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双侧视放射扩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小辉 李咏梅 +3 位作者 李瑛 刘义 张晓玲 罗亚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1-984,共4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视力损伤与双侧视放射白质纤维束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视力损伤的RRMS患者(患者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25例行DTI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的F...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视力损伤与双侧视放射白质纤维束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视力损伤的RRMS患者(患者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25例行DTI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的FA值及MD值,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两侧视放射的FA值及MD值差异,以及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对照组及患者组组内双侧视放射FA值(t=0.41,P=0.68;t=0.09,P=0.92)及MD值(t=0.72,P=0.48;t=0.20,P=0.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左右侧视放射FA值(t=8.29,P<0.01;t=8.42,P<0.01)均较对照组下降,MD值(t=7.17,P<0.01;t=6.58,P<0.01)均高于对照组;2左右侧视放射FA值(r=-0.24,P=0.30;r=-0.13,P=0.58)及MD值(r=0.16,P=0.50;r=0.31,P=0.19)与ED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RMS患者视力受损与双侧视放射的白质纤维束损害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双侧视放射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辉 李咏梅 +5 位作者 曾春 王静杰 李瑛 刘义 张晓玲 罗亚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33-338,共6页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和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看似正常视放射区DTI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材料与方法 RRMS患者、RNMO患者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各20例行DTI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视...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和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看似正常视放射区DTI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材料与方法 RRMS患者、RNMO患者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各20例行DTI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的FA值及MD值,并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应用SPSS 17.0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nett-t检验分别分析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组内及组间两侧视放射的FA值及MD值,以及用Spearman软件分析DTI定量值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健康对照组、RRMS及RNMO患者组组内双侧视放射FA值(t=0.41,P=0.68;t=0.10,P=0.92;t=0.63,P=0.54)及MD值(t=0.72,P=0.48;t=0.20,P=0.84;t=0.20,P=0.84)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RRMS及RNMO患者组左右两侧视放射FA值(P=0.00;P=0.00)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MD值(P=0.00;P=0.00)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NMO组双侧视放射FA值比RRMS组下降(P=0.02),而MD值(P=0.50)无明显差别;(2)RRMS组及RNMO组双侧视放射FA值(r=-0.19,P=0.42;r=0.20,P=0.41)及MD值(r=0.11,P=0.64;r=-0.33,P=0.15)与EDSS评分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RRMS及RNMO患者看似正常的视放射区均有受累,但二者视放射受累的程度不一致,FA值对鉴别MS及NMO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可作为监测MS及NMO临床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CT树芽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琦 黄兴涛 +3 位作者 罗天友 吕发金 李咏梅 吴景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I期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CT树芽征的影像学差异,以降低中央型肺癌的误诊率。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并行胸部CT扫描出现树芽征的32例I期中央型肺癌(肺癌组)和47例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结核组)的影像学资料,比... 目的探讨I期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CT树芽征的影像学差异,以降低中央型肺癌的误诊率。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并行胸部CT扫描出现树芽征的32例I期中央型肺癌(肺癌组)和47例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结核组)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树芽征的分布范围、伴随征象、所在肺叶段及(或)段以上支气管改变,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树芽征以单叶分布为主(96.88%),而结核组以多叶分布为主(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征象:1树芽征近端支气管黏液栓塞肺癌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100%比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变及(或)磨玻璃密度影肺癌组与结核组发生率(34.38%比4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空洞征肺癌组发生率低于结核组(0比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直径>5 mm结节影肺癌组发生率低于结核组(0比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中树芽征共累及33个肺叶,均伴有所在肺叶段及(或)段以上支气管异常(100%);结核组中树芽征共累及144个肺叶,其中56个肺叶伴有段及(或)段以上支气管异常(38.89%)。结论I期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CT树芽征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当树芽征呈单叶分布,伴近端支气管黏液栓塞、所在肺叶段及(或)段以上支气管异常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化程度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琦 罗天友 +1 位作者 黄兴涛 吴景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术前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7例术前接受能谱CT扫描的NSCLC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n=32)和中高分化组(n=35),比较2组肿瘤径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肿瘤坏...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术前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7例术前接受能谱CT扫描的NSCLC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n=32)和中高分化组(n=35),比较2组肿瘤径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肿瘤坏死率、远处转移阳性率及各期能谱CT定量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分化组肿瘤径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及肿瘤坏死率均大于中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远处转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低分化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曲线K40-65keV、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浓度均低于中高分化组,而平扫水(碘)浓度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平扫能谱曲线K40-65keV曲线下面积(0.802)最大,以0.67为诊断阈值,其诊断不同分化程度NSCLC的敏感度为77.1%,特异度为81.2%。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对评估NSCLC的分化程度有一定价值,可为术前判断肺癌病理分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分化程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宝石能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及ADC值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兴涛 柳彬 +4 位作者 刘传 李琦 谭炜 罗亚西 陈永权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和28例其它富血供肿瘤(包括髓母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听...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和28例其它富血供肿瘤(包括髓母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听神经瘤4例,室管膜瘤3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检查,评估所有肿瘤病灶的DWI信号并测量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中,13例于DWI上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平均ADC值为(2.06±0.46)×10-3 mm2/s;28例后颅窝其它富血供肿瘤中,18例于DWI上呈高信号,6例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97±0.28)×10-3 mm2/s;两组中肿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3,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P=0.000),以ADC值1.520×10-3 mm2/s作为阈值,诊断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2.9%。结论:DWI及ADC值有助于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在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检查中,DWI应作为一种重要的鉴别手段而纳入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母细胞瘤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中央型肺癌CT继发征象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琦 罗天友 +1 位作者 黄兴涛 吴景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中央型肺癌的CT继发征象及其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临床Ⅰ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病理确诊前37例接受1次CT检查,11例接受2-3次CT检查。结果 48例中,41例(41/48,85.42%)出现1种或多种继发征...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中央型肺癌的CT继发征象及其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临床Ⅰ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病理确诊前37例接受1次CT检查,11例接受2-3次CT检查。结果 48例中,41例(41/48,85.42%)出现1种或多种继发征象,包括段以远支气管黏液嵌塞(BMI)38例(38/48,79.17%)、阻塞性肺炎(OP)20例(20/48,41.67%)、阻塞性肺气肿(OE)7例(7/48,14.58%)、阻塞性肺不张(OA)5例(5/48,10.42%)。肿瘤最大径〈3cm与3-5cm患者间继发征象BMI、OE及OP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肿瘤最大径3-5cm患者OA的发生率高于肿瘤最大径〈3cm患者(P〈0.05)。11例接受多次CT检查的患者中,7例首次CT检查时出现继发征象,早期继发征象均为BMI,其中4例伴有OP和(或)OE,随病情进展,OE消失,BMI及OP持续存在且较前加重;7例中,4例继发OA。11例中,首次检查时CT漏诊7例,误诊4例;6例至确诊时TNM分期已发生变化。结论 段以远BMI为Ⅰ期中央型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继发征象,正确识别这些继发征象,掌握其演变规律,有助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继发征象 支气管黏液嵌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外伤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梁秀梅 杨龙 +2 位作者 谭勇 左永平 郞伟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27-2528,共2页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CT检查越来越普及,由CT检查引起的辐射潜损伤(如诱癌)也明显上升。因胸部天然对比度好,适于使用低剂量CT扫描,国内有低剂量CT对胸部外伤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报道。王永仁等使用的低剂量参数是:管电流20mAs、...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CT检查越来越普及,由CT检查引起的辐射潜损伤(如诱癌)也明显上升。因胸部天然对比度好,适于使用低剂量CT扫描,国内有低剂量CT对胸部外伤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报道。王永仁等使用的低剂量参数是:管电流20mAs、管电压120kV、螺距1.25。本研究旨在摸索既达到胸部外伤诊断目的,又减少辐射损伤的最佳超低剂量CT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创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沈虹 程琳 +1 位作者 李中会 牟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0,共1页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新方法、新技术。它具有安全、微创、痛苦小、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保持子宫完整性等优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我们对26例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新方法、新技术。它具有安全、微创、痛苦小、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保持子宫完整性等优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我们对26例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介入 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罗亚西 王静杰 +3 位作者 曾春 刘义 张小辉 李咏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首次发作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间56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MRI影像学特征(至少2年的随访结果以协助最终诊断)。结果 (1)56例ATM患者首次... 目的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首次发作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间56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MRI影像学特征(至少2年的随访结果以协助最终诊断)。结果 (1)56例ATM患者首次发作后必须至少1次随访并随访时间超过2年,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19例(19/56,33.9%),视神经脊髓炎(NMO)10例(10/56,17.9%),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3/56,5.4%),类感染病因4例(4/56,7.1%),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20例(20/56,35.7%)。(2)所有患者均有脊髓病变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深浅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MRI特征:颈髓18例,胸髓17例,颈胸髓受累13例,胸腰髓受累8例;33例病变脊髓轻度肿胀,23例脊髓形态未见异常;病灶平均长度为4.7个脊髓节段,病灶占据脊髓2/3以上横断面积29例,27例占据面积小于脊髓横断面的2/3;15例脊髓病变区无强化,41例病变区呈条状、斑片状等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和MRI影像特征,有利于AT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CT影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琦 黄兴涛 +1 位作者 罗天友 吴景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形成机制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胸部64层螺旋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304例,分析树芽征的出现率、伴随征象、出现范围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对出现树芽征的病例采用MPR及MIP行图像...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形成机制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胸部64层螺旋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304例,分析树芽征的出现率、伴随征象、出现范围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对出现树芽征的病例采用MPR及MIP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04例中央型肺癌中树芽征的出现率为17.76%(54/304),其伴随征象为肺门区不规则结节或肿块影伴以远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树芽征出现范围与阻塞支气管所属的肺叶肺段相一致,MPR及MIP示树芽征均位于阻塞肺组织次级肺小叶中央,且与阻塞支气管相连;54例伴树芽征的中央型肺癌中,鳞癌36例(36/54,66.67%),腺癌、腺鳞癌、小细胞肺癌各6例(6/54,11.11%);因树芽征误诊为结核18例(18/54,33.33%)。结论树芽征可见于中央型肺癌引起的阻塞性改变中,可能系近端支气管狭窄程度加重继发远端细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还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树芽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hke囊肿与垂体位置关系的MRI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琦 罗天友 +2 位作者 黄兴涛 文明 吴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利用MRI研究Rathke囊肿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设为囊肿组,将误诊为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18例设为对照组,利用MRI观察2组病灶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并作统计学分... 目的:利用MRI研究Rathke囊肿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设为囊肿组,将误诊为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18例设为对照组,利用MRI观察2组病灶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冠状位囊肿组居于垂体中份者出现率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37.898,P=0.000)。②矢状位上囊肿组与垂体前后叶间的位置关系有3种,以位于垂体前后叶间(38例,79.2%)最多见,对照组中除4例腺瘤难以分辨与垂体前后叶的位置关系外,其余14例均位于前叶。③矢状位上囊肿组病灶出现层面与垂体柄均有交叉,其上缘多位于垂体柄垂体插入部之后(32例,66.7%);对照组中腺瘤出现层面与垂体柄交叉或不交叉,发生交叉者(12例,66.7%),其上缘位于垂体柄垂体插入部之后少见(1例,8.3%),2组柄后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0.947;P=0.001)。结论:Rathke囊肿与垂体的位置关系有一定规律可循,且与垂体腺瘤存在着较大差异,当囊肿冠状位居于垂体中份,矢状位居于垂体前后叶间,其上缘位于垂体柄垂体插入部之后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垂体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气胸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永权 陈莉 吕发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预测游离气胸肺压缩百分比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游离气胸CT扫描数据,分左肺及右肺,用VR容积测量法测量气胸量及胸腔体积并计算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在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测量胸廓最大垂直... 目的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预测游离气胸肺压缩百分比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游离气胸CT扫描数据,分左肺及右肺,用VR容积测量法测量气胸量及胸腔体积并计算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在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测量胸廓最大垂直距离D_1及该线上气胸脏层胸膜至胸廓的垂直距离d_1,并计算垂直距离比值X_1;同理测量胸廓水平距离D_2及气胸边缘至胸廓的水平距离d_2,并计算水平距离比值X_2;将Y与X_1及X_2进行回归分析,挑选出系数显著且解释度最大的回归方程,并验证方程准确性。结果所有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侧气胸最佳方程:Y=0.0758+2.8623X_1—2.8049X_12,R^2=0.7460;右侧气胸最佳方程:Y=0.0708+2.5960X_1—2.1178X_12,R^2=0.8575。方程预测左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误差范围为(0.01±9.68)%,右侧为(0.12±8.02)%。结论通过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垂直距离压缩比X_1及水平距离压缩比X_2均对预测游离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有意义,尤其是X_1更能反映气胸的压缩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后扣带回与双侧海马间功能连接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媛 谭炜 +1 位作者 梁秀梅 黄兴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静息态下后扣带回(PCC)与双侧海马间功能连接(FC)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分析17例MHE患者(MHE组)和17例健康对照者(HC组)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观察MHE患者静息态下PC... 目的: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静息态下后扣带回(PCC)与双侧海马间功能连接(FC)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分析17例MHE患者(MHE组)和17例健康对照者(HC组)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观察MHE患者静息态下PCC与双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情况,并与数字-符号试验(DST)和数字连接试验-A(NCT-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MHE组PCC与右侧海马间FC减低(P<0.05,K≥10体素);MHE组PCC和右侧海马FC分数与DS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NCT-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K≥体素)。结论:MHE患者脑功能存在损伤,海马与后扣带回间连接强度可以提示MHE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不同层厚联合应用对肋骨不全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历 杨艺 +1 位作者 黄兴涛 李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114-2115,共2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或其他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越来越常见,具有社会意义的不全性骨折常常漏诊,因此,对影像诊断提出了较高要求。多层螺旋CT是胸部创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扫描速度、范围、图像分辨率及后处理功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或其他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越来越常见,具有社会意义的不全性骨折常常漏诊,因此,对影像诊断提出了较高要求。多层螺旋CT是胸部创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扫描速度、范围、图像分辨率及后处理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不全性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