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重庆市桑蚕茧质量分析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玲 《蚕学通讯》 2014年第1期38-41,44,共5页
2013年度,重庆市纤维检验局按中纤局整体部署对辖区内5家干茧收烘、使用企业开展公证检验工作,检验批次323批,涉及我市黔江、涪陵、合川、永川、铜梁、江津及广西的宜州共7个地区所生产、使用干茧,平均质量为4A2846Ⅲ。其中,重庆市生产... 2013年度,重庆市纤维检验局按中纤局整体部署对辖区内5家干茧收烘、使用企业开展公证检验工作,检验批次323批,涉及我市黔江、涪陵、合川、永川、铜梁、江津及广西的宜州共7个地区所生产、使用干茧,平均质量为4A2846Ⅲ。其中,重庆市生产干茧平均质量为4A2747Ⅲ;广西生产干茧平均质量为4A3243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舒丝长 蚕茧生产 纤维检验局 干茧 桑蚕茧 茧丝绸行业 茧站 鲜茧 解舒率 中纤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PVA共混纤维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代洋 王毓琦 +1 位作者 何勇 梁列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壳聚糖纤维存在纺丝过程连续性不好,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影响其使用性能。而通过PVA和壳聚糖共混制备纤维的方法,对壳聚糖纤维的改性是可行且比较有效的改性方式。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关于壳聚糖/PVA共混纤维及改性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壳聚糖/... 壳聚糖纤维存在纺丝过程连续性不好,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影响其使用性能。而通过PVA和壳聚糖共混制备纤维的方法,对壳聚糖纤维的改性是可行且比较有效的改性方式。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关于壳聚糖/PVA共混纤维及改性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成型方式主要有湿法纺丝和静电纺丝两种,对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性质及共混纤维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在生物医学方面,最后对壳聚糖/PVA共混纤维在未来的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PVA 共混纤维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形态对针刺非织造布吸声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彤 于伟东 +1 位作者 郑永红 何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利用驻波管测试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截面异形度、不同细度与直径、不同周长比与比表面积,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与空隙率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异形截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吸声性能,而吸声系数受纤维异形度的影响较复杂,即... 利用驻波管测试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截面异形度、不同细度与直径、不同周长比与比表面积,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与空隙率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异形截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吸声性能,而吸声系数受纤维异形度的影响较复杂,即异形度不是吸声系数的本质影响因素。纤维比表面积参数是影响吸声性能的本质因素,比表面积越大,气-固相声阻越大,而纤维细度即纤维平均直径与其比表面积成反比,故直径越大,吸声系数越小。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吸声性能的又一本质因素,空隙率越小,体积分数越大,即孔洞越小,空隙率越小,吸声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形态 吸声系数 比表面积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干洗剂四氯乙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春梅 唐碎 +2 位作者 杨文静 何勇 郑永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3,151,共4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建立四氯乙烯检测方法,研究样品前处理条件对四氯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正交法评价四氯乙烯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灵敏度、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结果表明,四氯乙烯最佳顶空条件为:载气压...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建立四氯乙烯检测方法,研究样品前处理条件对四氯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正交法评价四氯乙烯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灵敏度、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结果表明,四氯乙烯最佳顶空条件为:载气压力120 k Pa、加压时间30 s、进样时间5 s、放空时间20 s、加热时间5min、维持时间5 min、加热温度80℃、进样针温度65℃、传输线温度80℃。在上述条件下,四氯乙烯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50μg/L,灵敏度0.233 8,检出限0.001μg/L,定量限0.002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顶空-气相色谱 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比色法检测全氟辛烷磺酸 被引量:8
5
作者 丛妍斌 郑永红 +2 位作者 郑莉 吴飞 谭克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具有遗传毒性、生物蓄积性和持久性,且难以降解,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发现,PFOS能使巯基乙胺包被的正电金纳米粒子发生聚集,引起体系吸收信号及颜色改变,据此建...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具有遗传毒性、生物蓄积性和持久性,且难以降解,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发现,PFOS能使巯基乙胺包被的正电金纳米粒子发生聚集,引起体系吸收信号及颜色改变,据此建立了检测PFOS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比色法。线性方程为A=-0.346+0.049c,相关系数为0.992 4,线性范围0.8~8.0μmol·L^-1,检出限为80nmol·L^-1。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子在524nm有特征吸收峰,在650nm处有较宽吸收峰,PFOS的加入会使金纳米粒子524nm吸收峰降低,650nm吸收峰增强,随着PFOS浓度增大,体系颜色由酒红色向红紫色变化。表征了体系的扫描电镜显微成像(SEM)及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金纳米粒子的聚集情况,实验缓冲体系选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等特点,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PFOS的检测。本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PFOS的检测,RSD≤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金纳米粒子 比色法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革和人工革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龙莎 张华 +2 位作者 宋哲宇 颜识涵 崔洪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0-1035,共6页
皮革检测鉴定的市场需求缺口巨大,不同种类皮革,尤其是不同种类真皮革无损、无标记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系统地测试了不同种类真皮革和人工革的太赫兹透射光谱,计算了不同真皮革和人工革的太赫兹吸收系数和... 皮革检测鉴定的市场需求缺口巨大,不同种类皮革,尤其是不同种类真皮革无损、无标记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系统地测试了不同种类真皮革和人工革的太赫兹透射光谱,计算了不同真皮革和人工革的太赫兹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在0.2~1.5 THz范围内,不同种类皮革的太赫兹吸收系数和折射率数值大小具有明显差异,真皮革大于人工革;且真皮革中,爬行类皮革>鱼类皮革>哺乳类皮革。进一步地,猪、牛、羊真皮革在25~80℃加热过程中太赫兹时域光谱振幅变化均在60℃左右出现拐点,而人工革无拐点;且猪、牛、羊真皮革变化趋势各异。为了验证皮革太赫兹光谱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对代表性皮革牛皮革、人造革和合成革的主要组成成分牛皮胶原蛋白、聚氯乙烯(PVC)和聚氨酯(PU)进行了太赫兹光谱测试,牛皮胶原蛋白的太赫兹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大于聚氯乙烯和聚氨酯;并且在25~80℃加热过程中胶原蛋白出现变化拐点,而聚氯乙烯无。实验结果显示,皮革主要组成成分的太赫兹光谱特征的数值差异和变化趋势与对应皮革相同,表明不同种类皮革间差异性的太赫兹光谱特征主要来源于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基于此,太赫兹光谱技术有望用于皮革的快速、准确、无损、无标记检测,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真皮革和人工革,尤其是分辨来源于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鱼类的真皮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皮革 吸收系数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itab软件全因子试验法优化壳聚糖湿法纺丝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代洋 杨婷 +1 位作者 何勇 梁列峰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1期14-16,21,共4页
基于Minitab软件设计全因子实验,以试验效果为响应变量,分析影响壳聚糖原液成纤性能因子的主效应以及其中存在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纺丝温度、凝固浴温度效应显著并且效应依次减弱,纺丝温度、凝固浴温度效应二因子... 基于Minitab软件设计全因子实验,以试验效果为响应变量,分析影响壳聚糖原液成纤性能因子的主效应以及其中存在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纺丝温度、凝固浴温度效应显著并且效应依次减弱,纺丝温度、凝固浴温度效应二因子的交互效应相对明显,简化分析模型后得到初步有效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tab 壳聚糖 湿法纺丝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彩色蚕茧缫丝基本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维全 陈丽华 +3 位作者 何勇 王茜 黄胜 张玲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研究转基因彩色茧基本性能,为其缫丝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采用分析转基因彩色蚕茧的外观形态、丝胶含量、单粒缫丝特征、茧丝强力及伸长、茧丝外观疵点和纤度变化等指标情况,分析得出:转基因彩色蚕茧具有体积较小、表面结构致密、丝胶... 研究转基因彩色茧基本性能,为其缫丝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采用分析转基因彩色蚕茧的外观形态、丝胶含量、单粒缫丝特征、茧丝强力及伸长、茧丝外观疵点和纤度变化等指标情况,分析得出:转基因彩色蚕茧具有体积较小、表面结构致密、丝胶含量大(高达33.58%):单粒缫丝外层索绪较难、强力及伸长变化较小、疵点偏多、纤度变化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彩色蚕茧 缫丝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