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春梅 曾建挺 +1 位作者 罗鲜樟 刘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 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用、无瘤存活时间。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存活率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治疗开始后2组在各检测时间点CTC数目分别为:3个月(2.1±1.2 vs 3.8±1.2)、6个月(1.9±1.3 vs 4.0±1.4)、12个月(1.5±1.2 vs 4.5±1.5)、18个月(1.6±1.4 vs 5.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2、5.96、8.17、12.33、P值均<0.000 1)。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CTC数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0,P<0.000 1)。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CTC数目较前明显增多。治疗组无瘤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5.279,P=0.021 6),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2.4)个月vs(10.8±2.3)个月,t=4.31,P<0.05)]。观察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伤2例、骨髓抑制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未影响治疗药物的使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Ⅲ级及以上副作用。结论替吉奥可使PHC根治术后CTC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延长,并未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替吉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永红 甘晓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74-976,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常规痰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单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以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26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08... 目的:研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常规痰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单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以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26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08株,占38.7%,肺炎克雷伯氏菌30株、大肠埃希氏菌26株、阴沟肠杆菌21株、不动杆菌17株;革兰氏阳性(G+)球菌64株,占24.3%,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表皮葡萄球菌19株;真菌91株,占34.6%。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19株,总阳性率为33.9%。大多数G-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G-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误诊为慢性咽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永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22-1622,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误诊 慢性咽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婷 方俊 +3 位作者 田玲 童永红 尹哲 唐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7-932,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院接受羟考酮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镇痛治疗14 d以上、合并中度以上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各3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院接受羟考酮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镇痛治疗14 d以上、合并中度以上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各30例患者在给药后3、7、14 d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用量、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3、7、14 d的日均用量均低于单药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联合用药组优于单药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日常活动、情绪、睡眠及生活乐趣4个方面的评分,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的关系3个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便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单药组(P<0.05),头晕、嗜睡的不良反应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能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减少羟考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加巴喷丁 老年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成瑶 汤喜 +3 位作者 李倩 邓婕 龙建林 周晓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67-1073,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诊疗过程。经过MDT讨论后采用全喉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续131I内照射治疗,辅以分子靶向治疗,并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Tg缓慢下降。结论:个体化精准治疗是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婷 綦俊 +3 位作者 唐龙 尹哲 田玲 童永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的Rand函数生成随机序号,按照此随机序号将入选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每组各60例。单...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的Rand函数生成随机序号,按照此随机序号将入选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每组各60例。单纯放疗组患者行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组患者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在放疗前1 d给予紫杉醇150 mg/m^2、奈达铂75 mg/m^2;21 d为1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个月,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总体控制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 <0.05)。治疗后第1、2年,两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第3年,同步放化疗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 <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可以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预后,但能否将其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紫杉醇 奈达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