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前期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彦 刘洁 +7 位作者 刘英 余锋平 沈静 朱大冕 冯鑫 王晓英 陈林 詹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27-731,共5页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中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前期(Pre—XDR-TB)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MDRTB控制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39个区(县)...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中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前期(Pre—XDR-TB)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MDRTB控制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39个区(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收治的435例可疑MDR-TB患者涂阳痰标本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和一、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最终确诊的101例MDR-TB患者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的分析。结果101例MDRTB患者中,发生XDRTB和Pre-XDR-TB共计44例(43.6%,44/101),其中XDR-TB患者11例(10.9%),Pre-XDRTB患者33例(32.7%)。各登记分类中复治失败患者的XDR-TB及Pre—XDR-TB总发生率最高,为61.5%(8/13)。101例MDRTB患者对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的总耐药率为49.5%(50/101);对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表现出15种耐药组合类型,各耐药组合类型中除同时对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均敏感的类型外(50.5%0,51/101),以Pre-XDR-TB患者中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2.8%,23/101)。结论重庆地区MDR—TB患者中XDR-TB和Pre-XDR-TB的发生率较高,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MDRTB患者的耐药性监测,防止Pre-XDR-TB甚至XDR-TB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与rrs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彦 杨春 +5 位作者 逄宇 卢楠 刘洁 沈静 朱大冕 冯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89株MDR结核分枝杆菌中有50株对Ofx耐药,其中46株(92.00%,46/50)gyr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位点包括74、89、90、91和94位密码子;22株耐Km菌株中,19株(86.36%,19/22)发生rrs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均为A1401G。Ofx、Km耐药株的gyrA、rr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敏感株的基因突变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7,P<0.001;Fisher双侧P<0.001)。结论 gyrA基因90、91、94位密码子突变是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基因A1401G突变则是Km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耐多药 突变 GYRA基因 rr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异烟肼与丙硫异烟胺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英 刘洁 +1 位作者 沈静 朱大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NH)、丙硫异烟胺(Pto)及其交叉耐药情况,为重庆市耐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重庆市2015-2017年39个区县培养阳性菌株的传统药敏试验结果,收集288例INH或Pto任意耐药菌株,分析其耐药情况。结...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NH)、丙硫异烟胺(Pto)及其交叉耐药情况,为重庆市耐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重庆市2015-2017年39个区县培养阳性菌株的传统药敏试验结果,收集288例INH或Pto任意耐药菌株,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 288例菌株中,INH耐药菌株285例,Pto耐药菌株19例,交叉耐药菌株16例。复治患者INH或Pto的耐药率均高于初治患者,年龄15~44岁患者Pto耐药率显著高于INH组。Pto耐药组Pre-XDR-TB及Ofx耐药率显著高于INH组。交叉耐药菌株中,年龄15~44岁组交叉耐药率较高,且MDR-TB发生率高达93.8%。结论重庆市INH与Pto耐药情况已较为严重,医生在为INH耐药患者制定化疗方案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应谨慎选择Pto进行替代治疗,以避免更多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耐药 交叉耐药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彦 杨春 +7 位作者 卢楠 刘洁 刘英 余锋平 沈静 朱大冕 冯鑫 王晓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3-92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可疑患者药敏结果,为重庆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及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39个区县573例MDR-TB可疑患者痰培养阳性分离株,采用...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可疑患者药敏结果,为重庆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及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39个区县573例MDR-TB可疑患者痰培养阳性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和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3例MDR-TB可疑患者的MDR-TB检出率为25.0%,明显高于单耐药结核病(sing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SDR-TB)检出率(9.6%)及多耐药结核病(po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DR-TB)检出率(8.0%)(P<0.001)。高危人群MDR-TB检出率为26.6%(130/488),明显高于新患者的15.3%(13/85)(P=0.026)。高危人群中,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最高,为42.1%(16/38),其次为初治失败患者,为40.0%(18/45)。结论: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MDR-TB检出率高,耐多药肺结核防控形势严峻。高危人群尤其是复治失败和初治失败患者应该作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 高危人群 药敏试验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三峡库区六区(县)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沈静 刘洁 +4 位作者 陈林 朱大冕 汪晓艳 杜昌廷 张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99-602,共4页
我国是27个耐多药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例数众多,已经严重影响到结核病疫情的控制。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西部地区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05/10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 我国是27个耐多药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例数众多,已经严重影响到结核病疫情的控制。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西部地区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05/10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国水平,全国耐多药率达6.8%。重庆市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其中三峡库区山区多、贫困人口多、交通不便,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虽然重庆市在2005年开展了结核病耐药监测,但只涉及异烟肼(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情况分析 三峡库区 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疫情 抽样调查报告 西部地区 涂阳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大冕 胡代玉 +4 位作者 刘洁 逄宇 罗明 沈静 陈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菌株加融和rpc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吡嗪酰胺(PZA)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MTB耐多药项目”中所属39个区(县)的133株MDR-MTB临床分离...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菌株加融和rpc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吡嗪酰胺(PZA)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MTB耐多药项目”中所属39个区(县)的133株MDR-MTB临床分离菌株。应用BACTECMGIT960系统作PZA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再通过PCR-DNA测序技术,分析菌株铆以和rps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PZA耐药的相关性。结果133株MDR-MTB中PZA耐药83株,耐药率为62.4%。83株PZA耐药株中73株加以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7.9%;50株PZA敏感株中,4株加诅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0%;PZA耐药株挑诅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PZA敏感株(x^2=81.82,P=0.000)。PZA耐药株加融基因改变以碱基置换为主,碱基位点G395A的改变最多见(9株)。突变位点随机散布在整个加以基因,位于核苷酸-11~515位。碱基突变的区域集中在位点20-40、136~146、185-226、392-408。pnc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8种新的突变位点:T2C、T37G、T94G、C206T、G319A、C437T、T488C、52插入GCC、130插入C、139插入CA、232插入C、243插入T、288插入A、393插入GGT、408插入CA、341缺失ACGCC、342缺失GCCAC、376缺失GATGAGGTC。PZA敏感株pnfA基因改变均为碱基置换,且突变位点与耐药株突变位点均不相同。133株MDR-TB均无rpsA基因突变。结论重庆地区MDR-MTB中PZA耐药率较高。铆幽基因突变是重庆地区MDR-MTB中PZA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吡嗪酰胺 基因 DNA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布丁与利福平交叉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静 赵雁林 +3 位作者 逄宇 张舜 杜昌廷 刘洁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 观察利福布丁对MDR-TB菌株的抑菌效力及其与利福平的交叉耐药性,了解对利福布丁与利福平交叉耐药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 方法 采用间隔抽样法,从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的401株MDR-TB菌株中抽样,传代后获得131株MD... 目的 观察利福布丁对MDR-TB菌株的抑菌效力及其与利福平的交叉耐药性,了解对利福布丁与利福平交叉耐药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 方法 采用间隔抽样法,从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的401株MDR-TB菌株中抽样,传代后获得131株MDR-TB菌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利福平和利福布丁对MDR-TB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分析rpoB基因突变对两者交叉耐药性的影响。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交叉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131株MDR-TB菌株中,利福平MIC中位数值为256 μg/ml,利福布丁MIC中位数值为2 μg/ml。通过测定MIC的方法,利福平与利福布丁交叉耐药率为76.47%(91/119)。在MDR-TB菌株中,发生rpoB基因突变113株(86.26%,113/131),包括531、526、516、513、511、522、533等7种单位点突变,其中以密码子531(56.50%,74/131)、526(16.03%,21/131)突变最为常见。不同rpoB基因突变的MDR-TB菌株,526、531位点突变出现利福平与利福布丁交叉耐药的比例最高,分别占90.48%(19/21)、78.38%(58/74),与无突变组(44.44%,8/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641、8.223,P值均<0.05)。 结论 利福布丁与利福平存在交叉耐药性,但利福布丁有更强的抑菌能力。MDR-TB菌株不同rpoB突变类型,利福平与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利福布丁 利福平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检测方法比较及不一致原因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詹建 游国庆 +4 位作者 何霞 孔珏颖 刘文果 冯鑫 胡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评估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简称“熔解曲线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耐药性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表型药物敏感性(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来... 目的:评估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简称“熔解曲线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耐药性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表型药物敏感性(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来自重庆市39个区(县)经菌种鉴定和比例法药敏试验确定为耐多药结核病的126例患者的临床分离株,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熔解曲线法对左氧氟沙星(Lfx)和莫西沙星(Mfx)进行表型药敏及分子药敏试验。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评价熔解曲线法对FQs耐药的检测效能,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对表型药敏和分子药敏试验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熔解曲线法对FQs耐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86/91;95%CI:87.1%~98.0%)和100.0%(35/35;95%CI:87.7%~100.0%)。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者有12株,不一致率为9.5%(12/126)。表型药敏试验耐药而熔解曲线法敏感者5株,WGS显示2株未见gyrA耐药基因相关突变,2株存在gyrB基因突变(该4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Lfx为1~2μg/ml,Mfx均为0.5μg/ml),1株发现gyrA基因Asp94Ala突变,突变频率为15.3%。表型药敏试验敏感而熔解曲线法耐药7株,其中5株发现gyrA基因Ala90Val突变,1株发现gyrA基因Asp94Ala突变,1株发现gyrA基因Asp94Asn突变,该7株菌对Lfx和Mfx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1~2μg/ml和0.25~0.5μg/ml。结论:熔解曲线法对FQs耐药的检测效能较好,FQs异质性耐药菌的比例及低水平耐药相关突变是影响FQs熔解曲线法检测效能及导致其与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喹诺酮类 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