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影响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傅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检测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胫腓骨骨折后(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改变,评价2种治疗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17例非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 目的:检测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胫腓骨骨折后(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改变,评价2种治疗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17例非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在手术治疗后1d、7d、30d和90d分别检测TGF-β1的含量,并和手术后30d时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后7dTGF-β1含量较1d有所上升,而至术后30d到9d,TGF-β1含量又逐渐下降。同时间点2组间比较,加压钢板固定组TGF-β1含量均较交锁髓内钉固定组TGF-β1含量低(P<0.01)。术后3月时,加压钢板固定组疗效优良率77.6%,低于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的91.5%(χ2=4.366,P=0.037)。而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χ2=0.068,P=0.794)。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优于加压钢板固定,TGF-β1表达的差异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加压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固定 TGF-Β1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0-621,共2页
目的:评价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的寰枢椎不稳定43例患者采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系统随访,复查影像学及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颈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 目的:评价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的寰枢椎不稳定43例患者采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系统随访,复查影像学及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颈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43枚,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示寰枢椎获解剖复位39例,旋转脱位大部分矫正4例,所有内固定位置良好。脊髓受压者复查MRI显示脊髓形态恢复正常。术后2-3个月获得寰枢椎骨性融合。术后6月时,患者的颈椎功能(t=14.099,P=0.000)和疼痛情况(t=19.335,P=0.000)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6.1%±5.2%。结论: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其有效的常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定 手术 颈椎融合 经关节螺钉固定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