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1月19—23日重庆市荣昌区低温暴雪冰冻天气服务情况分析
1
作者 褚川 吴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17-219,共3页
本文对重庆市荣昌区2016年1月19—23日低温暴雪天气的气象服务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此次低温暴雪气象服务做到了提前预测、准确、及时、精细化、快速、周密的气象服务和部门联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低温暴雪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和... 本文对重庆市荣昌区2016年1月19—23日低温暴雪天气的气象服务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此次低温暴雪气象服务做到了提前预测、准确、及时、精细化、快速、周密的气象服务和部门联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低温暴雪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暴雪 冰冻 气象 服务 重庆荣昌 2016年1月19—23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荣昌区“5·1”雷雨大风成因及特征分析
2
作者 吴汉 褚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24-224,226,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永川雷达资料分析了2015年4月30日至5月1日重庆荣昌区雷雨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及特征。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及弱雷电,产生于高空低槽、低层热低压及地面冷锋的背景形势下,中上层的冷平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永川雷达资料分析了2015年4月30日至5月1日重庆荣昌区雷雨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及特征。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及弱雷电,产生于高空低槽、低层热低压及地面冷锋的背景形势下,中上层的冷平流与低层的暖平流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强降水产生于暖区,由大片层状云降水中嵌入的积状云降水造成,上升气流不是很强,回波顶高不是很高,属于低质心高效降水;荣昌本站8级阵性大风产生于冷锋后,气温、温度露点及气压表现出明显的冷锋过境特征。永川雷达图上存在冷锋经过时的"L"型特征,锋后有明显的大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阵性大风 成因 特征分析 重庆市 荣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北碚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吉莉 刘晓冉 +1 位作者 陈建美 张新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_(3)浓度除夏季有一个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3个季节和年平均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全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且呈增加趋势。O_(3)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PM_(2.5)与气温、降水及风速呈负相关。基于KNN算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评估表明,减排对O_(3)污染平均贡献率在-4.7%左右,对PM_(2.5)污染平均贡献率为-52%,气象条件对O_(3)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17%左右,对PM_(2.5)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7%左右。该大气污染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空气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空气质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间层低层的平流层最后增温事件分类及其机制分析
4
作者 胡景高 谢金材 +1 位作者 任荣彩 刘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1-2156,共16页
基于MERRA再分析数据集,本文对平流层最后增温事件(stratospheric Final Warming,简称FW)的分类进行了分析,这种分类将平流层和中间层低层进行了统一的考虑。研究发现中间层低层极区存在与平流层极区相似的纬向风场的季节转换,并且在春... 基于MERRA再分析数据集,本文对平流层最后增温事件(stratospheric Final Warming,简称FW)的分类进行了分析,这种分类将平流层和中间层低层进行了统一的考虑。研究发现中间层低层极区存在与平流层极区相似的纬向风场的季节转换,并且在春季,极区温度和纬向风场存在与平流层类似的年际变率,基于此认定中间层低层仍存在FW事件。本文随后确定了FW事件逐年爆发日期,结果表明,FW事件在各个层次的平均爆发日期为4月7~27日,年际变率在11.3~18.3天,其中,1 hPa FW平均爆发日期最迟,0.1 hPa FW事件的年际变率最小。依据FW爆发日期垂直廓线的演变特征,本文将FW事件分为三类,分别为同时型、顺延型与气候态型。同时型FW事件由强烈的行星波活动所主导,整层爆发日期相差不大,FW的爆发伴随着强烈的极区环流异常符号的反转。顺延型FW事件的爆发过程与同时型具有类似的特征,但其中行星波活动强度更弱,非绝热加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气候态型时,以10 hPa为代表的平流层中层FW事件的爆发由动力因素主导。平流层中层FW爆发后,平流层高层行星波活动受到抑制,FW的爆发则由辐射非绝热加热主导。在中间层低层0.1 hPa,FW事件的爆发有两种可能,一方面,可以由辐射非绝热加热主导;另一方面,在一些平流层FW事件爆发后,0.1 hPa可能会因为平流层FW爆发后的次级行星波活动而造成FW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最后增温事件 中间层 分类 环流演变 行星波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