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CD133mAb联合顺铂在体内外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兴月 侯妍利 +5 位作者 段丽群 唐敏 康强强 舒锦 彭志平 李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4-938,共5页
目的观察131I-CD133mAb在体内外对高表达CD133抗原的Huh-7人肝癌细胞的靶向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并鉴定131I-CD133mAb;流式检测Huh-7和HepG2细胞中CD13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瘤体内CD133的表达;实验设131ICD133mAb与顺铂(cispla... 目的观察131I-CD133mAb在体内外对高表达CD133抗原的Huh-7人肝癌细胞的靶向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并鉴定131I-CD133mAb;流式检测Huh-7和HepG2细胞中CD13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瘤体内CD133的表达;实验设131ICD133mAb与顺铂(cisplatin,DDP)联用组、131I-CD133mAb组、DDP组及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中不同药物处理对肝癌Huh-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计算每组药物的IC50值。成功构建人肝癌Huh-7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1次/2 d给予尾静脉用药,连续2周,每周测量2次小鼠的体质量,测肿瘤的长径、短径。用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比较肿瘤的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31I-CD133mAb抗体标记率为90.25%,放射线化学纯度为97.78%;流式检测Huh-7细胞中CD133的表达为79.53%,明显高于HepG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Huh-7细胞CD133表达明显高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131I-CD133mAb+DDP组的细胞抑制率及体内抑瘤率明显高于131I-CD133mAb组、DDP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131ICD133mAb+DDP在体内体外能有效地抑制高表达CD133抗原的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D133 放射免疫疗法 131^I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