规划管理 重庆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导向下渝东北城镇群空间规划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涛 彭瑶玲 +2 位作者 何波 柳健 温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8-74,共7页
在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新时代,我国西部生态贫困山区迎来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历史契机。渝东北城镇群地形复杂,环境敏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体系发育不足,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属于欠发达地区山地城镇群。文章以生态为导... 在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新时代,我国西部生态贫困山区迎来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历史契机。渝东北城镇群地形复杂,环境敏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体系发育不足,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属于欠发达地区山地城镇群。文章以生态为导向,从区域协同发展视角提出“示范绿色精明发展、重构城镇空间格局、建构环境友好产业、融入区域发展协作”等空间规划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渝东北城镇群“先底后图、点轴联动、绿色建构、共建共享”的规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导向 城镇群 空间规划 规划策略 山地 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凸显日常的重庆小城镇街道微更新操作指南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瑕玉 柳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80-186,共7页
"新常态"下,在存量发展语境中的小城镇面临着发展模式的抉择,急需改变以往粗放的建设模式,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突显自身特色内涵。面对这一转变,重庆小城镇街道微更新操作指南在明确其街道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空间品质特... "新常态"下,在存量发展语境中的小城镇面临着发展模式的抉择,急需改变以往粗放的建设模式,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突显自身特色内涵。面对这一转变,重庆小城镇街道微更新操作指南在明确其街道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空间品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平民化设计、日常需求为导向形成新的乡规和空间约定,通过搭建微更新行动攻略+情境式协作平台,鼓励居民参与到街道微更新中,是小城镇自身修补与进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化设计 日常需求 小城镇 街道 微更新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保护与变迁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石亚灵 黄勇 +1 位作者 黄晖 齐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生产与地域文化的反映载体,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化与资本的深入,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形态"与"景观结构"面临巨大的冲击。从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内涵认识出发... 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生产与地域文化的反映载体,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化与资本的深入,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形态"与"景观结构"面临巨大的冲击。从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内涵认识出发,总结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实践模式及方法技术等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城镇化、旅游业、社会流动以及自然灾害作用对历史村镇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进而从理论体系拓展、实践研究转向与方法技术深入方面提出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保护研究趋势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村镇 文化景观 保护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探索*--以泸州市合江县江北新城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旭 臧福洋 曾寒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1期81-87,共7页
全球化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的无序建设、盲目效仿反映出城市特色的衰微,塑造适应地域自然环境、满足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脉的城市形态地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城市形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以阆中、乐山、宜宾、都江堰等城市为例... 全球化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的无序建设、盲目效仿反映出城市特色的衰微,塑造适应地域自然环境、满足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脉的城市形态地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城市形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以阆中、乐山、宜宾、都江堰等城市为例,探讨对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感知,构建基于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以泸州市合江县江北新城为例,挖掘城市自然地域特征,宏观上对空间结构、山水格局,中观上对道路交通、景观体系、开敞空间、城市立面轮廓等要素进行设计控制,塑造山水田林城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以期为同类型的新城总体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地域特征 总体城市设计 合江县江北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概念与空间划定辨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钱紫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156,共5页
当前,我国都市圈空间范围的划定,既出现了国家政策层面界定的模糊,也出现了地方实践层面操作的差异。在实际运用中,还出现了都市圈、都市区两个概念的交叉。基于此,文章在对都市圈、都市区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层面... 当前,我国都市圈空间范围的划定,既出现了国家政策层面界定的模糊,也出现了地方实践层面操作的差异。在实际运用中,还出现了都市圈、都市区两个概念的交叉。基于此,文章在对都市圈、都市区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层面需明确二者的区别,并建议以《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提出的划定方案为依据,确定都市圈和都市区的划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都市区 空间划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70-73,共4页
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及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参与国内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拳头旅游品牌。文章在对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资源价值及当前保护与利用问题进... 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及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参与国内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拳头旅游品牌。文章在对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资源价值及当前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再梳理和再识别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六项具体发展策略,可为规划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产业 路径 磁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分化与空间重构指引——基于“功能—网络—区位”视角的解析
16
作者 张臻 严爱琼 +2 位作者 闫晶晶 李鹏 盛佳慧 《规划师》 2025年第8期115-122,共8页
梳理现有都市圈相关政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研究进展,选取西南山地典型成长型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特征与存在问题,构建“功能—网络—区位”视角下的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划分技术框架,识别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 梳理现有都市圈相关政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研究进展,选取西南山地典型成长型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特征与存在问题,构建“功能—网络—区位”视角下的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划分技术框架,识别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特征,并划分中心城区带动型、区城区带动型、强镇带动型、特色资源带动型等4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模式,分区域、分类型提出规划指引。同时,以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为抓手构建空间治理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统筹管理和规划管控全域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都市圈 城乡融合类型 地域功能 网络联系 西南山地 重庆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重构与空间营造
17
作者 王梅 卢涛 +2 位作者 马佳琪 罗江帆 黄芸璟 《规划师》 2025年第8期138-144,共7页
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延续山城步道的历史人本观,总结人对山城步道的多级需求层次,根据需求层次重构“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从而建立基于价值提升的空间营造系统性方法,并将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重庆中心城区... 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延续山城步道的历史人本观,总结人对山城步道的多级需求层次,根据需求层次重构“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从而建立基于价值提升的空间营造系统性方法,并将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重庆中心城区山城步道规划设计实践中,营造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步道空间,以期为其他山地城市步道系统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山城步道 价值体系 空间营造 规划设计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