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学校的内涵结构、建设困境与突破路径
1
作者 邓纯臻 隆平 陈书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高品质学校的创建既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组成,也是助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实践基础。综合来看,学校内部维度的高品质是一种过程取向以及主观层面的高品质,外部维度的高品质是一种结果取向以及客观层面的高品质,高品质学校... 高品质学校的创建既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组成,也是助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实践基础。综合来看,学校内部维度的高品质是一种过程取向以及主观层面的高品质,外部维度的高品质是一种结果取向以及客观层面的高品质,高品质学校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课程、课堂、课题六个核心的动力要素。当前,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依然在前沿理论、本地生源、教育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阻碍,对此,建议从学校文化、优质资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管评系统等五个维度探寻突破路径,以期找到高品质学校的创新之路、高品质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学校 中小学管理 学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热水的来源与补给机制分析--以重庆北温泉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琼 沈立成 杨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103,共13页
地下热水的来源研究对地下热水资源量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选取重庆市北温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分析、D、O同位素以及实时在线监测对其热水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重庆市北温泉泉水为中-低温浅层中性地热水,水化学... 地下热水的来源研究对地下热水资源量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选取重庆市北温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分析、D、O同位素以及实时在线监测对其热水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重庆市北温泉泉水为中-低温浅层中性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地下热水的δ18O值为-8.48‰^-7.09‰,δD值为-55.46‰^-53.26‰,其补给来源为雨水,补给高程为海拔641~1 206m的岩溶出露区。安装马歇尔槽和CDTP300高分辨率实时在线监测发现:1)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长时间内稳定,体现了稳定的水-岩作用过程;2)北温泉的流量与研究区降雨量呈现出以半年为单位的滞后,雨季偏低,旱季偏高;当场降雨后20d左右,温泉水的水温和电导率微降,水量增加。地下热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其补给除了长时间长距离的含水层稳定补给外,热水上升过程中受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D值 δ^18O值 高分辨率实时监测 水源 地下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生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3
作者 张和松 侯静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8期13-14,共2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通过构建生活教育课程体系,夯实学校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力,开展校园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自治力,实施社会生活大课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通过构建生活教育课程体系,夯实学校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力,开展校园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自治力,实施社会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构建家庭生活大课堂培养学生生活力,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生活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培育——评《从学习走向研习: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必)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钟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I0002-I0002,共1页
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文本的表层解读与记忆,而应聚焦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且向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更高目标迈进。《从学习走向研习: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必)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一书正是一部应时代之需的力作。笔... 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文本的表层解读与记忆,而应聚焦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且向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更高目标迈进。《从学习走向研习: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必)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一书正是一部应时代之需的力作。笔者在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K23YG1080062)时,对该书作了研读。该书开篇便从理论上梳理并剖析了深度学习的内涵,指出其关键在于超越记忆和理解层面,进入应用、分析、评价乃至创造的高阶认知领域。深度学习不仅带给学生知识上的积累,更是思维能力、情感价值、文化认同等多维度的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深度学习 高中语文 表现性评价 统编教材 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刻”的审美意蕴——《峨日朵雪峰之侧》探微
5
作者 刘冬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1-54,共4页
以“此刻”作为观测点,切入《峨日朵雪峰之侧》,可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此刻”作为空间化时间,在篇章结构上成为首句及全诗的聚合点,统率全诗。在典型物象的选择上,“此刻”极富孕育性,以定格的受难者形象,引发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 以“此刻”作为观测点,切入《峨日朵雪峰之侧》,可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此刻”作为空间化时间,在篇章结构上成为首句及全诗的聚合点,统率全诗。在典型物象的选择上,“此刻”极富孕育性,以定格的受难者形象,引发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原型意象的文化内涵挖掘。在情感流变中,“此刻”的审悲快感,使悲剧的创痛更具抒情快慰。在主题探源时,“此刻”顿悟的审美智慧,源于“我”与自然的异质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日朵雪峰之侧》 审美 篇章结构 典型物象 情感流变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谬种”的祥林嫂——从身份认同悲剧再读《祝福》
6
作者 邝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0,共4页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可以看作是自我身份认同确认失败的故事。社会现实、国民精神和历史文化的共同作用让祥林嫂的身份认同努力最终走向悲剧结局。以“谬种”作为切入点,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祥林嫂身份确认的困境,有助于理解祥林嫂...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可以看作是自我身份认同确认失败的故事。社会现实、国民精神和历史文化的共同作用让祥林嫂的身份认同努力最终走向悲剧结局。以“谬种”作为切入点,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祥林嫂身份确认的困境,有助于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体悟《祝福》主题、理解鲁迅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身份认同 为人生 《祝福》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及破解之策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亮 马健云 魏静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0-44,共5页
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引领法治校园文化新风尚,形塑法治教育教学秩序观,凝聚学生具身发展的法治意识是其价值逻辑。然而,当下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着课程内容... 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引领法治校园文化新风尚,形塑法治教育教学秩序观,凝聚学生具身发展的法治意识是其价值逻辑。然而,当下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着课程内容单一、衔接性不强以及主体参与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为此,丰富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内容,增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的衔接性,营造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共生文化氛围已成为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路径与方向,进而促进中小学法治思维的观念共识、法治精神的行动共识、法治契约的文化共识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法治教育人 共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教学治理及其保障机制--兼评《法理与学理: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定芳 文双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共4页
教学治理是大学教学实现良治和良序的重要保障,保障机制是确保大学教学有效治理的重要条件。《法理与学理: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研究》一书的问世,为大学治理保障机制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参鉴。根据该书建构的机制框架,大学教学治理的保障... 教学治理是大学教学实现良治和良序的重要保障,保障机制是确保大学教学有效治理的重要条件。《法理与学理: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研究》一书的问世,为大学治理保障机制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参鉴。根据该书建构的机制框架,大学教学治理的保障机制包括制度供给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改进机制三个维度,其建构应从健全制度供给机制、规范质量监督机制、完善评价改进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为推进大学教学治理现代化提供外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治理 保障机制 制度供给机制 质量监督机制 评价改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惠元 户清丽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9期19-25,共7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意味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对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关键能力。其中,课程理解能力是基础支撑,对课程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意味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对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关键能力。其中,课程理解能力是基础支撑,对课程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构成,并探究其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助力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师 课程理解能力 发展现状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绛《老王》的交往理性解读
10
作者 刘冬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0,共4页
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视角解读杨绛的《老王》,可感知人的主体交互性交往理性。《老王》所蕴含的以平等、真实、真诚、和谐、对话等为基础的交往理性,较为深刻地体现在代词的和谐运用、称谓语的得体应用、问句的有效使用等方面。基... 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视角解读杨绛的《老王》,可感知人的主体交互性交往理性。《老王》所蕴含的以平等、真实、真诚、和谐、对话等为基础的交往理性,较为深刻地体现在代词的和谐运用、称谓语的得体应用、问句的有效使用等方面。基于交往理性,着眼于语用修辞,可以更“本色当行”、更有效、更精细、更实证地解读《老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代词 称谓语 问句 《老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山越岭 遇见美好
11
作者 钟丹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3,共4页
2003年对于很多人而言,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非典”,那一年我大学毕业。较之于疫情,让我觉得迷茫的其实是我的未来,那一年好多招聘会被迫取消。
关键词 美好 “非典” 大学毕业 招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木’厌兵”何以可能?——《扬州慢》再读
12
作者 刘冬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者对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句的探讨多集中在句意理解、主语认定、修辞手法上,而忽略了该句最耐人寻味的"乔木"这一意象在句子中的独特表达效果。这可从几个方面体会到:还原历史,探"扬州&qu... 研究者对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句的探讨多集中在句意理解、主语认定、修辞手法上,而忽略了该句最耐人寻味的"乔木"这一意象在句子中的独特表达效果。这可从几个方面体会到:还原历史,探"扬州"现状;挖掘意象,析"乔木"内涵,明确其象征意义;涵泳咀嚼,辨"乔木"和"废池"的区别联系;拓展延伸,明确咏史怀古诗的历史见证者,阐明"黍离"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慢》 乔木 咏史怀古 历史见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