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490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增殖、凋亡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臧春宝 万跃 +3 位作者 王勇 侯妍利 唐敏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研究Janus激酶抑制剂AG490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增殖、凋亡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的AG490处理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Janus激酶抑制剂AG490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增殖、凋亡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的AG490处理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疗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Stat3、p-Stat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G490各浓度组(25、50、100μmol/L)在AG490作用后第1~5天Eca-109细胞增殖减慢,呈量效-时效关系(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AG490各浓度组(25、50、100μmol/L)在AG490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凋亡率增加,呈量效关系(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X射线照射后5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降低,放射生物学参数SF2、D0、Dq、N值均降低(P<0.05),SERD0和SERDq值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AG49050μmol/L+4Gy组和AG490 50μmol/L组p-Stat3蛋白表达下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AG490各浓度(50和100μmol/L)组Bcl-2的表达降低(P<0.05)、Bax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AG490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增加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Stat3蛋白的活化,调控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490 食管鳞癌 STAT3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与顺铂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增敏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庆兰 吴永忠 +1 位作者 陈晓品 李少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比较甘氨双唑钠(CMNa)与顺铂(DDP)在食管癌放射治疗(RT)中的增敏作用和副作用。方法:食管癌首程放疗患者95例被随机分为CMNa+RT、DDP+RT及RT组。用药方法:CMNa+RT组:800mg/m2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内输完,1h内行放疗。每周一、... 目的:比较甘氨双唑钠(CMNa)与顺铂(DDP)在食管癌放射治疗(RT)中的增敏作用和副作用。方法:食管癌首程放疗患者95例被随机分为CMNa+RT、DDP+RT及RT组。用药方法:CMNa+RT组:800mg/m2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内输完,1h内行放疗。每周一、三、五,至放疗(照射剂量:65~74Gy)结束。DDP+RT组:1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周一、四,至放疗结束。结果:CMNa+RT组和DDP+RT组的完全缓解率较RT组明显升高(P<0.05),CMNa和DDP增敏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Na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DP组。结论:CMNa和DDP对食管癌均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而CMNa组副作用少,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双唑钠 顺铂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瘤苗联合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晓玲 何建军 +2 位作者 孙世良 李少林 段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筛选后获得LLC/mIL-12瘤苗。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LC细胞2×106,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第0、7、14d瘤苗组和联合组瘤内注射瘤苗,第1、3、5d放疗和联合组给予2Gy局部照射。第21d处死小鼠,观察肿瘤体积、脾细胞中CTL和NK活性以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NK和CTL活性增强,凋亡增加,与其它组相比,P<0.05;放疗组NK和CTL活性降低。结论:LLC/mIL-12瘤苗及放疗均能产生抗瘤反应,且联合组作用更强。瘤苗放疗增敏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增强NK和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瘤苗 放射治疗 LEWIS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及相关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良辉 徐中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放疗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结果食管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目的调查食管癌放疗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结果食管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71%,以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居多。其中营养不良患者、放疗时间≥30天的患者、手术联合放疗患者及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癌症分期越高、放疗剂量越大,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肿瘤细胞远处转移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高于肿瘤细胞未远处转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放疗时间≥30天、放疗剂量≥30 Gy、癌症分期Ⅳ期、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均是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状况良好、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4×10~9/L是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64例感染患者检出致病菌82株,其中细菌58株(70.73%),真菌24株(29.27%),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食管癌放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众多,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管理,以降低食管癌放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院内感染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及抑郁状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匡雅娟 王秋临 +1 位作者 赵良辉 汪春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初次诊断为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初次诊断为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总生存时间、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生存时间和无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SD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虽然治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患者仍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中晚期食管癌 预后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放疗患者跌倒的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施玉梅 申莉莉 汪春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90-490,共1页
目的分析全脑放疗患者跌倒原因,探讨全脑放疗患者跌倒管理策略。方法总结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的10例全脑放疗患者跌倒案例。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结果全脑放疗患者跌倒的主要相关因素:管... 目的分析全脑放疗患者跌倒原因,探讨全脑放疗患者跌倒管理策略。方法总结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的10例全脑放疗患者跌倒案例。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结果全脑放疗患者跌倒的主要相关因素:管理方面: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患者自身因素:年龄、放疗副反应,时间、社会心理等;外在因素:环境、家庭支持等情况。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积极预防全脑放疗的相关副反应,出现症状积极处理、控制放疗副反应;增强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安全教育,引起重视与配合;改善病区环境,加强特殊时段的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及预防全脑放疗患者发生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疗 跌倒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in基因沉默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锣 罗茜 +2 位作者 陈诚 张幸平 吴永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分泌型clusterin(sCLU)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靶向sCLU基因的siRNA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实验分为4组:实验组(sCLU-siRNA+脂质体)、阴性...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分泌型clusterin(sCLU)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靶向sCLU基因的siRNA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实验分为4组:实验组(sCLU-siRNA+脂质体)、阴性对照组Ⅰ(negative control siRNA+脂质体)、阴性对照组Ⅱ(sCLU-siRNA)、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的完全培养液)。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sCLU表达;利用MTT法、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法检测评价sCLU基因抑制后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靶向sCLU基因的siRNA明显、特异性地抑制了sCLU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各对照组明显升高,达到(15.84±1.53)%,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了约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实验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组穿膜细胞数量为(26.52±6.22)个/视野,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LU基因沉默明显抑制了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增加了其凋亡率,sCLU基因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 卵巢肿瘤 小分子干扰RNA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树斌 袁飞 +4 位作者 彭志平 孙世良 李少林 罗弋 宋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5-648,682,共5页
目的:制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作为多种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肿瘤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新途径。方法:采用二次超声乳化和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白蛋... 目的:制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作为多种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肿瘤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新途径。方法:采用二次超声乳化和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白蛋白纳米载体,通过化学交联试剂将EGF与白蛋白纳米载体偶联,制得EGF偶联白蛋白纳米载体并进行核素标记,通过葡聚糖凝胶柱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偶联效果和EGF偶联的程度。结果:成功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34nm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而且EGF与白蛋白纳米载体偶联率较高,所得的EGF-BSA纳米载体室温稳定性和血清稳定性均较好。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体积较小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和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为进一步探讨其体外肿瘤细胞靶向性及体内分布规律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白蛋白 纳米载体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勇 高远红 +4 位作者 刘秉梯 张玉晶 杜乐辉 刘慧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6-2007年收治的4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其中A/B期19例,C/D期25例。全组单纯手术9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3例,手术+放疗10例,化疗+手术1例,化放综合治疗15例(化...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6-2007年收治的4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其中A/B期19例,C/D期25例。全组单纯手术9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3例,手术+放疗10例,化疗+手术1例,化放综合治疗15例(化疗+放疗11例,化疗+放疗+化疗3例,放疗+化疗1例)。【结果】A/B期患者接受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相比,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5%和50.0%(P=0.06),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9%和16.7%(P=0.0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5%和16.7%;手术+放疗者与单纯手术相比,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0%和47.6%,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6.9%,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和25.0%。C/D期患者的疗效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手段。首程单纯化疗或诱导化疗的可评价疗效的18例中,16例(94.1%)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100%。7例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部放疗,无照射野内复发;33例无颈部淋巴转移、未行颈部引流区预防照射者,随访中5例(15.2%)出现颈淋巴结复发,其中C期4例(25.0%);80%颈淋巴结复发发生在颈部Ib、II、III区。【结论】手术+术后放疗可能是早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最佳治疗选择;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宜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放疗可有效控制颈淋巴结转移,对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C期患者,建议行双侧上颈部预防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外科学 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复发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与适形调强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府容 谭兵 +1 位作者 邱大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69,384,共6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复发鼻咽癌治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30例确诊的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处方剂量,计划大体肿瘤靶区(PGTV):2.26 Gy/F×30 F,... 目的探讨在局部复发鼻咽癌治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30例确诊的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处方剂量,计划大体肿瘤靶区(PGTV):2.26 Gy/F×30 F,计划临床病灶区(PCTV):2 Gy/F×30 F,每例患者采用相同的剂量学限制条件,分别进行双弧容积弧形调强计划与适形调强计划设计。通过其剂量学分析评估:①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②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③机器跳数。结果 VMAT总体的计划临床靶区平均剂量、2%靶体积受到的剂量(D2)和98%靶体积受到的剂量(D98)高于IMRT(P<0.05);计划临床靶区适形性指数(CI)高于IMRT(P<0.05);均匀性指数(HI)低于IMRT(P<0.05)。VMAT右侧颞叶的D1低于IMRT(P<0.05);VMAT脑干的Dmax、D1高于IMRT(P<0.05)。VMAT左侧颞颌关节的Dmax、左侧颞叶的Dmax高于IMRT(P<0.05);脊髓Dmax、视神经Dmax、晶体Dmax和腮腺D50等OAR的剂量学指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比IMRT的总机器跳数平均减少了33.2%(P<0.05)。结论对于复发鼻咽癌患者,VMAT的计划临床靶区平均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优于IMRT,可以缩短机器跳数。但在正常组织保护方面,VMAT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癌细胞株A2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庆兰 陈晓品 +3 位作者 吴永忠 刘丽 高枫 李少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人肺癌细胞株A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2 Gy)、As2O3组(1.0μmol/LAs2O3)、As2O3+照射组(1.0μmol/LAs2O3+X射线照射,2 Gy)。用流... 目的:本文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人肺癌细胞株A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2 Gy)、As2O3组(1.0μmol/LAs2O3)、As2O3+照射组(1.0μmol/LAs2O3+X射线照射,2 Gy)。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2O3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各实验组人肺癌细胞株A2细胞存活分数和集落形成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As2O3作用后使A2细胞出现明显G2/M期阻滞。As2O3+照射组细胞存活分数和集落形成率较As2O3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与As2O3组或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s2O3+照射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与As2O3组或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s2O3对人肺癌细胞A2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As2O3增加照射前G2/M期细胞比例及照射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人肺癌细胞株A2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35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恒英 杨家祥 +3 位作者 江歌丽 唐新生 刘晓渝 孙世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76-1376,138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房手术 插植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单次或多次分割放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庆兰 吴永忠 +1 位作者 陈晓品 戴晓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单次或多次分割放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8例骨转移患者分A和B两组。A组为唑来膦酸联合单次分割(8Gy/1F)照射组,共48例。B组为唑来膦酸联合多次分割(30Gy/10F)照射组,共50例。结果A组和B组疼痛缓...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单次或多次分割放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8例骨转移患者分A和B两组。A组为唑来膦酸联合单次分割(8Gy/1F)照射组,共48例。B组为唑来膦酸联合多次分割(30Gy/10F)照射组,共50例。结果A组和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1.7%和92.0%,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9.6%和90.0%,毒副反应率相似,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单次与多次分割放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相似。推荐临床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单次分割放射治疗转移性骨痛,其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放射治疗 分割模式 骨转移癌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mdr1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庆兰 吴永忠 +1 位作者 陈晓品 李少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和mdr1正义寡核苷酸组作对照,用RT-PCR检测鼻咽癌细胞转染反义mdr1前后...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和mdr1正义寡核苷酸组作对照,用RT-PCR检测鼻咽癌细胞转染反义mdr1前后mdr1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各实验组照射后人鼻咽癌CNE细胞株的集落形成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ethylguanine-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达。结果:mdr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mdr1反义寡核苷酸+60Coγ射线照射组,其集落形成率较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MGMT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下调,与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dr1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mdr1基因降低了人鼻咽癌CNE细胞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mdr1反义寡核苷酸下调照射后鼻咽癌细胞MGMT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mdr1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袋接管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利琼 周凤英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3-53,共1页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是一不规则的带螺纹的硬接头,与一次性引流袋前端硬的锥形接头不匹配,需要有一合适的接管连接。已有研究者采用医用无菌橡胶管和一次性肛管连接[1],但接管两端均需用丝...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是一不规则的带螺纹的硬接头,与一次性引流袋前端硬的锥形接头不匹配,需要有一合适的接管连接。已有研究者采用医用无菌橡胶管和一次性肛管连接[1],但接管两端均需用丝线结扎及胶布缠绕,同时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不规则,结扎不紧密,易发生渗漏及脱落,影响引流,甚至造成气胸、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鉴此,我院对接管进行了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袋接管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照射后人肺癌细胞MGMT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庆兰 陈小品 +3 位作者 吴永忠 金丹 高枫 李少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本文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受照后人肺癌A2细胞株MGMT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2Gy)、As2O3组(1.0μmol/L As2O3)、As2O3+照射组(1.0μmol/L As2O3+X射线照射,2Gy)... 目的:本文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受照后人肺癌A2细胞株MGMT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2Gy)、As2O3组(1.0μmol/L As2O3)、As2O3+照射组(1.0μmol/L As2O3+X射线照射,2Gy)。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各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MGMT(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As2O3+照射组细胞集落形成率较As2O3组及照射组明显下降,与As2O3组或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s2O3+照射组细胞MGMT、VEGF基因表达明显减少,而且MGMT、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s2O3组或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s2O3能使受照后人肺癌A2细胞MGMT、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可能是As2O3对人肺癌细胞辐射增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人肺癌细胞株 照射 MGMT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c-raf-1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任庆兰 吴永忠 +1 位作者 陈晓品 李少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癌基因c-raf-1对宫颈癌细胞(HeLa)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c-raf-1正义寡核苷酸组和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作对照,用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处理前后c-raf-1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集落形成试...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癌基因c-raf-1对宫颈癌细胞(HeLa)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c-raf-1正义寡核苷酸组和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作对照,用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处理前后c-raf-1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各实验组照射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集落形成率,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c-raf-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c-raf-1癌基因的表达,经脂质体介导的c-raf-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宫颈癌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后其集落形成率较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而凋亡率明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与对照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raf-1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c-raf-1基因降低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c-raf-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辐射抵抗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C-RAF-1 反义技术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TAT3-shRNA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竹 周伟 吴小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靶向沉默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靶向STAT3基因的sh RNA序列,以慢病毒为载体转...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靶向沉默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靶向STAT3基因的sh RNA序列,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以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AT3干扰效果;MTT法分析各组细胞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比较细胞凋亡率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细胞白血病-2(B-cell lymphoma-2,Bcl-2)、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及survivin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靶向STAT3基因的慢病毒并转染SGC-7901细胞,有效抑制55%STAT3 m RNA表达和40%STAT3蛋白表达(P<0.05)。STAT3-sh RNA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Mcl-1及survivi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TAT3-sh RNA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导致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增强,相关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表达从而阻断STAT3信号通路,导致该通路下游的抗凋亡蛋白Bcl-2、Mcl-1、survivin的活性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慢病毒 化疗敏感性 抗凋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