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全民所有林草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歧山草场模式”为例
1
作者 张义 李政 +5 位作者 龚福海 李永红 王亚林 汤曾伟 刘建 肖禾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在梳理全民所有林草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下资产价值实现面临的权益保障、实现路径、价值评估和产权凭证等4个方面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出发,提出构建分... 在梳理全民所有林草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下资产价值实现面临的权益保障、实现路径、价值评估和产权凭证等4个方面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出发,提出构建分级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资产整体配置、资产量化管理和拓展权利内涵等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和举措,并结合“歧山草场模式”详细分析资产价值实现的操作路径和体制机制优化方向,以期为全民所有林草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机制 全民所有林草资源资产 所有权 价值实现 歧山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重要性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重庆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0
2
作者 陶培峰 李萍 +3 位作者 丁忆 刘建 杨光谱 肖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0,38,共7页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对重庆市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与自然保护地共同作为生态源地。首先从生态本底和生态胁迫两个角...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对重庆市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与自然保护地共同作为生态源地。首先从生态本底和生态胁迫两个角度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夜间灯光指数6个阻力因子构建了典型山地动物的生态阻力面,然后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完成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研究表明,重庆市生态源地30751.1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32%,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与渝东南的山林地。将识别的73条潜在生态廊道、138个生态节点与生态源地进行叠加,结合重庆的山水格局,构建了"两区、三带、四核、多廊、多点"的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为重庆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敏感性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街道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从“服务短缺”到“治理协同”的重庆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岳 彭瑶玲 +1 位作者 闫晶晶 孟庆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59,共7页
街道和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服务补缺”和“治理协同”的视角,揭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短板与问题,探索基层社会... 街道和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服务补缺”和“治理协同”的视角,揭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短板与问题,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与基层公共服务单元相耦合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路径和实施政策机制,提出通过建设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20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和“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优化城市基空间组织结构,促进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补缺 治理协同 街道 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综合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重庆详细规划更新 被引量:6
4
作者 余颖 李俐娟 周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9,共7页
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增存并举的新阶段,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法定依据,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面临“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要求。通过梳理传统规划存在的不足,解读新时代详细规划的内涵,结合重庆详细规划... 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增存并举的新阶段,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法定依据,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面临“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要求。通过梳理传统规划存在的不足,解读新时代详细规划的内涵,结合重庆详细规划工作经验,探讨详细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从盘活存量资源、创新规划管控方法、探索城乡融合规划编制、贯通规划管理实施全链条4个方面进行实践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 城市更新 规划实践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管理策略研究
5
作者 毛华松 万雯洋 +3 位作者 李萍 罗评 杨永川 蔡建军 《园林》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是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高生态区位节点,而当前静态保护模式忽略了多元主体对于岛屿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共融发展的新需求,造成江心岛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协同好岛屿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促进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系...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是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高生态区位节点,而当前静态保护模式忽略了多元主体对于岛屿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共融发展的新需求,造成江心岛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协同好岛屿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促进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流域国土空间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结合长江重庆段14个江心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情况的田野调查,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交互关系进行解读,搭建江心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耦合关联框架,指明统筹好自然空间和多元利益主体的综合治理是促进江心岛“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支持与调节服务退化、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发挥不足、供需协调综合效能提升不足等三个层面识别出当前造成江心岛生态服务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最后整理归纳出岛屿生态管控、系统要素配置和多元主体共治三大策略,以期为更多同类型江心岛的生态管理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多元利益主体 供需协同 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及应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春华 张泽烈 +2 位作者 程宇翔 袁超 梁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38,156,共5页
近年来,国家提出大数据战略,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时空大数据作为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时空数据汇聚、快速更新、智能处理、多源融合、高性能服务、支撑多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如何构建时... 近年来,国家提出大数据战略,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时空大数据作为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时空数据汇聚、快速更新、智能处理、多源融合、高性能服务、支撑多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如何构建时空大数据资源,实现时空大数据智能化处理,提供时空大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方法、模式及技术思路,并结合已开展的智慧应用,对新时代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大数据 服务平台 建设模式 软件架构 资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生成机制探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旭 张海龙 +1 位作者 周樟垠 朱旭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35,共7页
提升并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和审批制度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传统项目生成机制流程是部门间自下而上的"凑项目",造成了资金投放与空间开发不协同、项目建设与市民需求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一张蓝... 提升并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和审批制度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传统项目生成机制流程是部门间自下而上的"凑项目",造成了资金投放与空间开发不协同、项目建设与市民需求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一张蓝图"统筹项目生成机制强调空间规划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前期介入,将空间规划、资金投放和项目计划整合到一个体系。文章以重庆市南岸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制作覆盖全域统一的"一张蓝图"--开展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制定改善策略、措施—策划生成项目—配套保障机制的全流程设计,综合统筹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时序,助推"一张蓝图"干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项目生成 方法机制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三调与林地管理数据融合研究--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晓瑜 刘燕红 +1 位作者 余俊辰 肖禾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2期76-79,共4页
研究国土“三调”与林地管理数据的关联,找到两者的融合关键技术,构建统一的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底图”,对我国各类自然资源调查融合,以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保护与开发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根据国土“三调”初... 研究国土“三调”与林地管理数据的关联,找到两者的融合关键技术,构建统一的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底图”,对我国各类自然资源调查融合,以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保护与开发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根据国土“三调”初始调查数据与林地管理数据空间关系,在现行调查体系下,提出以三调现状为基础,优化林地管理边界,衔接林业重要属性,形成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底图。通过数据融合,解决了三调现状林地与林业部门管理林地的数据矛盾,实现林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三调” 林地管理 数据融合 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成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2期179-180,共2页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土地供给瓶颈、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利用最新高清遥感影像和区县工矿用地的自查情况表等资料,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土地供给瓶颈、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利用最新高清遥感影像和区县工矿用地的自查情况表等资料,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并结合相关专项规划对工矿废弃地进行了复垦潜力分析,为下步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针对当前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 复垦潜力 潜力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资源化利用研究
10
作者 朱丽丽 张海龙 +2 位作者 黄凯 张力 王鸥羽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4,136,共11页
为合理利用和科学消纳工程建设弃方,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环境,将GIS技术、勘察信息大数据引入到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管理中来,提出了科学的工程建设弃方处置方法;采用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 为合理利用和科学消纳工程建设弃方,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环境,将GIS技术、勘察信息大数据引入到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管理中来,提出了科学的工程建设弃方处置方法;采用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提出了土石方资源化利用途径及方法,实现了将传统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弃方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了土石方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探索实践,对土石方资源化分类和价值效益进行分析,结合矿坑生态修复进行存储场地选址规划,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项目落地的指导约束和保障作用,实现土石方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 资源化利用 山地城市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11
作者 龙家黎 陈波 +1 位作者 林红亚 马炎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从基本概况、永久基本农田主要成效、主要问题及原因3个方面分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期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施文 石楠 +7 位作者 吴唯佳 周剑云 冯长春 施卫良 冷红 余颖 彭震伟 王建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9,共9页
欢迎大家来参加"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学术对话!为了更深入地讨论相关的问题,我先做个引导性的发言,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我们讲提升规划品质,也就是相对于过去的规划,至少应当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助于实现城乡高质... 欢迎大家来参加"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学术对话!为了更深入地讨论相关的问题,我先做个引导性的发言,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我们讲提升规划品质,也就是相对于过去的规划,至少应当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助于实现城乡高质量持续发展,高效运行,和谐的内外部关系以及美丽城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品质 教育 持续发展 高效运行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芸璟 余辉 余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3,共8页
技术升级革新和社会价值取向更新是规划行业改革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之中,并没有忽视和低估人类智慧在规划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更加着眼于通过全面、客观和高效的新一代智能化辅助工具,... 技术升级革新和社会价值取向更新是规划行业改革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之中,并没有忽视和低估人类智慧在规划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更加着眼于通过全面、客观和高效的新一代智能化辅助工具,将规划师从繁琐的素材梳理、编排、抄写等高强度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创意和高水平思辨能力。随着我国计算及信息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规划设计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将实现从单机或局域网水平向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升级,进而实现从单一专门化简单支持模型向机器学习等高智能化AI技术支撑的跃升。结合城乡规划全生命周期—规划框架的构建、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实施,可进一步讨论并展望机器学习AI技术的深化应用潜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时空间行为数据 语义分析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设计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海峰 李晓黎 高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50,共7页
文章采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的定义,分析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要素、特点、管理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从项目运行决策前期、承担机构(单位)选择、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初审前阶段)和方案评审四个阶段入手,结合项目参与各... 文章采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的定义,分析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要素、特点、管理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从项目运行决策前期、承担机构(单位)选择、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初审前阶段)和方案评审四个阶段入手,结合项目参与各方的决策流程,进行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因素的构成识别,分析得出了项目运行各个阶段的60个主要风险因素,并归类为4个风险构成要素。随后,提出了规划设计项目风险管理原则与对策,并针对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项目风险 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 风险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功能演变及对生态安全的响应——以石柱县为例
15
作者 吴娇 袁雪燕 汪朝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215-221,共7页
以典型山地丘陵地区的石柱县为研究区域,ArcGIS软件为平台,构建“三生空间”功能结构体系,使用“三生空间”功能转移矩阵、生态安全质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模型,分析研究“三生空间”与生态安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生态空间... 以典型山地丘陵地区的石柱县为研究区域,ArcGIS软件为平台,构建“三生空间”功能结构体系,使用“三生空间”功能转移矩阵、生态安全质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模型,分析研究“三生空间”与生态安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生态空间在石柱县域范围内占绝对优势,生态空间、生活空间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生产空间面积呈整体下降趋势;生产空间向生态空间转移最多,转移面积生活空间向生态空间转移面积最小;生态安全在空间上的分布趋势跟“三生空间”变化格局保持一致;“三生空间”功能动态变化对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指数为正,符合石柱县生态安全水平逐渐变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柱 “三生空间” 时空变化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西藏昌都段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思源 赵敏敏 +4 位作者 闫晶 马鑫 刁玉杰 付雷 罗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敏感性是衡量生态系统质量及实现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川藏铁路沿途跨越多个自然地理单元,生态环境保护是铁路规划、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川藏铁路西藏昌都段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敏感性是衡量生态系统质量及实现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川藏铁路沿途跨越多个自然地理单元,生态环境保护是铁路规划、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川藏铁路西藏昌都段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分析与野外调查结合的手段,运用生态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铁路途经区域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昌都境内川藏铁路涉及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占比分别为42.19%、52.69%和5.12%。评价结果有助于在铁路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工程活动进行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降低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脆弱性 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估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江汶静 刘明 何汇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2-227,共6页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地区,也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区。成渝地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举足轻重。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运用弹性系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地区,也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区。成渝地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举足轻重。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运用弹性系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效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有效支撑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性仍然较大;土地利用有效保障城镇化发展,但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与常住人口增长匹配度差;土地利用有效引导生态功能建设,但单位土地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相对较低,土地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须加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须要进一步发挥核心地区的集聚扩散效益,加强毗邻城市的协作发展,并探索构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效益监测评估机制,引导和协调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 土地利用效益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GNSS坐标时间序列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晓祥 高二涛 +1 位作者 罗益 付波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陆态网224个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首先对基准站原始坐标序列进行突变项拟合、粗差剔除、缺失数据插值补齐等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站点残差坐标时间序列分N、E、U方向组建时间序列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陆态网224个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首先对基准站原始坐标序列进行突变项拟合、粗差剔除、缺失数据插值补齐等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站点残差坐标时间序列分N、E、U方向组建时间序列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各方向主分量及其相应的空间特征向量分析站点空间响应分布特征、共模误差以及异常站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通过第1主分量不能准确体现共模误差的时空特点,因此将前3个主分量纳入共模误差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云南地区各方向主分量显示出相对一致的空间响应分布,可能是水储量变化导致的;对比剔除异常站点前后的PAC结果发现,N、E、U方向第1、2主分量的贡献率变化明显,U方向表现最为显著,其中第1主分量贡献率分别提高2.0%(N)、3.9%(E)、5.7%(U),第2主分量则分别下降1.1%(N)、1.9%(E)、6.7%(U),剔除异常站点后,站点的空间响应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态网 GNSS坐标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共模误差 异常站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畅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7期220-221,共2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不断完善农业种植技术,农作物产量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危害消费者健康。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农业生态恢...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不断完善农业种植技术,农作物产量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危害消费者健康。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农业生态恢复重建措施,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类环境问题。基于此,分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修复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重构与空间营造
20
作者 王梅 卢涛 +2 位作者 马佳琪 罗江帆 黄芸璟 《规划师》 2025年第8期138-144,共7页
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延续山城步道的历史人本观,总结人对山城步道的多级需求层次,根据需求层次重构“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从而建立基于价值提升的空间营造系统性方法,并将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重庆中心城区... 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延续山城步道的历史人本观,总结人对山城步道的多级需求层次,根据需求层次重构“人本”导向下的山城步道价值体系,从而建立基于价值提升的空间营造系统性方法,并将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重庆中心城区山城步道规划设计实践中,营造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步道空间,以期为其他山地城市步道系统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山城步道 价值体系 空间营造 规划设计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